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新课改教学
作者:吴俊虎
摘要:要实现新课改,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拥有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是非常必要的。
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作为最基本的方法不可或缺,课内外活动也应适当进行,让学生在愉快中更好地学习语文。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语文学习的好坏对于学生的生活也有很大的影响。
我所任教的是一所乡镇高中,大多数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的初级中学。
来到一个新的环境,他们对于自己未来三个的所面对的高中学习是否会学有所成心存疑虑,加上初中高中阶段在知识深浅度、教学方式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有的学生一时间还无法适应紧张的高中学习生活。
于是有些学生开始在作文中隐隐约约地流露出对各科任老师的不信任情绪,进而发一些牢骚。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很早就发觉了学生这一思想倾向。
面对学生这种情况,我在一开学就给学生设立一个小作文,这个小作文就像一个心理笔记,将生活中所思所想用书面的东西展示出来,一方面是练笔,提高写作能力;另一方面是可以借此倾听学生的想法,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
在我看来,了解学生最好的方法就是帮他设立一个平台,让他们将自己的想法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同时我们对于他们思想中的波动给予一定的指导,他们会更好地适应高中生活。
当然,在指导学生心理成熟的同时,对于语文教学中的最基本方法也应在课内外贯彻落实。
对于我们这些语文老师,都要认识到:要从根本上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唯一的出路就是变应试教育为语文素质教育,进而实现高中语文新课改。
事实上,如果从日常的工作要求来看,语文素质主要体现在强调并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并努力使之转化为学生的个体语文素质,从而使学生喜欢文学,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因此,只有将听、说、读、写的训练作为日常教育中的基本准则,才促进广大学生整体能力的提高。
一、以说来促进听、读、写等其他活动,进而促使学生语文整体素质的提升
学生是具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的,他们渴望得到老师的赞许和同龄人的肯定,他们是乐意在练说活动中展现自我风采的。
因此我们作为老师一定不能“满堂灌”,注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准备练说活动所需的材料,多给他们一些课外阅读古今中外的经典著作及现代书报杂志的时间,并且从中筛选那些思想性、艺术性、实用性强的信息材料,进行积累和运用。
这样,说就带动了读。
同时,课堂作为我们给学生传授知识的主阵地,一定要充分发挥课堂的作用,让学生主动去思考,主动去回答问题,从而产生一些具有创新意味的思想,让他们在学生面前表现出来,这一方面练习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也锻炼了他们的勇气。
二、以写来带动读,强化学生各项能力的提升
现代高中生的思想比较前卫,对好多问题都有自己的认识。
但因为伴随年龄的增大,他们的“爱面子”思想比较严重,尤其在好多农村学校,大多数学生对于上课是否回答问题一
直保留自己的看法。
于是我们会发现,在很多课堂上,学生宁可在下面认真听课,也不会去主动回答问题。
于是我便在课堂上加了一个大家都熟知的方法——“写”,即学生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写出来,然后几个人编成一个小组去讨论自己的看法,整合一下之后选出一位代表回答问题。
同时,在教授文言文时,我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翻译课文,然后互相讨论,最后再让其中的代表发言来处理文中重要内容。
这样在写的过程中,学生主动地在思考,在讨论中学生们在互动,在发言中学生也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
这个过程中已经融合了“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内容,这有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
三、结合课堂及课外活动来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
(一)课前古诗文朗读和成语自主学习
现在的中学生,大多交际不广,阅历不深,在公共场合说话时大多表现出口讷神态,仪态欠佳,或是脸红耳赤,抓耳挠腮,忸怩作态;个别敢说的不是音量低、语音含糊,就是语句不连贯、辞不达意、缺乏条理。
针对这种情况,我尽力创造说的机会,加强说话训练,使学生由不敢说到敢说,由敢说到能说,由能说到善说,由善说到爱说。
在活动中,我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不急于求成。
开始阶段,利用课前几分钟在黑板上抄写一首唐诗或宋词并阐释其内在涵义,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二)学生课学生“讲”
由于高中语文课本中有一些自读课,我便选取一些篇目,为学生提供相关资料,让学生自己备课、自己讲课,而老师在课堂上只是作为一名听众,用一种欣赏的眼光去注视这节课。
在学生讲完本节课之后,老师再进行评讲。
在我的鼓励和帮助下,所任课班级有多名同学敢于站在讲台上,去做一名“小老师”,这既提高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又强化了学生的自信心。
(三)每学期一次的辩论赛,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每周一次的辩论赛,有利于大幅度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是一种较高难度的语言训练活动。
我把从网上下载的《大学生辩论赛比赛规则》稍作修改,制定了适合于高中学生的辩论赛规则,分发给学生。
并预先布置学生将自己最为关心的辩论题目拟出来供全班择优选取,同时学生也从自己生活中找一些感兴趣的话题,在课余时间查找相关资料进行讨论,然后从中选出代表组成正反双方进行辩论,当然老师只是充当一个组织者,而其它相关活动全是由学生完成,这样既帮助学生提高了语文素质,又提升了学生自己组织活动的能力,班上也因涌现了一批擅长辩论和组织的同学。
语文教学任重而道远,作为一名年轻工作者,更应该在教学中坚持改革。
当然,高中语文课程改革还有很多新思路和很多更适用的训练活动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去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