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刑诉知识点总结之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刑诉知识点总结之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刑诉知识点总结之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导语:笔者对国家统一法律资格考试的八大部门法的重要知识点和经典例题进行了汇总,希望能够给小伙伴们提供一点帮助。

由于内容太多,所以每篇文章只有一两个知识点,如有需要可以关注笔者系列文章。

1.某市发生一起社会影响较大的绑架杀人案。

在侦查阶段,因案情重大复杂,市检察院提前介入侦查工作。

检察官在开展勘验、检查等侦查措施时在场,并就如何进一步收集、固定和完善证据以及适用法律向公安机关提出了意见,对已发现的侦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提出了纠正意见。

关于检察院提前介入侦查,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17年卷二第64题—多选)A.侵犯了公安机关的侦查权,违反了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的原则B.体现了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C.体现了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的原则D.有助于严格遵守法律程序原则的实现【答案】BCD【解析】本题涉及了刑事诉讼法中三项基本原则: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法律监督原则与严格遵守法律程序原则的理解,以检察院提前介入侦查作为具体考察内容。

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的三方面密切相关、缺一不可,其中,分工负责是前提,配合和制约是三机关依法行使职权,顺利进行刑事诉讼的保证。

分工负责,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根据法律有明确的职权分工,应当在法定范围内行使职权,各司其职,各自负责,既不能相互替代,也不能相互推诿。

互相配合,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应当在分工负责的基础上,相互支持,通力合作,使案件的处理能够上下衔接,协调一致,共同完成查明案件事实,追究、惩罚犯罪的任务。

互相制约,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应当按照诉讼职能的分工和程序上的设置,相互约束,相互制衡,以防止发生错误或及时纠正错误,保证准确执行法律,做到不错不漏,不枉不纵。

刑事诉讼原则中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原则的主要体现是《刑事诉讼法》第3条第1款规定:“即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

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案件的侦查、提起公诉,由人民检察院负责。

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

除法律特别规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这些权力。

”本题中,检察机关是在开展侦查措施时在场并提供意见,检察机关提前介入的目的是帮助公安机关行使侦查权,但不是代替公安机关侦查,更没有干涉公安机关的侦查权。

检察机关提前介入侦查后,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仍各行其职,各负其责,检察机关就如何进一步收集、固定和完善证据以及适用法律向公安机关提出了意见属于相互配合的表现,而纠正侦查机关的违法行为属于互相制约的表现。

因此A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

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这种监督贯穿于刑事诉讼活动的始终,其中包括对侦查活动的监督,人民检察院在审查批准逮捕工作中,如果发现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有违法情况,应当通知公安机关予以纠正,公安机关应当将纠正情况通知人民检察院。

人民检察院提前介入后纠正违法行为,体现了法律监督机关的职能,C选项正确。

遵守法定程序原则是现代刑事诉讼的基本要求,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立法上的要求,刑事诉讼程序应当由法律事先明确规定;二是司法上的要求,即刑事诉讼活动应当遵循国家法律规定的程序来进行。

《刑事诉讼法》第3条第2款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必须严格遵守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

”检察机关提前介入有助于公安机关的侦查工作更为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序,D选项正确。

2.关于保障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原则,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6年卷二第65题—多选)A.是对《宪法》和《刑事诉讼法》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具体化B.保障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核心在于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辩护权C.要求诉讼参与人在享有诉讼权利的同时,还应承担法律规定的诉讼义务D.保障受犯罪侵害的人的起诉权和上诉权,是这一原则的重要内容【答案】ABC【解析】《刑事诉讼法》第14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依法享有的辩护权和其他诉讼权利。

诉讼参与人对于审判人员、检察人员和侦查人员侵犯公民诉讼权利和人身侮辱的行为,有权提出控告。

”我国宪法和刑事诉讼法中也都明确规定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具体化,因此A选项正确。

根据上述规定,保障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辩护权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的核心权利,因此B选项正确。

该项原则的具体含义如下:1.公安司法机关不得以任何方式剥夺诉讼参与人享有的法定权利并负有保障诉讼参与人依法享有诉讼权利的义务。

对于阻碍诉讼参与人行使其享有的诉讼权利的行为公安司法机关应当予以制止。

2.当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受到侵犯时,有权采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3.诉讼参与人一方面有权利参加诉讼,另一方面也要遵守其相应的法律义务,否则刑事诉讼无法顺利进行。

诉讼参与人在享有诉讼权利的同时还应承担法定诉讼义务,是该原则的应有之义,因此C选项正确。

在刑事诉讼中,被害人享有起诉权,但并无上诉权,因此D选项说法错误。

3.关于程序法定,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2015年卷二第64题—多选)A. 程序法定要求法律预先规定刑事诉讼程序B. 程序法定是大陆法系国家法定原则的重要内容之一C. 英美国家实行判例制度而不实行程序法定D. 以法律为准绳意味着我国实行程序法定【答案】ABD【解析】刑事诉讼法第3条第2款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必须严格遵守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

