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文明礼仪的调查报告

关于文明礼仪的调查报告

关于文明礼仪的调
查报告
大手牵小手,创文在你我
——关于文明礼仪的调查报告
调查背景:
调查时间: 3月12日——13日
调查地点:街头、家庭、网络
调查对象:爸爸妈妈、街边小贩、公司白领、在校学生、网络
调查方法:问题访问、摄影记录
调查目的:礼仪作为人们社会交往中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是构成整个社会文明和社会秩序的重要基础之一;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价值转型期,公民礼仪水准整体上还很低,国民素质亟待提高;经过调查为政府和有关部门出台政策提供可行性建议还有增强人们对文明礼仪的认识和提高人们遵守文明礼仪的意识。

一、对文明礼仪的理解
(一)、问题设计的原因
设计这个问题是想先了解一下人们对文明礼仪的了解、认识,再做深一步的调查,看看人们的理解程度和文明礼仪的各个方面。

(二)、采访结果
爸爸:我认为,文明就在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中。

例如平时的生活中,我们要谦恭礼让。

谦恭礼让就是在人际交往中有谦虚的态度,尊重别人,对人恭敬,懂得礼貌,谦恭礼让是中国人的传统
美德。

谦恭礼让能与别人友好相处,也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友谊和帮助,“孔融让梨”的故事大家都听说过。

四岁的孔融把大梨让给哥哥和弟弟吃,而自己却吃小的。

这正说明虽然年幼但礼仪却不短缺。

妈妈: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就算再小的坏事也不能做,就算再小的善事,也不能不做!
街边小贩:起码要做到把垃圾都扔进垃圾桶,这才叫文明啊。

网络:道德可能是一张纸的厚度,可能是一点耐心的等待,可能是一句善良的问候,更可能只是一个微笑。

一言一行总关情,在不经意间,我们传播着热情,尊重,关爱和友谊,这就是讲文明。

在校学生:由礼仪所体现出来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

像给老幼病残让座,像帮助盲人过马路,再比如送迷路的小朋友回家,这是一些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但也正是因为这些小事,才能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才足以证明中国是个名副其实的礼仪之邦。

(三)、结果分析
(网络统计)
二、文明礼仪的现象
(一)、问题设计的原因
看看生活中是否有大部分人是做到文明礼仪的,而且能够看出我们生活在一个怎样的文明社会里,提高人们的警惕。

希望人们做到文明礼仪。

(二)、采访结果
爸爸:有时候,我去图书馆看书,发现聊天这种现象遍布图书馆的各个角落,图书馆是否会变成聊天室?有的人聊天聊到下班了,可手里的书依然没翻一页,有的人不顾周围的读者的抗议,自顾自地高谈阔论。

图书馆里的人们还真忙,一会儿翻书,一会儿聊天,一会儿接电话,就像个社交圈子。

一点也体现不出文明。

妈妈:有修养的人,总会尽可能地成全别人的美事。

助人为
乐,不把自己的欢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更不能落井下石,坑害别人。

我们还要做个讲文明的好孩子,不说别人的长短和事非。

要以自己的本分为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处处为别人着想,不做对不起别人和有害别人利益的事。

街边小贩:我觉得我们在进步,社会也在进步。

听说,钱洒了一地,却没有人归于己用,反而帮她们捡起来。

现在我去做公交车又有人给我让座。

我们更应该用行动来证明自己,让文明之花盛开在祖国的每一个角落!
公司白领:很遗憾地,在现实生活中,常有不讲文明、不懂礼貌的现象发生。

比如,在公众面前掏耳、挖鼻,甚至抠脚丫;听她人讲话时,东张西望,不屑一顾;上公交车时,蜂拥而上,争抢座位,甚至大动干戈。

在校学生:在我们身边,在一部分同学身上,还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为。

例如,在我们的校园内、楼梯上总能见到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极不和谐的纸屑,教室里、校园内食品袋、方便面盒随处可见,甚至有的同学认为:反正有值日的同学和清洁工打扫,扔了又何妨。

(三)、摄影图片
四星级酒店的干净的大堂.
干净的社区广场.
运动场的草坪上有垃圾.
同学们在图书馆争先阅读,但没有吵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