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单元测试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多选、不选或错选,该题不得分,选对一题得2分)1.下列关于环境自净能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虽然环境有自净能力,但人类把废弃物直接排放到自然环境中后,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B.污染物进入水体后,经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所净化,成为净化的天然水C.河道中适量的藻类和其它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对水体起到一定的净化作用D.地理环境的净化作用是有限的,污染物的排放一旦超过其自净能力,环境将趋于恶化2.下列关于不同水体自净能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湖泊的自净能力比河流强B.污染物进入河流后扩散快,流动的河水溶解氧多,污染物繁殖快C.湖泊水流动性小,水中溶解氧多,污染物被氧化快D.地下水的自净能力比湖泊和河流的自净能力都差3. 日本九州南部熊本县水俣湾——震惊世界的水俣病是因为自污染源化工厂排放的污染物(),经过海洋生物食物链富集放大后,进入人体而造成的严重危害。
A.氮和磷等B.甲基汞C.铅D.氰化物近年来赤潮在我国时有发生,当赤潮发生时,海水中的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现红紫等颜色,并对生物造成危害。
据此完成4~6题: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赤潮是目前在全球较为普遍且日趋严重的水污染现象B.含磷洗涤剂广泛使用与排放是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之一C.在封闭的海湾容易发生赤潮D.赤潮的发生是与人类活动无关的自然现象5.形成“赤潮”的主要污染物为()A.重金属B.甲基汞C.氮、磷等营养元素D.有机氯农药6.在下列水域中最容易发生赤潮的是()A.杭州湾B.莱州湾C.辽东湾D.珠江口7.处理污水时,要不要除去化合态磷,有以下几种意见,你认为正确的是()A.磷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不必除去B.含磷废液是很好的肥料,不必处理C.含磷污水排入自然水体中,能引起藻类繁殖,使水质变坏,必须除去D.磷对生物无毒,除去与否都无关紧要2004年12月7日21时35分,两艘外籍万吨级集装箱船在珠江口担杆岛东北约8海里处发生碰撞,溢出燃油约450吨,造成我国最大的一次船舶碰撞溢油事故。
交通部牵头全力组织清污,采用围油栏截污、向海上洒消油剂和吸油毡等来清除油污。
据此回答8~9题:8.若泄油区内的鱼类迅速死亡,则有关鱼类死亡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油膜覆盖海面,水中异常黑暗,鱼类缺少必要的光照②油膜覆盖水面,海水中缺氧,鱼类窒息③海水严重污染,鱼类中毒④石油比较黏稠,鱼类难以游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①②③④9.下列对油污的处理方案中,对海洋环境影响最小的是()A.喷洒强效洗涤剂,使油污迅速分散B.利用吸油毡、麦秆等物质吸收,集中处理C.直接用燃烧法清除D.播撒粉状石灰,使油污分散随着近代工业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垃圾数量不断增加,垃圾围城已成为严重的环境灾害之一。
据此回答10~13题:10.城市垃圾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A.水污染B.固体废弃物污染C.大气污染D.噪声污染11.有资料统计,2000年中国城市垃圾清运量大约是13800 ×104t,这说明城市垃圾的什么特点?()A.数量大 B.品种多 C.变化大 D.危害持久1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新产品的推广,电脑等废旧产品也加入了城市垃圾的行列。
这主要反映了城市垃圾的什么特点?()A.数量不断增大 B.品种不断增多C.变化大 D.治理越来越困难13.下列关于垃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传统上用垃圾和粪便堆肥,再撒回土壤,使有机质回到土壤,且不会造成环境污染B.随着科技发展,人类已大大提高了环境的自净能力,难处理的垃圾种类与总量日益减少C.垃圾占据了大量土地,并持续向水、大气释放有害物质,危及人体健康D.由于垃圾污染不断严重,很多郊区农民已公开“拒绝垃圾”14.下列关于城市垃圾产生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垃圾中的细微颗粒,在大风吹动下会随风飘逸和扩散,不会造成对大气环境的污染B.直接把垃圾倾倒于湖泊中使水体受到污染、湖泊的有效面积缩减,调蓄能力降低C.垃圾若经风化、雨雪淋溶和地表径流的侵蚀后,将不会对植物造成危害D.医院废弃物若已经经过消毒处理,则可以任意堆放,不会给人类健康带来危害15.城市环境问题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下列叙述中属于城市环境问题的是()A.城市上空大气中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含量增加B.城市用水短缺,水荒已日益困扰城市C.建设大城市周围的卫星城镇D.搞好城市规划,加强城市管理读2003~2004年北京a、b、c三种主要大气污染的各月污染指数变化情况示意图(图中大气污染的浓度越高,污染指数越大,则空气的质量越差),回答16~18题。
16.如果影响北京空气质量的污染物主要是下列选项的四种,则据图判断其首要污染物是A.一氧化碳B.二氧化氮C.二氧化硫D.可吸入颗粒物17.下列关于造成这种污染物成为不少城市的主要空气污染物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有些地区土地荒漠化加剧B.城市汽车数量猛增,尾气排放缺乏标准或不达标C.发达国家把污染转嫁于发展中国家D.近年来工程建筑较多,工地扬起大量的扬尘18.根据下图判断,北京四日气温垂直分布状况图中,近地面空气质量问题最严重的是()A.T1 日B.T2 日C.T3 日D.T4 日阅读以下材料,回答19~22题。
