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终稿)

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终稿)

(1)在黑暗条件下,野生型和突 变型豌豆的叶片总叶绿素含量 的变化见图10。其中,反映突 变型豌豆叶片总叶绿素含量变
化的曲线A 是______。
28.(16分)子叶黄色(Y,野生型)和绿色(y,突变型)
是孟德尔研究的豌豆相对性状之一。野生型豌豆成熟后,子叶
由绿色变为黄色。
“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级群大型 公益活 动:历年高考题PPT版制作。本课件 为公益
(2)根据图11可以看出,突变型的SGRy蛋白和野生型的 SGRY有3处变异,①处氨基酸由T变成S,②处氨基酸由N变成K, 可以确定是基因相应的碱基对发生了替换,③处多了一个氨基 酸,所以可以确定是发生了碱基对的增添;从图11中可以看出 SGRY蛋白的第12和38个氨基酸所在的区域的功能是引导该蛋白 进入叶绿体,根据题意,SGRy和SGRY都能进入叶绿体,说明①、 ②处的变异没有改变其功能;所以突变型的SGRy蛋白功能的改 变就是由③处变异引起的。
(2)若为亲本中隐性基因的携带者,此毛色异常的雄鼠 的(基因型为aa)与同一窝的多只雌鼠(基因型为AA或Aa) 交配后,不同窝的子代不同,若雌鼠为AA,后代全部为毛色 正常鼠,若雌鼠为Aa,后代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比例是 1:1。
(2012广东) 28.(16分)子叶黄色(Y,野生型)和绿色 (y,突变型)是孟德尔研究的豌豆相对性状之一。野生型豌 豆成熟后,子叶由绿色变为黄色。
请回答:
(1)对上述1株白化苗的研究发现,控制其叶绿素合成的基 因缺失了一段DNA,因此该基因不能正常__表__达__,功能丧失,无 法合成叶绿素,表明该白化苗的变异具有_有__害__性_____的特点, 该变异类型属于__基__因__突__变___。
【解析】 (1)叶绿素是相关基因表达的结果,白化苗是由于其叶绿素相 关基因发生缺失所引起的,说明该植株的叶绿素相关基因无法正 常表达。植物缺乏叶绿素,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所以这种变异属 于有害的变异。由于基因的部分发生缺失而产生的变异属于基因 突变。
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
本卷整理:【闽】心悦(沈晓红 福建省罗源二中)
(2012四川) 30.( 20 分)回答下列I、II小题。 I. (7分)科研人员获得一种叶绿素b完全缺失的 水稻突变体,该突变体对强光照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 请回答: (l)提取水稻突变体的光合色素,应在研磨叶片 时加入 CaCO3 ,以防止色素被破坏。用纸层析法分 离该突变体叶片的光合色素,缺失的色素带应位于滤 纸条的 最下端 。
汉水丑生群大型活动之三
2007-2012六年高考题知识点分类汇编
策划:汉水丑生 组织:汉水丑生、飞鸿翼、掌上的沙、暖风、
handsome、足教、一哲
组织者:
【新】汉水丑生 (侯伟 新疆乌鲁木齐 新世纪外国语学校) 【川】飞鸿翼(洪翼 四川省泸州市纳溪中学) 【鲁】暖风(王文芳 山东省阳谷第三中学) 【鲁】掌上的沙(袁庆军 山东郓城高级中学 ) 【渝】足教(王永洪 重庆市大足中学) 【陕】一哲(杨明辉 陕西宝鸡市天王高中) 【粤】handsome(贺海生 广东汕尾陆丰龙山中学)

30.( 20 分)回答下列I、II小题。
I. (7分)科研人员获得一种叶绿素b完全缺失的水稻突变体,
该突变体对强光照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请回答:
(2)该突变体和野生型水稻的
O2释放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如 右图所示。当光照强度为n时,
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单位面
积叶片中叶绿体的氧气产生速
率 较大 。当光照强度为m时,
【解析】(2)据图可知,突变体和野生型水稻的呼吸作用 速率不同,而且突变体的呼吸作用比野生型植株的呼吸作用 强。在n点时,两者的氧气释放速率相等,即两者的净光合速 率相等。而氧气的产生速率代表植物真正的光合速率,真正 的光合速率等于植物的呼吸速率加上植物的净光合速率。所 以n点时,突变体的氧气产生速率大于突变体。在光合作用的 过程中,二氧化碳的固定,产物为三碳化合物;三碳化合物 的还原需要消耗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还原性辅酶氢。
作品,版权所有,不得以任何形式用 于商业 目的。2012年1月15日,汉水丑生标记 。
(2)Y基因和y基因的翻 译产物分别是SGRY蛋白 和SGRy蛋白,其部分氨 基酸序列见图11。据图 11推测,Y基因突变为y基因的原因是发生了碱基对的_替__换__ 和__增__加___。进一步研究发现,SGRY蛋白和SGRy蛋白都能进入
测得突变体叶片气孔开放程度
比野生型更大,据此推侧,突变体固定CO2形成 C3的速率更快,
对光反应产生的
NADPH 、A消TP耗也更快,进而提高了光
合放氧速率。
30.( 20 分)回答下列I、II小题。 I. (7分)科研人员获得一种叶绿素b完全缺失的 水稻突变体,该突变体对强光照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 请回答: (3)如果水稻出现叶绿素a完全缺失的突变,将无 法进行光合作用,其原因是:
(3)从基因组成看,乙与丙植株杂交的F1中抗病高杆植株能产 生__4__种配子。
(4)请用遗传图解表示乙与丙植株杂交得到F1的过程。
【解析】 (3)乙和丙杂交得到F1,
“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级
群大型公益活动:历年高考题 PPT版制 作。本 课件为 公益作 品,
版权所有,不得以任何形式用 于商业目的。2012年1月15日, 汉水丑生标记。
(2)如果不同窝子代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同一窝子代中毛 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为 1:1,另一种是同一窝子代 全部表现为毛色正常鼠,则可推测毛色异常是隐性基因携带者 之间交配的结果。
【解析】 (1)若为基因突变,又只涉及一个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
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要想表现毛色异常,该突变只能为 显性突变,即由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突变体为Aa,正 常雌鼠为aa,所以后代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的鼠比例均为 1:1。
植株甲:__能______维持“常绿”; 植株乙:__不__能_维__持__“__常__绿_”__。 (三)推测结论:_Y_基__因__能_使__子__叶__由__绿_色__变__为__黄__色__。
【解析】(1)根据题干所给信息“野生型豌豆成熟后,子 叶由绿色变为黄色”,可推测出野生型豌豆成熟后,子叶发育 成的叶片中叶绿素含量降低。分析图10,B从第六天开始总叶 绿素含量明显下降,因此B代表野生型豌豆,A为突变型豌豆。
缺少叶绿素a不能完成光能转换

