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中兽医方剂总论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中兽医方剂总论
荆防败毒散《摄生众妙方》
• 【组成】荆芥6 防风6 羌活5 独活5 柴胡4 前胡4 桔梗4 枳壳4 茯 苓6 甘草3 川芎4 共为末,开水冲,候温灌服。 • 【功效】发汗解表,疏风散寒,祛湿止痛。 • 【主治】外感风寒挟湿的表寒证。证见发热恶寒,无汗,肢体疼 痛,咳嗽,苔白腻,脉浮。 •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感冒、流感等体质未虚而挟湿的表寒证。 此外,疮疡初起见有表寒证者,亦可应用。
四、清热燥湿方 本类方剂主要由龙胆草、栀子、茵陈、 白头翁、黄连、秦皮等组成,具有清热燥湿 的功效,适用于脏腑湿热内蕴的黄疸、热淋 等证。方如龙胆泻肝汤、茵陈蒿汤、白头翁 汤等。
龙胆泻肝汤《医宗金鉴》
【组成】龙胆草 (酒炒)9 黄芩(酒炒)6 栀子(酒炒)6 泽泻6 木通5 车前子5 当归(酒炒)4 柴胡4 甘草3 生 地6 水煎服。 【功效】泻肝胆火,清三焦湿热。 【主治】肝经实火上炎的目赤肿痛、眵盛难睁,以 及肝经湿热下注的淋浊滞下等。
三、清热解毒方 本类方剂,主要由黄连、黄芩、山栀、 金银花、连翘、板蓝根、白头翁、蒲公英 等泻火解毒药组成。适用于热毒积于脏腑, 三焦壅热,疮疡痈黄诸证。方如黄连解毒 汤、五味消毒饮等。
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
【组成】黄连2 黄芩3 黄柏3 栀子4 水煎灌服。 【功效】泻火解毒。
【主治】三焦热盛。证见:烦燥不安,口干舌燥, 大热发狂,吐衄发斑;或疮痈肿毒。
双黄连口服液《兽药典》
• 【组成】银花1 黄芩1 连翘2
• 【功效】辛凉解表,清热解毒。
• 【主治】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
• 【方解】方中银花、连翘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为 主药;黄芩助主药清热解毒,清肺燥湿,并引药归 经为佐使药。 • 【临床应用】多用于感冒发热,肺炎早期,犬、猫 1~5ml,鸡0.5~1ml内服。
常用方剂
方剂总论
• 方剂,俗称汤头,是治法的体现,是根据配
伍原则,总结临床经验,以若干药物配合组
成的药方。方剂是以中药为基础,以中兽医
基础理论为指导,在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的 前提下制定出来的。所以学习方剂时,必须
与中兽医基础理论、辨证、治法和中药等内
容联系起来,以求得全面理解,融汇贯通。
一、方剂的组成
茵陈蒿汤《伤寒论》
• 【组成】茵陈6 栀子3 大黄2 水煎温服
• 【功效】清热、利湿、退黄。
• 【主治】湿热黄疸证。证见结膜口色黄染鲜明, 尿短赤,苔黄腻,脉滑数。 • 【临床应用】常用方加减治疗急性传染性黄疸型 肝炎、胆囊炎、胆石症、雏鸭肝炎等病证。
麻黄汤《伤寒论》
• 【组成】麻黄3* 桂枝2 杏仁3 甘草1 水煎,候温灌服
• 【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 【主冶】外感风寒表实证。证见恶寒发热、关节疼痛、 无汗喘咳、舌苔薄白、脉浮缓等。 • 【临床应用】临床上常用本方加减治疗感冒、流感,以 及慢性气管炎咳嗽痰多清稀者。
* 注:各药物右下角的数字,是表示该药在本方中的比例值。
• 凡具有发汗解表作用,用以解除表证的 一类方剂,通常称为解表方。由于病邪 性质和患病动物体质的不同,表证可以 呈现表寒与表热两个类型,所以解表方 也相应分为辛温解表方和辛凉解表方两 类。
