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数与代数 第1课时数的认识(1)
【教学内容】数的认识(1)。 【教学目标】 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有关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和负数的基础知识, 进一步弄清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 【重点难点】 1. 使学生比较系统的掌握自然数和整数的基础知识。
2. 弄清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 【谈话导入】 1. 教师:同学们,谁能说一说小学六年中我们都学过哪些数?你能举出生活 中利用这些数
的例子吗?说明每个数的具体含义。 请学生拿出课前收集的数据来汇报,指名在黑板上写下这些数。 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听一听数读得是否正确,看一看黑板上的数写得对不对。 2. 教师用课件出示一组数,弥补学生的不足。
女口:珠穆朗玛峰高达8844.43m。 南极洲年平均气温只有-25 C。 3 今年我市空气质量达到良好的天数占全年的 3。 5
这本词典有1722页。 一条围巾的成分:羊毛40%化纤60%) 3. 把黑板上的数分一分类)
4. 揭示课题。
同学们回答得很正确,这就是我们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几种数, 这几节课我们 就把这几种数的意义和有关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我们今天先复习自然数和整数。 (板书课题:数的认识) 【归纳整理】 自然数和整数。 1. 教师提问:什么样的数是自然数? 0表示什么?有没有最小的自然数?有 没有最大的自
然数?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2. 教师提问:谁知道我们学习的哪些数是整数?
学生回答后,教师提出问题:能不能说整数就是自然数?让学生想一想, 议 一议,说一说。 教师向学生说明:我们小学阶段学习的整数,除了自然数,还学习了一些小 于零的整数即负整数,这些负整数到中学要更深入的学习。 结合上面的复习和板书,将板书补充成如下形式: 3. 小组整理数的其他知识。提问:关于数的知识你还知道哪些?
(1) 学生自由发言。 (2) 小组合作学习,重点讨论下面的问题。(出示讨论题) a. 什么是十进制计数法?
b. 你能说出哪些计数单位?
c. 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d. 说一说因数、倍数、质数、合数各自的含义。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完成整数、小数的数 位顺序表。 教师说明:整数和小数都是按十进制计数法写出得数,其中个、十、百…… 以及十分之一、百分之一……都是计数单位。各个计数单位所站的位置,叫做数 位。数位是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的。 练一练:填空(口答) 。 27046=2X( ) +7X( ) +0X( ) +4X( ) +6X()
说出 4004.04 这个数中的三个“ 4”分别在什么数位上,各表示什么,这个 数中的三个“ 0”各起什么作用? 4. 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举例说明。
引导学生从整数、小数、分数三个方面回答。 整数、小数的比较方法。 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从同分母、同分子、异分母三个方面小结。教师逐一 指名回答。 提问:非 0 自然数有几种常用的分类方法,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 非零自然数根据是不是 2 的倍数,分成偶数和奇数; 根据所含因数的个数,分成质数和合数。 回答:什么是奇数、偶数?什么是质数、合数? 教师指名一一回答,并要求学生记住 100 以内质数表。 【课堂作业】 教材73页第3〜5题。 学生独立完成并在小组中相互交流,教师巡视并针对具体情况进行指导。 【课堂小结】 通过复习,请你们把自然数和整数的有关知识整理一下并在小组中交流。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教学后记:
第 2 课时 数的认识( 2) 【教学内容】数的认识( 2)。 【教学目标】使学生逐步学会整理的方法,不断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重点难点】 1. 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自然数和整数的基础知识。
2. 弄清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谈话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分析了自然数和整数, 今天来我们回忆下数的另 一个重要部分。 【归纳整理】 分数和小数。 1. 组织学生分组活动,复习有关分数的知识。
2. 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发言,展示整理和复习的结果。
教师结合各个小组整理和复习的情况,及时予以肯定和鼓励,并注意突出 “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同时还可以做如下板书:
分数和除法的关系:a十b=a (bM 0)
b
3. 通过直观图形,导入对小数意义的整理和复习。 出示下面各图形,要求学 生分别用分数
和小数表示图中阴影部。 4. 教师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分小组讨论。 (1) 什么样的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2) 小数和分数有什么关系? (3) 什么是循环小数?循环小数可以怎样写?小数是不是都小于 1? 5. 组织各小组对上面提出的问题发表看法,教师板书如下:
6. 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小数的基本性质有什么关系?小数点移动位置, 小数的
大小会发生什么变化? 分别说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的基本性质的内容是什么?举例说明。 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小数的基本性质有什么关系? (因为小数可以看做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所以小数的基本性 质是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特殊情况。) 做一做,说一说。引导学生说出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出小数大小变化的规 律。 下面这组数有什么特点?他们有什么规律? 0.108 1.08 10.8 108 1080
【课堂作业】 教材74〜75页练习十四第2、3、7题。 学生独立完成并在小组中相互交流,教师巡视并针对具体情况进行指导。 【课堂小结】 通过复习,请你们把分数和小数的有关知识整理一下并在小组中交流。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教学后记:
第3课时数的认识(3) 【教学内容】数的认识(3)。 【教学目标】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感悟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重点难点】 1. 使学生比较系统的掌握百分数的基础知识。
2. 弄清数的认识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谈话导入】 今天是数的认识的最后一节课,主要归纳一下有关百分数的知识。 【归纳整理】 百分数 (1)教师指着黑板上的板书: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 提问:我们已整理、复习了有关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的知识,谁能说 一说,这节课的学习任务已经完成了百分之几?还有百分之几没有完成? (2)结合刚才的回答,谁能说一说:什么样的数叫做百分数? 4(3)“一节课的任务已经完成了 80%”也可以说“已经完成了”,我们能 不能因此就说百分数和分数的意义完全相同呢? 请同学们议一议:百分数和分数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百分数常用 %来表示。百分数只表示一个数是 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不表示具体的数量,百分数与分数的意义不完全相同。 (4)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疑。 【课堂作业】 教材 73 页“做一做”。 学生分小组交流,代表汇报。 【课堂小结】 通过复习,请你们把数的认识的有关知识整理一下并在小组中交流。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教学后记:
第 4 课时 数的运算( 1) 【教学内容】数的运算( 1)。 【教学目标】 1.归纳整理整数、 小数、分数计算法则的异同点, 进一步总结计算时应遵循 的一般规律及
四则运算中的一些特殊情况。 2. 培养学生运用法则熟练计算的能力和对学过知识进行归纳整理、 比较异同、 形成知识
结构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认识事物本质。
【重点难点】 1. 整理四则运算的意义及计算法则。
2. 对四则运算法则本质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 【谈话导入】 创设情境。 (1)教师:“六一”快到了。同学们为欢庆“六一”在精心准备,瞧,有 的折幸运星,有的做蝴蝶结,有的用彩带做中国结,还有的买来了矿泉水,真热 闹,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多媒体课件出示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
如下所示:(有条件的教师可通过这些问题创设情境图) ① 同学们折了 37 颗红星, 23颗蓝星,一共折了多少颗星? ② 同学们买了 40 瓶矿泉水,每瓶 0.9 元,一共要付多少钱? ③ 有24m的彩带,用做蝴蝶结,做蝴蝶结用去了多少米? 3 ④ 有 24 米的彩带,用做中国结。做中国结用去了多少米?教师组织学生分 小组讨论这些问题。 (3)教师:在解决问题中,你们使用了哪些运算?学生可能说出:加法、 减法、乘法、除法。 【复习讲授】 1. 复习整理四则运算的意义。
(1)学生自己编题并列式回答。 (写在练习本上) (2) 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要求小组同学互相补充纠正编题和列式出现的错 误。说出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