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银行信贷基础知识
的国家政策和方针。
贷款政策的内容
♠贷款总量政策 ♠贷款投向政策 ♠贷款利率政策
贷款总量政策
-----它是中央银行按照一定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的各项计划 和各商业银行组织、筹措、融通资金的可能,对商业银行核定 一个年度(或季度)贷款的最高限额。
贷款总量管理; 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及风险管理; 控制货币供应量;
☀与国民经济运行相结合。
银行信贷的起源与发展看趋势
银行贷款的起源 银行贷款的发展: ★资产管理阶段 ---真实票据理论 ---资产可转换理论 ---预期收入理论 ★负债管理阶段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阶段 银行贷款新趋势---资产证券化阶段
贷款政策与原则
贷款政策:是商业银行在进行贷款活动中必须遵循
要点:
☀ 银行既作为债权人,又作为债务人。
☀ 银行先吸收资金,筹集资金,然后运用资金,进行放贷。银 行借与贷,都是信用的范畴,统一构成银行信贷。
信贷资金运动不同于以往的邮储资金运用
银行信贷资金运动过程 吸收存款
发放贷款
偿还存 款人本息
收回贷款
银行信贷资金运动的要求 ☀贯彻商业信贷原则。
---银行必须重视资金的安全性、效益性、流动性。 ----偿还计息,且贷款利率高于存款利率。
贷款的期限
贷款的利率 信贷业务的一般规定
贷款的期限
一 贷款期限
贷款期限——银行将贷款贷给借款人到贷款收回的时间。包括贷 款宽限期和贷款偿还期。
贷款期限要在银行与借款人签订的贷款合同中注明。
国际通行贷款期限的认定。
二 贷款展期 何为展期?谁决定?
短期贷款展期:期限累计不得超过原贷款期限。 中期贷款展期:期限累计不得超过原贷款期限的一半。 长期贷款展期:期限累计不得超过3年。
银行信贷基础知识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培训中心 郝军
2021/2/2
第一章1
课程内容
1.银行信贷概述 2.贷款政策与原则 3.贷款的基本要素 4.贷款的程序 5.贷款管理制度
银行信贷基础知识
银行信贷概述
银行信贷
是指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按约定的条件向借 款人贷出货币资金,到期收回本息的信用行为。
要点
挪用贷款罚息利率为贷款执行利率基础上加收100%。若贷款既逾期又违约, 罚息利率择其重者。
5、贷款贴息:根据国家政策,为了促进某些产业和地区经济的发 展,有关部门可以对贷款补贴利息。如国家助学贷款。
6、贷款停息、减息、缓息、免息。各商业银行无权决定这些项目, 必须按国务院有关规定具体办理。这是对贷款银行的保护和约束。
保证贷款:以第三人的资产和信誉作为还款保证的贷款。 如果到期债务人不能还款,则保证人负有还款的责任。 (一般保证责任和连带责任保证。)
抵押贷款: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财产作为还款保证的贷 款。如果客户到期不能还款,将以抵押物处分后的价款抵 补贷款本息。 质押贷款: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动产和权力作为还款保证 的贷款。
通常情况下,“三性”之间又表现出相互对立 和制约的关系。
安全性是前提
流动性是条件 效益性是目标
加强银行信贷安全性的措施
強化资金安全观念 防止贷款决策失误 采取相应的资金安全措施 ---及时检查 ---准确测算贷款资产的风险 ---根据风险,确定不同利率水平。 尽一切可能挽回资金损失 ----收回有问题的贷款。
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向银行提供资金,并指明贷 款对象、用途金额、期限利率等条件而由银行代为发放的贷款。
特点:1、银行按照委托人的意愿发放和管理贷款 2、贷款的收益归委托人,银行收取手续费,风险由委
托人自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按照期限划分
1 短期贷款
期限在1年以内的贷款(含1年)。我国目前有3个月、6个 月、1年 短期贷款。 短期贷款的特点:比较灵活,期限短,流动性强,周转快, 需要量大。
2 中期贷款
1年以上(不含1年)5年以下(含5年)的贷款。
3 长期贷款
5年以上(不含5年)的贷款 中长期贷款的特点是:数量大,周期长,需要分期还款。
按照贷款的保障程度分
信用贷款---以借款人的信誉发放的贷款。
信用贷款的特点:手续简便,不需要提供任何担保;适用于 银企关系密切者;风险较大。
担保贷款——用人和物作为还款保证的贷款。
♠服务中小企业
“各级邮政储蓄机构办理小额贷款业务必须严格遵循国家法律 法规,执行国家产业政策。”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小额贷款业务管理办法(试行)
为什么要掌握贷款政策?
