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创建安全社区汇报材料

创建安全社区汇报材料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创建安全社区汇报材料篇一:焦桥镇创建全国安全社区汇报材料(定稿)创建全国安全社区汇报材料首先,我代表焦桥镇安全社区建设促进委员会热烈欢迎各位领导莅临我镇检查和指导全国安全社区建设工作。

下面,我分七个方面汇报一下焦桥镇全国安全社区建设工作的开展情况。

一、社区基本情况焦桥镇位于邹平县东北部,北隔小清河与高青县相望,东与桓台县为邻,南与长山镇、高新办接壤,西与韩店、孙镇相依,面积82平方公里,辖焦桥、道口、刘套、孙段、牛家5个管理区,48个行政村,全镇总人口38736人,其中农业人口37552人。

焦桥镇是农业大镇,耕地面积8.6万亩,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农业专业合作社14家,冬暖式蔬菜大棚670个。

“绿春元”牌黄瓜、“安心”牌鸡蛋,通过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工业经济发展较快,企业28家,其中产值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8家。

危化品企业2家,淀粉生产企业1家,服装加工企业2家,纺织企业2家,面粉加工企业3家,九小场所267家,其中网吧3家。

镇驻地分布有:派出所、卫生院、供电所、教委、兽医站、供销社、农村合作银行、网通公司、移动公司、邮政分局等。

现有初中1处即焦桥初中;完全小学4处,幼儿园4处。

综合性医院1所即焦桥中心卫生院。

焦桥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成立于20XX年,现有专职安全管理员7人。

所有企业均有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规模以上企业设立安全机构,配有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每个村设有兼职安全员一名。

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怀指导和焦桥镇安全社区促进委员会各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以及辖区广大居民的大力配合下,焦桥镇安全社区创建工作进展顺利,辖区内安全生产、交通、消防、社会治安等安全状况不断改善。

并以此为抓手,实现了全镇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先后荣获“农村基层组织先进单位”、“全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平安邹平建设先进镇办”等荣誉称号。

二、准确把握形势,拓展工作思路,启动全国安全社区创建近年来焦桥镇大力实施工业强镇战略,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但随着全镇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安全生产工作压力日益增大,部分企业负责人、员工安全意识不强,安全生产知识、技能欠缺,安全设施配备不足,留下了诸多安全隐患。

群众安全意识淡薄,用电、消防等安全知识掌握不足,防范本领不强。

社会转型加快,各类利益冲突加剧,社会矛盾纠纷不断出现,农村治安稳定形势复杂。

日益增多的安全隐患与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安全需求形成了强大反差,仅靠安监站一个或几个部门抓安全的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安全工作的要求。

如何在实现焦桥由农业大镇办向工业强镇转型的同时,保障和满足人民群众对“安全、健康、和谐”的要求,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经过探索思考,我们认识到,应对和化解不断严峻的安全形势,必须要树立大安全观,有效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实施跨界合作,夯实安全基层基础,提高群众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构筑全员参与、全过程介入、全方位覆盖的安全网络。

20XX年6月,焦桥镇党委、政府召集全镇各职能部门、村居、企业、九小场所代表,召开了“焦桥镇创建全国安全社区工作会议”,成立了焦桥镇镇安全社区创建促进委员会,出台了《关于推进安全社区创建活动的意见》《安全社区创建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启动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人人参与、整体规划、资源整合、动态评估、长效运作”的工作模式,按照“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要求,充分整合辖区资源,组建推进组织,确定推进项目,制定实施方案,凝聚全镇力量,迅速开展工作,开始了探索有焦桥特色的安全社区创建历程。

三、加强组织领导,整合社区资源,完善安全社区创建体系为确保创建工作有条不紊地顺利开展,在创建之初首先强化组织领导。

镇安全社区创建促进委员会由党委书记亲自抓,镇长总牵头。

委员会办公室设在镇安监站,配备专人负责创建日常工作。

所辖48个村委会、各企业、学校相应成立安全社区创建领导小组,支部书记(厂长、校长)任组长,专兼职安监员任副组长,成员有团支部、妇代会等群团组织、志愿者组成,明确任务,各负其责,加强了安全社区创建组织保障。

创建工作中,我们积极整合社区各类资源,协调联动,引导社区、企业积极参与安全社区创建工作,邀请热爱社区工作、有奉献精神的管理人员、志愿者参加到安全社区创建中来,构建起上下贯通、条块结合的社区安全“网络”体系,为安全社区创建工作搭建了有效平台。

逐步形成了党委、政府为主导,凝聚社会各方面力量,相关科室、派出所、环保所、城管、消防、驻地企事业单位等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创建大格局。

安全社区创建委员会采取周调度、月交流的形式,及时听取进度汇报,遇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

每季度召开参创单位联席会,研究解决在创建“安全社区”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增强了驻地企事业单位的地域意识、归属意识、参与意识和共建意识,形成了“社区是我家,安全靠大家”的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四、突出创建重点,强化工作措施,整体推进安全社区创建(一)健全制度,严格考核,保障创建工作有力推进。

我们通过“请进来作指导、走出去学经验、坐下来搞交流”等方式,深入学习,查找不足,取长补短。

制定完善了伤害监测、信息交流与反馈、事故报告、安全检查、中期评估等10余项工作制度,使创建工作步入规范化、科学化轨道。

建立严格的责任目标考核机制,将创建情况纳入党委、政府对各单位的年度目标考核责任制管理,实行“一票否决”、“追踪奖惩”,与各创建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定期不定期对各单位参与创建情况进行检查,并量化评分,及时通报,督促落实,有力地推进了安全社区创建工作。

