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延东为啥赞叹三教九流碑(图)
2014年4月,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到少林寺视察时,兴致勃勃地参观了《皇唐嵩岳少林寺碑》和《三教九流图赞碑》,赞叹不已。
前碑位于少林寺院大雄宝殿左侧十余米处,有秦王赐少林主教原文,名驰中外,确实值得称赞。
然而《三教九流图赞碑》刻于《小山禅师行实碑》的碑阴,如果没有导游的刻意引导,人们全然不知道它的存在,并不引人瞩目,到底有啥可赞叹的?
混元三教九流图
此碑有个响亮的名称——混元三教九流图赞碑,主要是图,画面将佛、道、儒三教教主绘为一体,整体看为一人,分开看则为三人,艺术地表达了三教合一这一理念。
从正面整体上看,中间一人,光头盘膝而坐,是佛教教主释迦牟尼,其双手还持有一画卷,上面绘有九
流图。
而单看右侧,一人头载道冠,屈身站立,乃道教教主老子;单看左侧,一人头带儒巾,屈身站立,乃儒教教主孔子。
三教圣像赞
画面上方刻有唐肃宗李亨的“三教圣像赞”:
“佛教见性,道教保命,儒教明伦,纲常是正。
农流务本,墨流备世,名流责实,法流辅制,纵横应对,小说咨询,阴阳顺天,医流原人,杂流兼通,述而不作。
博者难精,精者未博。
日月三光,金玉五谷,心身皮肤,鼻口耳目,为善殊途,咸归于治。
曲士偏执,党同排异,毋患多岐,各有所施。
要在圆融,一以贯之。
三教一体,九流一源,百家一理,万法一门。
”
这赞语告诉人们,三教九流最后归结为“三教一体,九流一源,百家一理,万法一门”,这就是三教合流的思想。
三教合一的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魏晋南北朝时,牟子作《理惑论》论儒佛思想之一致,道安以《老子》语解《般若经》,开三教一致的先河。
唐宋时,三教合一更成为一个趋势。
隋唐宋诸朝间屡屡举行的三教辩论大会,虽然表面上呈现了三家之间的区别与矛盾,但客观上却为三教的思想交流和融合提供了绝好的机会。
正如全真道祖师王重阳所说:“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
更有学者称“理学以孔子的伦理思想为核心,摄取了释、道的大量哲学思想、思维形式和修持方法,使三者密切起来,难解难分”。
到了明代,三教合一成为了思想界的主流。
明宪宗朱见深画了一幅《一团和气图》,此图乍一看是一个笑弥勒,其实绘了三人:中间的是惠远法师,代表佛教;左侧戴道冠的是陆修静,代表道教;右侧饰儒巾者是陶渊明,代表儒家。
从这里可看出,混元三教九流图赞的作者应该是借鉴了这幅《一团和气图》的。
一团和气图
西方学者曾评出东方三大圣人:老子、孔子、慧能,他们分别是道、儒、佛三教的代表,对于“保命”、“明伦”、“见性”,他们虽各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但“百家一理,万法一门”,他们都是教导人们向善向上,教导人们和而不同,求同存异。
可见,混元三教图赞碑的文化积淀有多深厚了,它是一座文化高峰,从中可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营养。
附:
混元三教九流图赞白话解
『佛教见性』佛陀教育宗旨在于恢复自性圆满智慧德能,回归本觉本善。
『道教保命』道家教育宗旨在于保健、养生,使人长寿之法。
『儒教明伦.纲常是正』儒家教育阐明伦常大道的内涵。
说明三纲(君臣、父子、夫妇)五常(仁义礼智信)是应行的正道。
『农流务本』农流强调恪尽己分,以农为本。
『墨流备世』墨家提倡兼爱世人。
『名流责实』名流主张辨别名实同异,强调名副其实。
『法流辅制』法家提倡以严刑峻法、法律规章来辅助国家制度。
『纵横应对』纵横家以雄才辩论、华美辞令游说领导人,纵横国际。
犹如现在的外交家。
『小说咨询』小说家收集各类奇闻佚事、街说访谈,自成一派,推行社会教化。
『阴阳顺天』阴阳家重视观察星象,教人随顺气候节令变化以成事。
『医流原人』医流以医术帮助恢复人体原有的功能,保持健康。
『杂流兼通.述而不作』杂家者,对上述各种学派都了解,仅述说他人学说而不自我创作。
『博者难精.精者未博』凡是广泛涉猎者,就很难做到门门专精。
专精一门者,就难免不能做到广博众览,知识渊博。
『日月三光.金玉五谷.心身皮肤.鼻口耳目.为善殊途.咸归于治』天地万物,天体如日、月、星;矿物如黄金、美玉;植物如稻黍
(shǔ)稷(jì)麦菽(shū)等五谷,乃至我们的心理、身体,身体的皮肤、鼻、口、耳、目等部位,都各有所长,分工合作使整个宇宙保持着规律的运作,共存共荣。
这是自然自然和谐的启示。
『曲士偏执.党同排异』某些人士不明事实真相,想法偏差,执着一面。
凡是与自己想法相同的就自成一党,凡是与自己想法不同的即加以排斥。
『毋患多歧.各有所施.要在圆融.一以贯之』(实际上,宇宙是一个共同体)不要忧患万物在事相上的种种差别。
应知他们各有独特的长处,缺一不可。
最重要的是有广大的心量,面面俱到,才能圆融无碍。
森罗万象都有其一贯不变的真理。
(都是心性所变现,同归于心性。
)
『三教一体.九流一源.百家一理.万法一门』追本溯源,儒释道三家本是一体,九流学派同出一源。
百家学说无不是同一个理体,所有的方法都同归于和谐幸福美满的一门。
(材料编自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