据《郑州晚报》报道:
11月10日,郑州18家 中小企业与市商业银行举行 “见面会”,中小企业负责 人纷纷“毛遂自荐”,积极 向银行介绍项目。银行人员 也主动“接招”,耐心讲解 服务及信贷政策,现场达成 贷款意向近3亿元。
银行信贷基础知识
银行信贷概述 贷款政策与原则
贷款的基本要素
贷款的程序 贷款管理制度
贷款的基本要素
贷款的种类
贷款的期限 贷款的利率 信贷业务的一般规定
贷款的种类
按照贷款人承担的经济责任划分
1、自营贷款
贷款人以合法方式筹集资金自主发放的贷款。风险由贷款 人承担,并由贷款人收回本金和利息。
2、委托贷款
贷款的基本要素
贷款的种类 贷款的期限
贷款的利率
信贷业务的一般规定
贷款利率
目前我国利率尚未市场化,所以,贷款利率决定权仍有人 行掌握,但人行规定了各金融机构的贷款浮动权。
贷款利率要在贷款合同中载明。
“在贷款利率上,应在法规和政策允许范围内,综合考虑借
款人信用等级、贷款金额、贷款期限、风险水平、资本回报要求
评价:
中国银监会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大力发展农村小额 贷款业务的指导意见
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在从紧货币政策形势下 进一步做好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
贷款利率政策
法定贷款利率:经国务院和国务院授权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各种贷款利率。
浮动利率:金融结构在人民银行总行规定的浮动幅度内,
以法定贷款利率为基础自行确定的贷款利率。它高于或低 于法定贷款利率。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小额贷款业务管理办法(试行)
商业银行贷款“三原则”解读 ----安全性原则
概念
贷款的安全性原则,就是指贷款的分配和使用保 证贷款本息不受损失。
“安全性”在这里包涵着两重意义:
一:指作为受信的借款方,要保证贷款在使用过程 中不致于产生贷款本息的漏损;
二:银行要保证贷款的发放或分配,不致于引起存 款提取时受到损失的威胁或影响;
商业银行贷款“三原则”解读 ----流动性原则
概念
贷款的流动性原则,是指银行在以最小的损失或者 是无损失的状态下,把贷款资产转换为现金的能力。
其一:是在全部的资产负债中,商业银行应经常性地
保持对负债的及时支付能力,根据情况建立第二准备金
制度;
其二:是要求借款企业在整个资产营运的过程中,能
够保持变现的能力以确保及时归还银行贷款的程度.
贯彻贷款流动性原则的措施
科学决策贷款
---分散贷款对象 ---选择好贷款对象 ---合理确定借款的数量和期限 ---加强对贷款使用情况的检查 ---提高信贷资金的运用率
科学经营银行
---科学地配置银行的资产与负债 ---积极加强负债的流动性管理
贯彻贷款效益性原则的措施
正确的贷款决策
---在保证贷款安全性和适度流动性的基础上,尽可能的扩大 贷款规模,提高利差收益能力
利率上浮或下浮的幅度和范围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规定。
优惠利率:指发放贷款时所收取的比一般同类贷款
利率较低的利率。
罚息政策及其规定比例:中国人民银行规定,金融机构对
客户的逾期贷款和挤占挪用贷款实行罚息,按罚息利率记收利 息,计息幅度、范围和条件,必须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确定。
贷款政策
♠服务居民
♠服务三农
贷款的基本要素
贷款的种类 贷款的期限 贷款的利率
信贷业务的一般规定
信贷业务的一般规定
贷款对象 申请借款应具备的条件 借款人应当符合的要求 借款人的权利 借款人的义务 对借款人的限制
贷款人的资格 贷款人的权利 贷款人的义务 对贷款人的限制
贷款对象:
是指银行对哪些部门、企业、单位和个人发放贷款。其实质是选 择贷款投向,确定贷款范围和结构。
加强贷款使用过程的管理
----提高贷款的运用系数,加速信贷资金的周转。 重视贷款经济效益的考核
----企业要尽可能地节约资金使用,减少资金占用,提高贷款
的产出水平
----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指导下,合理投放贷款,“扶优限
劣”,提高贷款的盈利能力,提高贷款增加国民收入的能力。
贷款政策与贷款 原则的关系?
票据贴现
按照风险度对贷款质量的划分
正常类贷款 关注类贷款 次级类贷款 可疑类贷款 损失类贷款
BOT
按照贷款的特点不同划分
普通贷款
特别贷款
商业贷款
特别贷款 其他信贷形式
银 团
贷
款
透贷 出 福 消 住
支款 口 费 费 房
承 信廷 信 贷
诺贷
贷款
分期偿还贷款 信用证 一次偿还信贷
贷款的基本要素
贷款的种类
商业银行贷款“三原则”解读 ----效益性原则
概念
贷款的效益性原则,是指贷款的分配和使用都必 须以最小的贷款投入或费用,取得最大的收益或效用。
银行信贷首先是考虑银行自身的经济效益,同时 也要考虑企业客户效益和社会效益 。
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的相互关系
商业银行在贷款业务经营中,必须坚持贷款的 管理原则,做到“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 性”三者的最优组合,实现“三性”的统一.
二、贷款利息的计收
1、正常贷款期限内的按贷款合同规定的利率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