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考察报告

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考察报告

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考察报告2008-12-8 9:41:09根据市委领导安排,8月下旬,市委组织部和市经委组成学习考察组,赴河南漯河市、长葛市、郑州市及所辖的新郑市和巩义市,考察学习当地发展县域经济及加强干部激励的相关政策措施,实地参观了一批工业企业和园区,并同当地组织部门和经委(中小企业局)进行了座谈。

从我们考察学习的情况看,近几年来,河南省以县域经济为发展重点,大力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已经成功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大省向经济大省和新兴工业大省的历史性转变。

一、河南省经济概况河南是湖北的近邻,地处中原,全省国土面积16.7万平方公里,辖18个地级市、158个县(市、区),总人口9869万。

近年来,河南经济快速发展,主要呈现五个特点:1、经济总量扩大。

2007年河南GDP突破1.5万亿,达15058.1亿元,仅次于广东、山东、江苏和浙江,居全国第5位;地方财政总收入1529.3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861.5亿元,居全国第八位。

2、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2007年,河南人均GDP15257元,居全国第16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477.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851.6元。

3、工业实力增强。

近年来,河南工业由弱变强,形成了食品及饮料、机械、电力、建材、冶金、化工、煤炭、石油及天然气、烟草等一批重点产业。

2007年,全省工业增加值7508.27亿元,比上年增长19.6%,工业经济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5.2%。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5438.06亿元,增长24.2%;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947.17亿元,增长38.2%;实现利润总额1959.55亿元,增长68.5%。

原煤、铝、黄金、十种有色金属、平板玻璃、水泥、拖拉机、纱、化纤、机制纸及纸板、卷烟、家用电冰箱、速冻食品、方便面等主要工业品产量均居全国前列。

4、农业基础雄厚。

河南是全国农产品主产区之一,粮食、棉花、油料、肉类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均居全国前列。

2007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到1049亿斤,连续2年超过1000亿斤、连续4年创历史新高、连续8年居全国首位,新增粮食产量占全国增量的三分之一以上,不仅解决了河南这一全国第一人口大省的吃饭问题,而且每年要外调大约200亿斤粮食支援外省。

5、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

除经济发展迅猛外,河南的各项基础设施和经济软环境建设也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目前,河南高速通车里程和铁路通车里程均居全国第一,河南很多城市也因此而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郑州商品交易所是中国第一家期货交易所,也是全国三大期货交易所之一,由其所形成的“郑州价格”是世界小麦、棉花和白糖等领域的主要参考价格之一。

二、河南省县域经济的主要特点县域经济是河南经济最主要的增长点。

2007年,河南省县域生产总值达10624.4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达70.6%,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7%。

目前,河南县域经济已进入提质增速、加快转型、推动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协调发展转变的新阶段。

我们这次实地考察的五个市,除漯河、郑州属地级市以外,其余三个市均为县级市,且在河南省的县域经济考评中列在第一梯队。

三个县级市的基本情况分别为:巩义市面积1041平方公里,人口80.5万,辖15个镇、5个街道办事处,去年实现生产总值289.4亿元,财政总收入近30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5.6亿元,列全省县域经济考评第一位;新郑市面积873平方公里,人口66万,辖9个镇、3个乡、3个街道办事处,去年实现生产总值248.3亿元,财政总收入26.4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0.5亿元,列全省县域经济考评第三位;长葛市面积648.6平方公里,人口70万,辖8个镇、4个乡、4个街道办事处,去年实现生产总值188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过5亿元,列全省县域经济考评第十一位。

透过我们参观考察的五个市, 综合分析河南县域经济发展,主要有如下特点:1、县域经济高速增长,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2002年以来,河南省县域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主要表现为“五个突破”:一是去年县域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达到10624.4亿元,比2002年增长99.1%,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0.6%,已经“三分天下有其二”;二是县域工业增加值突破5000亿元,达到5427亿元,比2002年增长152.9%,占县域GDP的比重达到51.1%,比2003年提高12.5个百分点;三是粮食产量连续两年突破1000亿斤大关,连续四年创历史新高;四是农村公路总里程突破21万公里,居全国第一位,在中西部地区率先实现了所有行政村通水泥路或柏油路;五是县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3亿元、支出超过8亿元,分别是2002年的2.9倍和3倍,收入超5亿元生建筑陶瓷、棉毛纺织加工,有色金属加工冶炼、塑料编织、食品加工及保鲜、木质板材等为主的九大支柱产业,年销售收入近400亿元。

3、食品产业迅猛发展,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河南充分利用农副产品丰富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成为全国第一粮食转化加工大省。

目前全省有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918家,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100家,过5亿元的24家,粮食、肉类、乳品年加工能力分别达到3450万吨、578万吨和255万吨,食品工业年销售收入突破2500亿元。

目前,国内市场上每10箱方便面中就有3箱出自河南,每10根火腿肠中就有5根出自双汇(河南漯河),每10个汤圆中就有6个出自三全(河南郑州),每10个饺子中就有5个出自思念(河南郑州)。

从考察的几个地方来看,漯河市共有各类食品加工企业6871家,其中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企业1家,超20亿元的企业3家,超10亿元的企业6家,超亿元的企业98家。

