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基本原则 PPT课件

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基本原则 PPT课件



4.2.3 未经法院依法判决不得确定有罪的原则
12

(三)无罪推定的典型案例
4.2.3 未经法院依法判决不得确定有罪的原则
13
辛普森杀妻案——震撼全美的“世纪审判”
1994年前美式橄榄球运动员辛普森(O.J. Simpson)杀妻一案成为 当时美国最为轰动的事件。此案当时的审理一波三折,辛普森 (O.J. Simpson)在用刀杀前妻及餐馆的侍应生郎·高曼两项一级 谋杀罪的指控中,由于警方的几个重大失误导致有力证据的失效, 以无罪获释,仅被民事判定为对两人的死亡负有责任。本案也成 为美国历史上疑罪从无的最大案件。 视频介绍
司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7
例:关于有效辩护原则,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有效辩护原则的确立有助于实现控辩平等对抗 B.有效辩护是一项主要适用于审判阶段的原则,但侦查、审查起 诉阶段对辩护人权利的保障是审判阶段实现有效辩护的前提 C.根据有效辩护原则的要求,法庭审理过程中一般不应限制被告 人及其辩护人发言的时间 D.指派没有刑事辩护经验的律师为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 被告人提供法律援助,有违有效辩护原则 答案:ACD
第一节 刑事诉讼基本原则概述

3
二、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体系 我国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是由《宪法》、《刑事诉讼法》、 《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等法律规定的。
4.2.1刑事程序法定原则

4
一、本原则的法律依据及意义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3条第2款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必须严格遵守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 关规定。
4.2.3 未经法院依法判决不得确定有罪的原则
例:社会主义法治的公平正义,要通过法治的一系列基本原则加 以体现。“未经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是《 刑事诉讼法》确立的一项基本原则。关于这个原则,下列哪些说 法是正确的? A.明确了定罪权的专属性,法院以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 权行使这一权力 B.明确被告人有罪需要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 C.表明我国刑事诉讼法已经全面认同和确立无罪推定原则 D.按照该规定,可以得出疑罪从无的结论 答案:AB

4.2.3 未经法院依法判决不得确定有罪的原则
14

案件焦点 1、血迹——取证不规范 2、手套——众目睽睽之下,辛普森折腾了很久却很难将手套戴上 3、关键证人福尔曼警官——说谎,品格有问题。受英国普通法中 “品格证据”传统的影响,美国联邦和加州的证据法和判例都规 定,如果出庭证人的品格被证明有缺陷,则证人呈庭的某些证词 就不具有法律效力。
第三章 刑事诉讼基本原则
1
第一节 刑事诉讼基本原则概述

2
一、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概念和意义 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是指法律所规定的进行刑事诉讼、处理 刑事案件应当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它贯穿于整个刑事诉讼过 程或主要诉讼阶段,对刑事诉讼的进行有普遍指导意义。 (一)有利于在实践中贯彻和掌握刑事诉讼的各项制度和程序 (二)便于解决刑事诉讼中出现的新问题 (三)便于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刑事诉讼法。
司考

6


例:关于“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原则,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法官个人独立审判案件,不受任何他人影响 B.合议庭独立审判案件,不受任何组织或个人影响 C.法院独立审判案件,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干涉 D.法院依法独立审判案件,上级法院不能对下级法院正在审理的 具体案件如何处理发布指示或命令 答案:CD


4.2.3 未经法院依法判决不得确定有罪的原则
(二)无罪推定的理论基础 无罪推定原则,是以保护被告人的合法权利为目的的,而与之相 适应的审判方式也必然是强调控辩平等的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 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主要是体现当事人在诉讼中的地位,注意诉 讼程序的正当,相对加重国家对当事人合法权利的保护。 无罪推定原本是西方资本主义兴盛时期的产物。在无罪推定原则 演变过程中,西方国家个体利益高于整体利益的历史文化传统对 其产生重要影响,他们认为,被告人是个体利益的代表,检察官 是整体利益的代表,被告人往往处于劣势和不利的地位,刑事诉 讼中必须特别强调保护被告人权益。否则,就不能保持这两种利 益冲突中的平衡,就难以实现司法公正。无罪推定在个体利益和 整体利益这一两难选择了对个体利益的保护。


4.2.3 未经法院依法判决不得确定有罪的原则
重点分析:C选项 (一)无罪推定概述 简单地说无罪推定是指任何人在未经依法判决有罪之前,应视其 无罪。其内容还包括被告人不负有证明自己无罪的义务,被告人 提供证明有利于自己的证据的行为是行使辩护权的行为,不能因 为被告人没有或不能证明自己无罪而认定被告人有罪。 1764年7月,意大利刑法学家贝卡利亚在其名著《论犯罪与刑罚》 中,抨击了残酷的刑讯逼供和有罪推定,提出了无罪推定的理论 构想:“在法官判决之前,一个人是不能被称为罪犯的。只要还 不能断定他已经侵犯了给予他公共保护的契约,社会就不能取消 对他的公共保护。” 1948年12月10日,无罪推定原则在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世界人权 宣言》这一联合国文件中被首次得以确认。
4.2.3 未经法院依法判决不得确定有罪的原则
8

一、本原则的法律依据和基本含义 《刑事诉讼法》第12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 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一)只有法院才有确定被告人有罪的权力 (二)在法院确定被告人有罪的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之前, 不能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当做罪犯看待。
4.2.2司法独立原则

5
一、 本原则的法律依据和主要内容 《宪法》第126条及《人民法院组织法》第4条规定:人民法院 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 人的干涉。 《宪法》第131条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9条规定:人民检 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 体和个人的干涉。 《刑事诉讼法》第5条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 审判权,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 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