• 一、辛温解表方
• 本类方剂主要由麻黄、桂枝、荆芥、防风、 紫苏等发散风寒药组成。 • 具有较强的发汗散寒作用,适用于外感风寒 表证. • 常用方剂有麻黄汤、桂枝汤、荆防败毒散等。
清热方
• 用寒凉性药物为主要组成,具有清热、泻火、凉 血、解毒等作用,以治疗里热证的一类方剂,称 为清热方,属于清法的应用。 • 由于里热证尚有气分、血分之异,实热、虚热之 分,脏腑偏胜之别,以及热毒、暑热等不同,故 本节方剂又有清气分热、清营凉血、清热解毒、 清脏腑热、清热祛湿、清热祛暑和清虚热等数类。
桑菊饮《温病条辨》
• 【组成】桑叶9 菊花9 薄荷5 连翘6 杏仁6 桔梗5 芦 根6 甘草3 水煎温服。
• 【功效】疏风散热,宣肺止咳。
• 【主治】温病初起,风热犯肺。证见发热不甚,咳 嗽、口微渴、苔薄白、脉浮数等。 • 【临床应用】多用于感冒、外感啌嗽等症。若见气 粗而喘,气分热盛者,加石膏、知母或黄芩以清肺 胃之热;津伤饮水甚者,再加天花粉则效更佳;白 蒺藜、决明子、夏枯草可以治疗流行性结膜炎。
一、清热泻火方
清热泻火方,又叫清气分热方, 主要由石膏,知母、山栀、竹叶等清 热泻火药所组成,适用于热入气分病 证(四大),如白虎汤、清胃散等。
白虎汤《伤寒论》
【组成】石膏17 (打碎先煎) 知母4 甘草 3 粳米7 水煎至米熟汤成,去渣温服。
【功效】清热生津。
【主治】阳明经证及气分热盛。证见高热大 汗、口干舌燥、烦渴贪饮,脉洪大有力。 【临床应用】常以本方加减治疗各种高热不 退病证,如乙型脑炎、中暑、肺炎等。
【临床应用】加减治疗急性眼部炎性疾病、急性肝 炎、胆囊炎,急性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急性湿疹及 阴部糜烂等。再加菊花可治疗急性结膜炎。
白头翁汤《伤寒论》
• 【组成】白头翁2 黄柏1 黄连1 秦皮1 水煎服。
•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 【主治】湿热痢疾、热泻等证。证见里急后重、 泻痢频繁,或大便脓血,腹痛隐隐等。 • 【临床应用】各种动物的多种肠炎痢疾,尤其是 菌痢秽浊病证。如仔猪白痢、犬猫肠炎血痢等。
【临床应用】常用本方加减治疗败血症、脓毒血 症、急性肠炎、菌痢、肺炎、钩端螺体病、急性 盆腔炎、烧伤、疖痈等火毒盛者。 本方去黄柏、栀子,加大黄名曰泻心汤,功效 似本方,尤其适用于口舌生疮、胃肠积热。本方 治疮疡肿毒,既可内服,也可外用调敷。
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
【组成】金银花3 野菊花2 蒲公英3 紫花地丁3 紫背 天葵1 水煎取汁,候温加黄酒适量灌服。 【功效】清热解毒,消散疮痈。 【主治】各种疮痈肿毒。 【临床应用】用于疮痈肿毒初起、红肿热痛期。若热 重,可加连翘、黄芩等;肿甚,加防风、蝉蜕;血 热毒盛,加赤芍、丹皮、生地治之。 本方亦可外用调敷患部,鲜品尤佳。
牛角地黄汤《千金方》
• 【组成】水牛角6 生地黄10 芍药4 皮丹3 水煎 候温灌服。 •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 【主治】热入血分。证见高热动血,发斑、 出血、神昏或发狂、舌绛,脉细数。 • 【临床应用】常用本方加减治疗败血症和热 盛的出血病证。应用时,见衄血则加山栀、 茅根;见便血,加槐花、地榆;见尿血加小 蓟、炒蒲黄;见神昏,加胆南星加以治之。
加入二宝、野菊花
• 本方辛温解表作用较强,对于风热表证及湿而有热者,不宜应用。
二 辛凉解表方
本类方剂主要由桑叶、菊花、薄荷、牛蒡 子、葛根等发散风热药组成。 具有清解透泄的作用,适用于外感风热表 证. 常用方剂有银翘散、桑菊饮等。
银翘散《温病条辨》