【解析】I.(1)提取叶绿体色素的过程中,叶绿素容易 被酸性物质破坏,所以一般加入碳酸钙,防止色素被破坏; 在叶绿体的色素的层析过程中,滤纸条上由上到下的色素分 布分别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该突变植 物缺乏叶绿素b,所以缺失的色素带是位于滤纸条的最下端。
(1)如果每窝子代中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均为 1:1 ,则可推测
毛色异常是 隐 性基因突变为 显 性基因的直接结果,因为 只有两个隐性纯合亲本中一个亲本的隐性基因突变为显 性基因时,才能得到每窝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 例均为1:1 的结果
(2012新课标) 31.(10分)一对毛色正常鼠交配,产下多 只鼠,其中一只雄鼠的毛色异常。分析认为,鼠毛色出现异常 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基因突变的直接结果(控制毛色基因的显 隐性未知,突变只涉及一个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中的 一个基因);二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只涉及亲 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假定这只雄鼠能正常生长发育, 并具有生殖能力,后代可成活。为探究该鼠毛色异常的原因, 用上述毛色异常的雄鼠分别与其同一窝的多只雌鼠交配,得到 多窝子代。请预测结果并作出分析。
(2)上述培育抗病高杆玉米的实验运用了_诱__变__育__种____、单 倍体育种和杂交育种技术,其中杂交育种技术依据的原理是 __基__因__重__组_。花药离体培养中,可通过诱导愈伤组织分化出芽、 根获得再生植株,也可通过诱导分化成___胚__状__体___获得再生植株。
【解析】 (2)这里的育种运用了射线,导致植株的基因型发生改变, 这种育种方式为诱变育种;后面的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加倍 ,属于单倍体育种;利用不同表现型的植株杂交得到优良性状的 后代为杂交育种。杂交育种是利用在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基因发生 重组,所以其原理为基因重组。花药离体培养所利用的技术手段 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这种技术手段的途径有二:①通过愈伤组 织分化出芽和根,形成再生植株;②通过诱导分化成胚状体,获 得再生植株。
F1的基因型有AaBb,Aabb,
aaBb,aabb。其中抗病高杆
个体的基因型有AaBb,这种
基因型个体能够产生4种类
型的配子。
(4)如图(注意亲代,
子一代,配子,基因型和表
现型,比例等)
(2012新课标) 31.(10分)一对毛色正常鼠交配,产下多只鼠,其中 一只雄鼠的毛色异常。分析认为,鼠毛色出现异常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基 因突变的直接结果(控制毛色基因的显隐性未知,突变只涉及一个亲本常 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二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 结果(只涉及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假定这只雄鼠能正常生长 发育,并具有生殖能力,后代可成活。为探究该鼠毛色异常的原因,用上 述毛色异常的雄鼠分别与其同一窝的多只雌鼠交配,得到多窝子代。请预 测结果并作出分析。
叶绿体。可推测,位点____③___的突变导致了该蛋白的功能异
常,从而使该蛋白调控叶绿素降解的能力减弱,最终使突变型 豌豆子叶和叶片维持“常绿”。
28.(16分)子叶黄色(Y,野生型)和绿色(y,突变 型)是孟德尔研究的豌豆相对性状之一。野生型豌豆成熟 后,子叶由绿色变为黄色。 (3)水稻Y基因发生突变,也出现了类似的“常绿”突变植株 y2,其叶片衰老后仍为绿色。为验证水稻Y基因的功能,设计了 以下实验,请完善。 (一)培育转基因植株:
【解析】 (3)本实验通过具体情境考查对照实验设计能力。欲通 过转基因实验验证Y基因“能使子叶由绿色变为黄色”的功 能,首先应培育纯合的常绿突变植株y2,然后用含有Y基因 的农杆菌感染纯合的常绿突变植株y2,培育出含有目的基 因的纯合植株观察其叶片颜色变化。为了排除农杆菌感染 对植株的影响,应用含有空载体的农杆菌感染常绿突变植 株y2作为对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