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理论对拔罐疗法的认识

中医理论对拔罐疗法的认识

位拔罐,骨骼凹凸不平和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 拔罐动作稳、准、快,避免灼伤皮肤 起罐时切勿强拉或扭转,以免损伤皮肤 密切观察局部皮肤反应和全身情况,注意有无晕罐先兆
15
一、拔火罐法
(五)注意事项
2.患者的注意事项 充分暴露拔罐部位,注意保暖 拔罐过程中尽量避免变换体位,以免罐具脱落损坏 正常认识的拔罐反应,如有特殊不适应及时向护士说明。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罐法概述 第二节 拔罐法
1
教学目标
1. 了解罐具种类及拔罐疗法的分类。 2. 掌握拔火罐法。 3. 熟悉负压吸罐法和平衡火罐法。
2
一、拔罐疗法的源流
【古代】
u 拔罐疗法古称“角法”; u 晋代医家葛洪的《肘后备急方》记载用牛角制罐拔脓
治疗外科疮疡脓肿; u 《古今录验方》中也有以角法治疗蝎螫的记载; u 《瑞竹堂经验方》中记载了“竹筒吸毒法”; u 《外科正宗》中记载了“煮竹筒法”; u 清代名医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对火罐的出
16
一、拔火罐法
(六)不良反应及处理
1.局部不适、晕罐 局部发热、发紧、发酸、疼痛较明显时,应取下重拔; 有晕罐先兆时,应及时起罐,协助患者平卧,轻者饮温
开水,静卧片刻即可恢复,重者应立即做相应的处理。 2.烫伤 如局部出现小水泡,可不必处理,待自行吸收; 如水泡较大,应消毒局部皮肤后,用无菌注射器吸出液
体,覆盖无菌敷料。
17
二、负压吸罐法
负压吸罐法(Suction Cupping)是指通过挤压橡皮球 排出罐内空气,使罐内形成负压的拔罐方法。
选定穴位后将玻璃罩口按扣在局部皮肤上,连续捏 橡皮球数次,吸牢后留置20~30min,从玻璃罩外观察 皮肤呈现稍微红肿或有细小出血点,若无其他变化和不 适,可以增加负压继续留置10min左右起罐。
18
三、平衡火罐法
平衡火罐法(Balance Cupping Tool)是以中医的基本 理论为基础,在传统罐法的基础上配合热疗、推拿的滚 法与擦法(闪罐后利用热罐进行滚罐与走罐)等多种物 理刺激达到温经通络、驱邪外达的疗效,从而激发人体 阳气,调和脏腑,平衡阴阳。
19
三、平衡火罐法
(一)取位原则
走罐
针罐
9
一、拔火罐法
(一)目的 拔罐法是用罐具通过吸拔病变部位或特
定经络、穴位,将充斥于体表的病灶及经络、 穴位、乃至深层组织器官内的风寒、瘀血、 热毒、脓血等,经过在皮肤上的吸拔,排出 体外,使邪出正复,经络气血疏畅,从而达 到治疗目的。
10
一、拔火罐法
(二)适应证与禁忌证 适应证:外感风寒之头痛,关节疼痛,腰背酸痛,
咳嗽气喘,脘腹胀满,腹痛泄泻,疮疡将溃或已溃 脓毒不泄的外科疾患以及蛇伤急救排毒等。
禁忌证:高热抽搐,凝血机制障碍患者,皮肤过敏、
溃疡破溃处、水肿、肿瘤和大血管处,孕妇的腹部 及腰骶部等均不宜拔罐。
11
一、拔火罐法
(三)操作前准备 患者准备:患者信息、操作事宜、皮肤、体位、二便 用物准备:罐具、止血钳、者准备:仪表整齐、洗手、戴口罩
处、形态、适应病证、操作方法及其优点等作了详细 介绍。
3
一、拔罐疗法的源流
【现代】
u 新中国成立后,拔罐疗法不仅从民间转入正规医院, 还在罐具种类、操作方法等方面不断创新,应用范围 也进一步扩大。
u 近年来通过广泛的学术交流,拔罐疗法向国外传播应 用,并依托其特殊优势,成为了世界医学的一个重要 组成部分。
现代西医研究认为,拔罐疗法具有 机械刺激、温热效应、解毒和生物 作用。
6
三、罐具的种类
(一)传统罐具
常用的罐具 A.竹罐; B.陶罐; C.玻璃罐
7
三、罐具的种类
(二)现代罐具
u 按排气方法分为抽气罐和挤压排气罐; u 按罐具材料分为塑料罐、橡胶罐、有机玻璃罐; u 按罐具型号大小及用途分为微罐、肢罐、整体罐; u 按配用治疗仪器分为电热罐、红外线罐、激光罐、
21
三、平衡火罐法
(三)常用手法
留罐 闪罐 走Te罐xt 摇罐 摩罐
平衡火罐
抖罐 擦罐 推罐 弹罐 振罐
22
取中为主:躯体为主,四肢为辅。 胸、腹、盆腔的器官的治疗,以背、腰、骶为主;
前病以取后背为主。 根据疾病的发病阶段取位:急性病或慢性病急发常
取健侧,反之,慢性病或急性病的恢复期宜取患侧。
20
三、平衡火罐法
(二)补泄原则 顺时针为补,逆时针为泻:如摩罐时的方向。 顺经络为补,逆经络或垂直为泻。 清还为补,重疾为泻。
12
一、拔火罐法
(四)操作步骤
核对 解释
暴露 遮挡
清洁 皮肤
检查 罐口
罐具 吸附
后处理
起罐
留罐
拔罐
13
罐具的吸附方法
1.投火法 2.贴棉法
3.滴酒法 4.闪火法 5.架火法
14
一、拔火罐法
(五)注意事项
1.护士的注意事项 病室温度适宜,防风保暖 取合理、舒适的体位,选择肌肉较丰厚、富有弹性的部
4
二、拔罐疗法的作用原理
(一)中医理论对拔罐疗法的认识
拔罐疗法遵循中医理论,在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学 说的指导下,用罐具通过吸拔病变部位或特定经络、穴位, 将充斥于体表的病灶及经络、穴位乃至深层组织器官内的 风寒、瘀血、热毒、脓血等排出体外,使邪出正复,气血 疏畅。
5
二、拔罐疗法的作用原理
(二)西医理论对拔罐疗法的研究
刺血罐、灸罐、磁疗罐、离子透入罐等; u 按起罐方式分为手动罐和自动罐; u 民间常以罐头瓶、茶杯、酒杯、广口瓶、小碗、药
瓶等作为代用罐进行拔罐治疗。
8
抽气罐
四、拔罐疗法的分类
u 按排气方法分为火罐、水罐、 抽气罐和挤压罐。
u 按拔罐的形式分为单罐、多 罐、闪罐、留罐和走罐。
u 按综合治疗分为药罐、针罐、 刺络(刺血)罐和水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