• 【组成】银花8 连翘8 桔梗5 薄荷3 竹叶6 生甘草2 荆芥穗 5 牛蒡子5 芦根8 淡豆豉5 共为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 • 【功效】辛凉解表,清热解毒。 • 【主治】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证见发热无汗或微汗,微恶风 寒,口渴咽痛,咳嗽,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 【临床应用】治疗各种动物的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如流感、 急性咽喉炎、支气管炎、肺炎及某些感染性疾病初期而见有表 热证者。热甚,加栀子、黄芩、石膏;津伤渴甚,加天花粉; 咽喉肿痛,加马勃、射干、板蓝根;疮痈初起,兼风热表证, 加紫花地丁、蒲公英等治之。
香薷散《元亨疗马集》
【组成】 香薷8 黄芩6 黄连4 甘草3 柴 胡6 当归6 连翘6 天花粉6 栀子6 木通5 共为末,开水冲,候温加蜂蜜,童便 调服。 【功效】清心解暑,滋阴生津。 【• 【组成】黄芪12 青皮5 茯苓6 黄柏4 党参9 甘 草6 苍术5 升麻6 泽泻5 生地9 生姜6 共为末, 开水冲服。 • 【功效】益气生津,除湿清热。 • 【主治】正气本虚,暑湿伤脾。 • 【临床应用】多用于瘦弱家畜,夏月暑湿伤 脾。如慢草可加神曲、麦芽;腹满可加厚朴、 陈皮;热盛可加黄连、大青叶治之。
清胃散《兰室秘藏》
【组成】黄连5 石膏12 (打碎先煎) 生地黄9 当归6 丹皮9 升麻4 水煎候温灌服。 【功效】清胃泻火,凉血养阴。 【主治】胃火过盛,唇腮肿痛,牙龈溃烂。 【临床应用】常用本方加减治疗胃火不食、口腔酸臭、 唇颊牙龈肿痛溃烂诸症。若热盛便燥,加入适量大黄、 芒硝,起釜底抽薪,导热下行之效。 本方只适用于胃经热盛,牙龈肿痛若系肾中虚热或 阴虚胃热所致则不宜。
六、清虚热方
本类方剂主要由青蒿、鳖甲、地骨 皮、生地黄、知母、黄柏等组成。适用 于热病后期,邪伏阳分,或喂养失调, 久病耗虚而成的各种虚热证。方如青蒿 鳖甲汤、秦艽鳖甲散。
青蒿鳖甲汤《温病条辨》
【组成】青蒿2 鳖甲5 生地4 知母2 丹皮3 水煎服。 【功效】养阴透热。 【主治】热病后期,邪热未尽,阴液已伤, 热伏阴分。 【临床应用】本方是清虚热的代表方,凡 热伏阴分,夜热早凉,或肝肾阴虚,低热 不退等虚热证,皆可选用。
• 本方发汗作用较强,表虚有汗不宜应用,风热表证忌用。
桂枝汤《伤寒论》
• 【组成】桂枝3 白芍3 甘草2 生姜3 大枣2 水 煎,候温灌服。 • 【功效】发汗解肌、调和营卫。 •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证见恶风发热, 汗出、鼻流清涕、舌苔薄白,脉浮缓等。
【临床应用】临床上常用本方加减治疗体弱家畜及幼嫩 动物的风寒感冒。若见时有喘咳的病证,可加厚朴、杏仁以 平喘止咳,名为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若本方去甘草,加黄芪, 为黄芪桂枝五物汤,治气血不足,肌肉痹痛等证;若本方加 葛根,为桂枝加葛根汤,治恶风自汗、项背强痛;若本方加 倍芍药用量,再加饴糖,为小建中汤,治家畜虚性腹痛。 本方重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只适用于外感风寒表虚 证。若表实无汗不宜应用,表热证也当忌用。
郁金散《元亨疗马集》
【组成】郁金3、诃子2、黄芩2、大黄4、黄连1、栀 子2、白芍2、黄柏2 共为末,冲服。
【功效】清热解毒,涩肠止泻。 【主治】肠黄,即热毒泄泻。证见:泄泻腹痛,赤 秽兼腥,或带脓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