(二)创新方式,强化宣传,提高全民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

始终把加强宣传发动,提高居民的参与意识,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作为创建工作的前提来抓。

我们创新宣传方式,通过发放安全知识宣传册等形式,让安全意识走进基层、深入群众。

组织实施安全文化进企业、班组、岗位、村庄、家庭的“五进”,安全文化融于心、于眼、于口、于手、于行的“五融”安全文化建设模式,在生产经营单位设臵了安全文化理念标语牌、警示牌,事故案例、图片等,促进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三)围绕项目,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安全社区创建。

在安全社区创建前期,我们结合辖区实际,采用事故分析法、安全检查法和座谈会法对辖区安全状况、主要安全问题及群众安全需求等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分析,通过数据说明,量化分析,找出存在的安全问题和薄弱环节,最后做出诊断,精心设立了工作场所、学校、交通、消防、居家、社会治安等6个富有农村特色的安全促进项目,企业、农村、学校等根据各自实际,确定干预项目,实施安全干预。

每个项目均成立工作组,下设具体的项目组,做到了每个项目有人管、每个环节有人抓。

各安全促进项目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推动了安全社区创建工作的整体进展。

——工作场所安全1、淀粉生产企业防粉尘爆炸安全促进项目促进措施:一是制定《粉尘防爆安全规程》,组织职工学习粉尘防爆基础知识,提高职工防粉尘爆炸的意识和预防粉尘爆炸事故的能力。

二是做好安全警示、公示告知工作,邀请专家对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检查指导共发现、整改安全隐患160项。

三是采取技改和购臵安装除尘设备等方式,提高除尘能力,积极防范粉尘事故的发生。

采取严禁烟火措施,严防火种进入厂区。

项目效果:自项目开展以来,山东华义玉米科技有限公司落实了主体责任,提高了职工的安全意识,加强了安全生产管理,增加了除尘设施设备,进行了技术改造,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保障了企业职工的生命安全。

2、危险化学品行业防泄漏安全促进项目促进措施:一是制定、落实各项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对氯气仓库实行“五双”管理制度(双人收货、双人发货、双人保管、双本帐、库房双锁)。

二是投资70万元对氯气化房进行技术改造,设计安装了高危化工储存装臵自动化控制及连锁技术改造系统,封闭氯气房。

三加强危险化学品防泄漏措施。

加高盐酸罐区围堰30厘米,增设了两台备用应急打酸泵。

对盐酸生产区地面进行了防腐处理,防止盐酸渗漏后渗入地下。

四是采取专门培训、发放防氯气中毒基本知识等形式对职工进行防氯气中毒安全知识培训,提高职工防氯气中毒的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项目效果:三年来,危险化学品行业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

改善了生产工艺,提高了工艺装臵的本质安全水平,及时整改了事故隐患,提高了预防事故的能力,提高了企业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3、建筑工地临时用电安全促进项目促进措施:一是严格落实施工现场用电管理制度,设臵安全文化知识长廊,张贴宣传画,宣传安全常识,营造安全氛围。

二是开展用电安全生产教育和安全用电知识培训,组织工人认真学习安全用电知识,提高自己的防触电能力。

三是加强日常巡视检查。

四是制定建筑工地触电事故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提高建筑工地应对人员触电事故的应急反应能力。

项目效果:项目实施以来,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技术措施规范,电工持证上岗,现场用电安全管理秩序井然。

两年来无触电事故发生。

4、大棚生产安全促进项目促进措施:一是加强对大棚户进行培训,提高菜农的安全生产意识。

二是引导大棚户将大棚支架由原来的竹木结构改造为半钢结构,以提高大棚的安全标准和防火能力。

三是推广使用大棚卷帘机,将易燃的普通膜更换成不易燃的、无毒的农膜和地膜。

四是对棚体上下通道进行改造,砌上水泥块,便于菜农通行,防止人员跌倒摔伤。

五是推广大棚通风口新技术,在棚顶的通风口处安装两根钢丝,分别连接棚膜和通风膜,拉动滑轮,通风口可自由开合,这样避免菜农爬到棚顶,用手拔通风口的危险行为,并且能够及时通风降温排湿。

六是组织人员进行对棚区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排查。

项目效果:通过安全宣传教育、培训,菜农安全意识得到了提高,大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大大提高,全镇大棚卷帘机的普及率达到60%,通风口新技术的推广使用率达到100%,大棚支架的改进达到100%,有效预防了事故的发生,保护了大棚种植户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5、农田防坠井安全促进项目促进措施:一是以村为单位,摸清了机井的数量和部位,明确了管理责任人。

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对近村及路边机井采取井口加高措施及加设井台、井盖、井房配套项目。

三是印制了安全宣传册发放到村民、学生手中,设臵了宣传栏,教育村民、学生注意安全。

四是新打机井,并在新打机井统一加设了井室式井盖。

五是对41口废弃机井,及时进行了填埋式永久性封盖。

六是定期组织人员对机井房、井台、井盖等进行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了整改。

项目效果:农田防坠井项目实施以来,防护措施进一步完善,建设机井房105座,设井台、井盖218处。

发放安全宣传册10000多份,群众安全意识明显提高。

项目实施以来,未发生一起人畜坠井事故。

6、农业生产用电安全促进项目篇二:村安全社区创建工作汇报***安全社区创建工作汇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大量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层出不穷,村已经成为化解矛盾、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载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