程序法定原则是现代刑事诉讼的基本要求,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立法方面的要求,即刑事诉讼程序应当由法律事先明确规定;二是司法方面的要求,即刑事诉讼活动应当依据国家法律规定的刑事程序来进行。

因此A选项正确。

刑事程序法定是区别法律秩序与恣意擅断的基本标志之一,因而为多数国家所遵循。

在大陆法系国家,程序法定原则与罪刑法定原则共同构成法定原则的内容。

也就是说,法定原则既包括实体上的罪刑法定原则,也包括程序上的程序法定原则。

因此B选项正确。

在英美法系国家,刑事程序法定原则具体表现为正当程序原则。

因此C选项错误。

以法律为准绳包括以程序法规定为准绳,从刑事诉讼法的上述规定以及我国宪法和刑事诉讼法“以法律为准绳”等项规定来看,可以说,我国法律已基本确立了刑事程序法定原则。

因此D选项正确。

4.社会主义法治要通过法治的一系列原则加以体现。

具有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责任是《刑事诉讼法》确立的一项基本原则,下列哪一案件的处理体现了这一原则?(2014年卷二第23题—单选)A.甲涉嫌盗窃,立案后发现涉案金额400余元,公安机关决定撤销案件B.乙涉嫌抢夺,检察院审查起诉后认为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决定不起诉C.丙涉嫌诈骗,法院审理后认为其主观上不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作出无罪判决D.丁涉嫌抢劫,检察院审查起诉后认为证据不足,决定不起诉【答案】A【解析】《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了具有法定情形不追究刑事责任原则:“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根据这一规定,甲涉嫌盗窃,立案后发现涉案金额不足500元,属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法定情形,不应追究刑事责任。

本案立案后应进入侦查阶段,侦查阶段出现法定不追究刑事责任情形之一的,应当撤销案件。

因此A选项正确。

乙涉嫌抢夺,检察院审查起诉后认为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属于酌定不起诉情形,不是15条法定情形之一,检察院的不起诉决定应为酌定不起诉。

因此B选项并未体现法定不追究刑事责任原则。

丙涉嫌诈骗,法院审理后认为其主观上不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即不构成犯罪,应作出无罪判决,这一情形不属于法定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因此C选项不选。

丁涉嫌抢劫,检察院审查起诉后认为证据不足,决定不起诉,是证据不足的不起诉,也不属于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因此D选项不选。

5.关于刑事诉讼基本原则,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2014年卷二第65题—多选)A.体现刑事诉讼基本规律,有着深厚的法律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思想内涵B.既可由法律条文明确表述,也可体现于刑事诉讼法的指导思想、目的、任务、具体制度和程序之中C.既包括一般性原则,也包括独有原则D.与规定具体制度、程序的规范不同,基本原则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只具有倡导性、指引性【答案】ABC【解析】刑事诉讼基本原则是指反映刑事诉讼理念和目的的要求,贯穿于刑事诉讼全过程或者主要诉讼阶段,对刑事诉讼过程具有普遍或者重大指导意义和规范作用,为国家专门机关和诉讼参与人参与刑事诉讼必须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

刑事诉讼基本原则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刑事诉讼基本原则体现刑事诉讼活动的基本规律,有着深厚的法律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思想内涵。

因此A选项正确。

第二,必须由法律明确规定。

可以由法律明文规定,包括宪法或者宪法性文件,刑事诉讼法及其他法律,联合国文件,某些区域性组织的文件,也可以体现于刑事诉讼法的指导思想、目的、任务、具体制度和程序之中。

因此B选项正确。

刑事诉讼基本原则包括两大类,一类是一般原则,即刑事诉讼和其他性质的诉讼必须共同遵守的原则;另一类是刑事诉讼独有的基本原则。

因此C选项正确。

第三,一般贯穿于刑事诉讼全过程或者主要诉讼阶段,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第四,具有法律约束力。

各项具体的诉讼制度和程序都必须与之相符合。

在具体诉讼制度没有做出详细规定的时候,可以直接适用刑事诉讼基本原则,刑事诉讼基本原则具有弥补法律规定不足和填补法律漏洞的功能。

因此D选项错误。

6.社会主义法治的公平正义,要通过法治的一系列基本原则加以体现。

“未经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是《刑事诉讼法》确立的一项基本原则。

关于这一原则,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2013年卷二第64题—多选)A.明确了定罪权的专属性,法院以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这一权力B.确定被告人有罪需要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C.表明我国刑事诉讼法已经全面认同和确立无罪推定原则D.按照该规定,可以得出疑罪从无的结论【答案】AB【解析】《刑事诉讼法》第12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这一原则包括以下基本含义:一是明确规定了确定被告人有罪的权力由法院统一行使,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