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模具的基本结构
1.9.3 浇注系统
流道系統-示意圖與實品
1.9.4 浇注系统
流道设计考虑因素:
A、尽短原则 B、平衡进入原则. C、大与小的综合考量(阻力、殘余 应力、 材料、保压、冷却时间)
1.9.5 浇注系统
浇注系統-澆口形式
並有下列幾種形式
1. 直接澆口 2. 方形邊緣澆口 3. 搭接澆口 4. 扇形澆口 5. 薄膜澆口 6. 圓盤澆口 7. 點狀澆口 8. 潛狀澆口
1.8.4 成型零件系统
后模HALF滑块结构
1.8.5 成型零件系统
前模HALF滑块结构
1.8.4 成型零件系统
常见分型面处理方法
•分型面应沿产品的外形拉伸,尽量避免线或 点封胶
1.8.5 成型零件系统
常见分型面处理方法
•如果沿产品外形拉伸会产生尖角,可采 用以下的方法避免.
1.8.5 成型零件系统
1.9.10 浇注系统
1.4 环形浇口:环绕型芯均匀进入型腔, 充模状态较好。但环形浇口的凝料切除 比较困难。
1.9.11 浇注系统
1.5 盘形浇口:适用于管状或扁平 和浅的环形塑件。
优点:进料点对称、充模均匀、能 消除熔接线。
缺点:浇口凝料常用冲切法切除;
环形入口的自动化结构实例
1.9.11 浇注系统
1.2细水口模具(三板模)
按SHIFT+F5观看开模顺序
此中间比两板模 多一件水口板
1.4 细水口模具基本结构及特点
A、优点是:可任意选 择产品进胶口位置、 能满足前模机械式的 抽芯动作;
B、缺点是:结构相对 复杂、注塑生产效率 低、模具制造成本高
、水口料多等特点。
1) 面板 2) 水口板 3) A板 4) B板 5) 垫板 6) 模脚 7) 頂针定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浇注系统 1.9.8 浇注系统
浇口的形式多种多样,但通常用的浇口有如下几种:
1.2、侧浇口
浇注系统 1.9.9 浇注系统
1.3 扇形浇口:适用于长条或扁平而薄的塑件。 由于熔融塑料横向分散进入型腔,所以减少了流纹和定向效应; 对于着色料来说,可以减少用点浇口所产生的流纹,还可以预防喷射纹; 扇形浇口的凝料切除困难,浇口残痕明显。
浇口设计原则:
浇注系1.统9.6 浇注系统
1、 自动化
2 、流程短 ,流动平衡。
3、 模具强度满足防止型芯和嵌件变形
4 、外观满足(浇口位置、汽纹、流纹、夹水纹、应 力纹 、缩水)
5、 防止翘曲变形 ( 取向,玻纤)
6、尽量避免出现熔接痕;
1.9.7 浇注系统
1.1、 直接浇口:这种浇口的优点是物料流程较短,压力损 失小,但浇口凝料留在塑件上,需进行修整。
定义: 组成成型所需产品形状的封闭腔体的零件总称。 主要组成零件: 前、后内模 内模镶件 内模镶针 行位 斜顶
前模内行 位
1.8.3 成型零件系统
后模行位 后模行位
内行位
铲机1 铲机2
1.8.4 成型零件系统
模具侧向分型——斜顶结构
• 常用于产品内侧扣位
1.8.4 成型零件系统
普通滑块抽蕊结构
1.3 大水口模具
优点:结构简单、模具制造成本低等特点;
缺点:进胶口位局限性、前模不能用机械式来满足产品的抽芯动作(例:前模行位 、缩呵等)。
1) 面板 2) A板 3) B板 4) 垫板 5) 模脚 6) 頂针定位板 7) 頂针固定板 8) 底板 9) 模仁 10)定位環 11)唧咀 12)导柱 13)导套 14)水口钩针 15)頂针 16)回针
1.9.13 浇注系统
此大端取D-0.5(D指流道直径) 此小端取D2.0~3.0
板
8) 頂针固定 板
9) 底板 10)模仁 11)定位環 12)唧咀 13)导柱 14)导套 15)导套 16)頂针 17)水口钩针 18)限位螺丝
1.5.1 模具零件称号
1.5.2 模具零件称号
1.6.1 塑胶模具七大系统
• 合模导向系统 • 支撑系统 • 成型零件系统 • 浇注系统 • 顶出系统 • 冷却系统 • 排气系统
>=
浇注系统 1.9.11 浇注系统
1.6 点浇口又叫针状浇口:
1.8 潜伏式澆口
1.9.12 浇注系统
15º~ 25º 30 ~
浇口类型---潜伏式
进浇尺寸会比加工尺寸来的小
1.8 牛角澆口
1.9.13 浇注系统
优点:开模时自动断水口,残余痕迹小 缺点:加工困难,压力损失较大,顶出困难
牛角澆口应用
塑胶模具基础知识
东菱学院培训部 讲师:尹何章
目录
一 塑胶模具基础知识 二 塑胶模具结构设计应用 三 注塑成型原理及注塑工艺 四 产品结构与模具结构优化应用
一、塑胶模具分类
按模胚基本结构同进胶方式分为以下三类: • 大水口模具 • 细水口模具(三板模) • 简易型细水口模具
大水口模具
1.1 大水口模具
常见分型面处理方法
(一)枕穿结构
H (二)插穿结构
1.8.5 成型零件系统
常见分型面处理方法
•若产品没有平面,必须设计平面方便 后续加工.
1.8.5 成型零件系统
常见分型面处理方法
1.8.5 成型零件系统
常见分型面处理方法
1.8.5 成型零件系统
常见分型面处理方法
1.8.5 成型零件系统
常见分型面处理方法
1.6.1 合模导向系统
保证零部件间准确对合;保证塑料制品精度;避 免模碰撞和干涉。
导
柱
直身
导
锁
套
顶针板导 柱
顶针板导 套
1.6.2 合模导向系统
部分零﹑部件的功能﹑材質介紹
6.定位塊 當模仁的結構中有靠﹑插破部位﹑模穴較深﹑產品質量要求 較高。 場合一﹕模仁型腔較深且成品
無插破的情況下使用﹐ 防止公母模仁錯位﹐ 而影響產品質量。
1.9.1 浇注系统
1.9.2 浇注系统
浇注系統-流道截面形狀
主要分三種 1.圓形 2.半圓形 3.梯形
分流道的类型 :
1.9.2 浇注系统
A、圆形截面:流道形状效率较高,凝料少。
B、梯形截面:面积比圆形流道多出39%,更加浪费,但是与圆形流道相比 的唯一优点是制造简便。
C、 U形截面:又称改良式梯形流道,結合圆形与梯型的优点改良而成,面 积仅比圆形流道多出14%。
1.6.3 合模导向系统
部分零﹑部件的功能﹑材質介紹
場合二﹕成品有插破角而插破角 較小時使用﹐防止精度 破壞插破面。這是 我們設計中最常見的場 合。
場合三﹕當模具空間較小而成品有 插破角時﹐但沒有空間裝 前兩種定位塊﹐而使用 圓形定位塊。
支撑系统
1.7 支撑系统
方块 支撑柱
1.8.1 成型零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