材料一:像粮食和蔬菜一样,二氧化硫的排放指标已开始成为合法交易的商品。
迄今为止已有25000吨二氧化硫的排放指标在我国四省三市(江苏,山东、河南、山西,上海、天津和柳州)进行了交易,交易额超过2000万元。
排污权交易机制(指政府在对污染排放总量限定的情况下,允许污染排放量大的企业向污染排放量小的企业购买排放指标)已在我国初步形成。
材料二:全国酸雨分布图19.酸雨是指PH值小于()的降水。
A.7 B.4.5 C.5.6 D.6.520.材料一中所列省市,处于重酸雨区的是()A.上海B.河南C.台湾D.山东21.从长远看,“排污权交易机制”的运行将会()A.造成环境质量的进一步恶化B.鼓励企业追求生产工艺的环保化C.使排污量大的企业获得更大收益D.企业的经济效益下降22.我国南方多重酸雨区最主要的原因是()A.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 B.地形有利于酸性气体的扩散C.雨水丰沛且降水强度大 D.纬度低太阳紫外线辐射强23.下列有关酸雨的叙述,正确的是()A.使土壤酸化,影响微生物的活性,增加土壤肥力B.我国的酸雨主要碳酸型酸雨C.酸雨腐蚀石材、钢材,造成建筑物、铁轨、桥梁和文物古迹的损坏,并危害人体健康D.防治酸雨的根本途径是减少二氧化碳和氧化氮的排放24.下面结构关系的分析,错误的是()A.回收废气SO2制硫酸,减少空气污染B.冷却水含有大量有害物质,不能供职工日常洗涤C.该模式可大幅度降低电能消耗,符合可持续发展D.炼焦厂废气不回收,浪费资源并污染环境25.下列措施中,不利于保护和改善北京城市环境的是()A.大力推广高效清洁能源B.广建大型游乐场C.积极扩大绿化面积,最大限度地减少裸露地面D.加快环行道路建设据《中国环境报》报道:在新西兰测得太阳紫外线辐射比10年前所测的数据要大12%。
据此回答4—5题26.数据表明A.大气比10年前清洁了,紫外线容易穿过大气B.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仍在扩大C.人类向大气中排放过多的二氧化碳,导致臭氧减少,紫外线增多D.对流层中的臭氧吸收紫外线的能力增强27.下列现象中与紫外线增多直接有关的是A.土壤酸性增强,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受腐蚀B.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C.患白内障和皮肤病的人数明显增加D.季风区的洪涝灾害增多28.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进发展,轿车越来越多地进入家庭。
家庭轿车的大量使用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A.在城市上空形成臭氧空洞B.大范围的水体污染C.大规模的酸雨危害D.城市大气质量下降29.日本派专家帮助中国防治酸雨,韩国公民自发组织到北京西郊植树,说明了①环境问题可能会影响到周边国家和地区②污染物质具有残留性③发达国家将污染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④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国际协作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30.目前世界水资源紧张的原因是①人口增加②浪费③水量减少④水体污染⑤水循环变慢⑥海洋水减少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⑤⑥D.③④⑤二、综合题(共40分)31.读印度洋洋流图,回答下列问题。
(7分)(1)该洋流图是印度洋月份洋流图,同纬度的A、B两海域,水温较高的是;影响的主要因素是附近有经过。
(2)此时,若一艘油轮经过印度半岛南端附近海域时,发生石油泄漏事故,在洋流作用下,水面上的油膜向偏方向漂流。
洋流对石油污染所起的作用是(3)在泄油区,鱼类迅速死亡,其原因是。
(2分)32.读“我国近海主要海域污染状况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1)图中油类污染最严重的海湾是,原因是。
(2)图中含溶解氧最少的海湾是,原因是。
(2分)(3)1999年夏天,首先在长江口发生了大规模的“赤潮”,其后向南不断扩展的原因是。
(4)从各海湾的污染来看,我国海洋污染的主要来源是大量排入河流。
其中以工业区最为严重。
(5)无机氮、无机磷的的化合物随江河大量排入我国近海,带来的后果是()A.水体富营养化B.水循环速度改变C.抵制海水海面蒸发D.藻类植物大量死亡(6)我国南方各项污染指数高于北方地区的原因是()A.纬度低,气温高,海水蒸发强B.多河流,多降水,稀释作用强C.多岛屿,多海湾,有利于污染物扩散D.人口多,污水多,生活废水排放量大33.下表摘自国家1998年6月环境检测中心公布的我国部分城市空气监测周报。
城市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城市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北京92 TSP Ⅱ济南76 TSP Ⅱ天津82 TSP Ⅱ武汉83 NOx Ⅱ太原218 TSP Ⅳ广州126 NOx Ⅲ长春103 TSP Ⅲ深圳77 NOx Ⅱ哈尔滨96 TSP Ⅱ珠海47 Ⅰ上海74 NOx Ⅱ汕头54 Ⅱ南京95 TSP Ⅱ南宁56 TSP Ⅱ杭州67 TSP Ⅱ成都87 TSP Ⅱ福州42 Ⅰ重庆98 SOx Ⅱ厦门25 Ⅰ贵阳69 TSP Ⅱ阅读上表,回答下列问题:(12分)(1)最容易出现酸雨的两个城市是、,两城市酸雨的不同特点是。
酸雨对两城市非生物环境带来的主要危害是。
控制两城市酸雨应采取的措施分别是什么?(2)污染最严重的城市是,主要原因是什么?27.(8分)阅读材料和图表,回答:垃圾已成为城市又一个突出的环境问题。
目前,城市周边地区的垃圾堆越来越多,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污染周围环境。
其出路何在?这已引起有识之士的思考。
(1)目前,许多城市对垃圾采用填埋方式处理,该方式简便、省钱,但存在着明显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