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挤压铸造工艺原理特点分类

挤压铸造工艺原理特点分类

第9章挤压铸造概述
挤压铸造,简称挤铸,也称“液态模锻”或“液锻”。

其原理是对进入挤
压铸型型腔内的液态(或半固态)金属施加较高的机械压力,使其成形和凝固,从而获得铸件或铸锭的一种工艺方法。

此工艺是一种介于模锻与压铸之间,实施铸锻结合的工艺。

其与模锻不同,置于模具(铸型)中的不是固态坯料,而是液态(或半固态)金属;与普通压铸不同,其液态金属是自下而上缓慢、平稳充型的,并保持在高压力下凝固。

从工艺方法方面,挤压铸造主要分两大类:①直接挤压铸造,简称直接挤铸,包括直接冲头挤铸、柱塞挤铸等,即液态金属在压力推动下充填由冲头
与凹型组成的型腔中,且挤压冲头直接挤压在铸件上(见图9-1)。

②间接挤压铸造,简称间接挤铸,包括上压式和下顶式间接挤铸等,即液态金属在压力推动下,充填已闭合锁型的型腔中,挤压压冲头通过内浇道将压力传递到铸件
上(见图9-2)。

图9-1典型直接挤压铸造工艺程序示意图
a)铸型准备b)浇注
c)合挤压压d)开型,取出铸件
按挤压铸型的分(合)型方向的不同,挤压铸造也可分为立式挤铸(水平分型,如图9-1所示)和卧式挤铸(垂直分型,如图9-2所示)两大类。

但不
论是何种类型,为创造良好的排气条件,挤压冲头对液态金属的挤压力,大都是垂直方向(由上向下或自下而上)施加
的。

图9- 2典型间接挤压铸造
(下顶式)工艺程序示意图a)铸型准备后浇注 b)合型,挤压料筒摆正
e)挤压头和挤压料筒上升 d)挤压头上升挤压
挤压铸造的工艺过程一般分为下
列步骤(见图9-1,图9-2)。

(1)铸型准备包括对铸型、挤压料简及挤压冲头的清理和喷涂,并将其回复到准备位置上。

(2)浇注将液态(或半固态)金属注入凹型或料筒中。

(3)合型合型并锁型,将料筒、冲头进入待挤压位置。

(4)挤压用挤压冲头将液态(半固态)金属推人型腔,并继续保压直至其完全凝固。

(5)开型推出铸件。

挤压铸造一般在专用挤压铸造机(简称挤铸机)上进行。

但国内外也不少是选普通液压机代用,后者设备投资少,也可行,但生产效率低并会影响产品质量。

1)铸件组织致密,有利于防止气孔、缩松、裂纹产生;显微组织可细化;可进行固溶热处理;力学性能高于其他普通铸件,对直接挤压铸造件(简称直接挤铸件),可接近同种合金锻件水平。

2)铸件有较高的尺寸精度(铝合金和镁合金铸件可达GBT 6414-1999的CT5),较低的表面粗糙度值(铝铸件可达Ra=)。

3)工艺适应性较强,适用于生产多种铸造合金和部分变形合金件。

4)工艺出品率高。

5)便于实现机械化、自动化生产。

6)此工艺一般适合生产形状不很
本工艺已广泛用于生产各种铝合
金,镁合金,锌合金,铜合金,及其金
属基复合材料的挤铸件。

国内外应用情
况见表9-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