规模以上食品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5.4%,贡献率58.8%。

培育出了世界第四、亚洲最大的肉类加工企业双汇集团,2007年销售收入303亿元,品牌价值106.4亿元,居全国食品工业企业榜首;培育出了全国最大的方便面生产企业之一南街村集团、全国第一家葡萄糖饮料生产企业澳的利集团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食品企业。

今年,经国家食品工业协会批准,漯河市中原食品节正式升格为国家级盛会,定名为“第六届中国漯河食品博览会”;长葛市众品食业成立于1993年,从一家县级国有小肉联厂起步,现已成为集农产品加工、食品制冷和冷链物流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食品企业,是中国食品行业第一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36亿元,利税2亿元,其两大主导产品冷鲜肉和低温肉制品是中国名牌产品;新郑市“好想你”枣业从上世纪90年代的一家濒临倒闭的乡果品厂起步,逐步发展为全国规模最大的红枣加工企业,该公司集红枣科技开发、示范种植、冷藏保鲜、加工出口、枣园风情旅游于一体,开发出“好想你”枣片、枣干、枣粉、保鲜枣、香酥枣、脆枣、红枣醋饮品、新郑红酒等十大系列200多个品种的产品,去年创产值2.6亿元,利税2600万元,带动了3000多户枣农致富。

孟庄镇农民收入的80%来源于枣、每个农户种一亩多地10多棵枣树,年可增收6000多元。

4、园区建设成效显著,县域工业聚集发展。

河南各县市工业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企业向园区集中,产业聚集发展。

巩义市有15家工业园,其中市级工业园6家、镇办特色工业园5家、重点企业工业园4家,工业园企业总数达到600多家,去年有196个新开工建设项目,完成销售收入430亿元。

新郑市有6家工业园,共有企业835家,去年实现的工业增加值和销售收入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分别达到53%、54%。

其中龙湖科技教育产业园规划面积22平方公里,已建成11平方公里,入驻各类项目126个,其中过亿元项目30个;中原食品工业园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已建成5平方公里,入驻企业160多家,拥有白象食品、受厨植物油、思念食品、四季胖哥、兰州小二黑等一批知名品牌,去年实现税收1.25亿元,被列为河南省重点产业集群。

三、河南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经验1、调动各方积极性,是河南县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因。

河南各级各部门非常注重调动方方面面特别是干部和企业家的积极性。

一是注重用活干部政策。

从考察的几个地方来看,在干部职数、任职年限管理等方面政策环境比较宽松,特别是在鼓励干部扎根基层发展县域经济、乡镇经济方面力度比较大。

河南省委创新干部人事管理机制。

规定巩义等五个重点扩权县(市)的党委书记由所在省辖市的市委常委兼任。

对埋头苦干、做出贡献,在一个县(市)担任党政正职8年或党委正职5年以上的干部,经考察可提拔为副市(厅)级干部,并要求其分别留任2年和5年以上,以鼓励县(市、区)党政正职扎根基层、干事创业。

我们考察的郑州、许昌、漯河等地级市都出台相关政策对乡镇党政主职给予政治上的激励,并配套完善考评体系。

郑州市委组织部于2004年出台《关于保持干部队伍相对稳定的若干意见》(郑组[2004]18号),鼓励乡镇党政正职在基层干事创业,对在同一乡镇(办事处)连续担任党委书记5年以上,或连续担任党政正职8年以上,或在不同乡镇(办事处)连续担任党政正职10年,工作实绩突出,表现优秀的,经考察可享受副县级待遇,并继续留在现职岗位上工作,一般不少于2年;为了进一步完善对乡镇党政正职的政治激励和管理,郑州市委组织部又于2006年出台《关于保持干部队伍相对稳定的补充规定》,对乡镇(办事处)党政正职提拔为副县级干部补充了6条经济社会发展业绩等方面的标准要求,进一步明确了享受副县级待遇乡镇党政正职的管理办法及退出条件。

漯河市和许昌市也出台了相同或相似的政策(漯河市2004年出台《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许昌市委2005年出台《关于加强乡(镇、街道)党政正职管理的意见(试行)》)。

从政策执行的情况看,巩义市目前已有8名党委书记明确副县级;长葛市对综合经济实力在许昌市排位名列前茅或位次进步快,并连续两年获长葛市“经济发展先进奖”的乡镇党委书记,优先推荐为副县级干部人选。

二是注重促进和保护全民创业的积极性。

为鼓励机关干部“下海”创业,长葛市允许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三年内停薪留职,三年后要求回原单位的职级待遇不变,工龄连续计算;辞去公职的,原单位按上年工资的3倍一次性发给辞职补助费。

对企业经营管理者,他们倾心呵护。

巩义市对贡献突出的企业负责人给予市人大常委、人大代表、政协常委、政协代表待遇,该市有两名全国人大代表,都是企业界人士;市委、市政府聘请了7位企业老总为“经济顾问”,经常就经济工作中的具体问题问计于他们;每年评选“工业发展功臣”,市领导敲锣打鼓为入选者送金匾;对骨干企业负责人,市委、市政府还定期组织他们体检。

三是注重科学考评和奖励,强化过程和目标管理。

2007年,漯河市出台了《市县级领导班子工作实绩综合考核评价办法(试行)》,2008年出台了《关于对乡镇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实行过程管理的通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