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市大兴区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

北京市大兴区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

北京市大兴区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加横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 两个阔别多年的老友意外地在一条小巷里狭路相逢;两人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多高兴了。

B . 你们学校打排球的水平实在高,我们甘拜下风。

C . 中国乒乓球队在世界赛场屡创佳绩,实属妙手偶得。

D . 我们就是要虚张声势,把全班同学的学习热情鼓动起来。

2. (2分) (2017九下·三台月考)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我看见这个乞讨的孩子,厌恶之情油然而生,转身走了。

B . 外面锣鼓喧天,屋内的他却充耳不闻专心画画。

C . 报恩寺是一座精美绝伦的艺术宝库,寺内除佛像外,三百多米的壁画也是精彩动人。

D . 即使奥斯卡颁奖出现了大乌龙,但奥斯卡的影响力还是强大的,很多观众决定二刷《月光下男孩》。

二、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3. (1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在第五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推选活动中,“秦微课”得到众多知名专家的dǐng________力推荐,从1600多项中请案例中脱yǐng________而出,最终获得全国特别奖。

“泰微课”针对各学科重点核心内容和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点、疑点、易错点,精心制作讲解微视频,并提供配套的根测试题及反kuì________、在线咨xún________服务。

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4. (5分) (2016八上·濉溪月考)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①________,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②树树皆秋色,________。

(王绩《野望》)③斯是陋室,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④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⑤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⑥________,孤帆天际看。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⑦《爱莲说》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________。

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⑧《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表达 (共1题;共1分)5. (1分)仿照例句的句式,在下面的横线上再仿写两个句式相同的句子例句:一根羽毛,一根羽毛,或许太平常了,但组合起来,却是孔雀艳丽的彩屏。

①②五、课内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6. (11分) (2017九下·凉州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小题。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乙)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曹刿轮战》(1)下面句中划线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 亲戚畔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B . 又何间焉池非不深也C .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小大之狱D . 天时不如地利衣食所安(2)解释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固国不以山溪之险________ 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________③寡助之至,亲戚畔之________ ④小惠未徧,民弗从也________(3)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②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4)两文对取得战争胜利前提条件的认识,共同点是什么?分别怎样做才能拥有这样的前提条件?六、课外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2分)7. (12分) (2017九下·大冶月考)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乙】夫战,勇气也,再而衰,三而竭。

国藩于此数语,常常体念。

大约用兵无他巧妙,常存有余不尽之气而已。

孙仲谋之攻合肥,受创于张辽;诸葛武侯之攻陈仓,受创于郝昭皆初气过锐渐就衰竭之故。

惟荀罃①之拔逼阳② ,气已竭而复振;陆抗之拔西陵,预料城之不能遽③下,而蓄养锐气,先备外援,以待内之自毙。

此善于用气者也。

(节选自曾国藩《挺经》)【注释】①荀罃(yīng):春秋时晋国大将。

②逼阳:姓,古夷族一支。

③遽:迅速。

(1)“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原因是()A . 齐国是大国,兵力雄厚。

B . 按照“穷寇勿追”的军事原则。

C . 等待追击的有利时机。

D . 鲁国军队的勇气已经衰竭。

(2)第一段通过写曹刿的言行,表现他()A . 忠于国君的思想。

B . 深谋远虑并协助国君指挥作战。

C . 冲锋陷阵的勇敢精神。

D . 临阵从容、胸有成竹,善于掌握战机。

(3)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 孙仲谋之攻合肥 / 故克之B . 预料城之不能遽下 / 此何遽不为福乎C . 渐就衰竭之故/ 故克之D . 此善于用气者也 / 京中有善口技者(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②大约用兵无他巧妙,常存有余不尽之气而已。

(5)结合【甲】【乙】两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用兵者应该怎样利用士气取胜?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8. (15分)(2019·上杭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老家缝纫店李汀①小店在一棵小叶榕树旁,绿油油的树叶遮挡了店名,只从窗户玻璃反射出“老家缝纫店”五个字。

每天上下班,我都要经过这家小店,布料的那种青草和泥土味迎过来,感觉像置身在青草盈盈的田野,吸入的每一口气都那么干净纯粹。

②那天一时兴起,我在下班路上拐进小店。

一位精神矍铄的老妇人静静坐在一台老式缝纫机前,埋着头,花白的头发梳得整整齐齐。

她戴着一副黑框老花镜,笑容安静地绽放。

她手上的鞋垫已经绣出一朵花的雏形,是桃花绽放的样子。

她头也不抬,低声地招呼我一句:“随便看哈。

”那声音温暖地传入我的耳朵,像极了母亲的一句问候。

③小店只有几平方米,却很整洁,一排木架子上一字摆好小布鞋,还有叠好的布围裙。

这时,屋子里一幅“中国梦,我的梦”的十字绣吸引了我,我静静欣赏着。

老人依然头也不抬,低声地说了一句:“每个人都有一个梦呢。

”我连连称是,随手又拿过一双绣好的鞋垫看,一朵朵花绽放在鞋垫上。

④我拿过一双千层底的布鞋,沉甸甸的,手摸上去,那种厚实感一下笼罩过来。

我见过母亲做千层底布鞋,一张张白色的土布用面糊粘起来,再剪成各式鞋样,然后用细麻绳一针一线地钉。

钉好一双千层布鞋底,需要密密麻麻钉上两千多针,母亲要费上十多个夜晚才能做好。

母亲右手中指上戴着一枚铜顶针,针头吃进布底后,再用铜顶针去顶针尾,针头露出来,再用牙齿把针头扯起来。

两千多个针眼,就是这样反复两千多次。

母亲扯线有时用力过猛,线头“嘣”一声断了。

断了,接上,母亲有的是耐心。

生活需要耐心,没有耐心,什么也干不成。

母亲常这样告诉我。

⑤我端详着这一双双千层底布鞋,心里盘算着,做一双鞋需要十几个夜晚,这些布鞋,需要多少个夜晚?我眼前的这个老人,她把日子过得这么安静,这么平和。

做好一双千层底布鞋,摆一双在木架子上,她为自己的劳动由衷地欢喜。

我恭敬地把手上的一双千层底布鞋放回木架子上,深深地回望了一眼。

⑥小店在一条热闹的大街上,人声嘈杂,老人却视而不见。

她要么专心绣着鞋垫,要么精心纳着千层鞋底,要么专注地转动着缝纫机,给顾客缝补一个拉链,为顾客改一条裤子。

走进这家小店,我或者买一双千层底布鞋,或者买一双鞋垫。

每次我走进小店,和老人有一句没一句地说几句话,心里也会像被春风拂过一样,平展而安静。

即便什么也不说,能够在小店门口呼吸一下那些布料的气息,心里也会安逸很多。

⑦一天,小店贴出一张告示,告知小店搬去了东城。

我赶紧骑车去找。

一条街上,清一色的小店,传出“哒哒哒”响的缝纫店,散发着木香的小木工店,满屋子小背篼、小箩筐、小斗笠、小蒸笼的篾具店,还有摆着小铁锤、小锄头、小镰刀的铁具店。

我走进“老家缝纫店”,老人一眼认出我,不停地给我说,这街上人气旺,整条街都是小商小店。

老人滔滔不绝地讲着,这个城市好呢,专门给我们腾出一条街来,让我们小店都经营得很体面。

⑧我推着自行车走到一棵小叶榕树下,看着那些缝纫店、木工店、篾具店、铁具店,我很激动,为这个城市拥有这些小店激动,为这些小店的老人们激动。

这个城市有这么多小店,为我们的日子积聚着点点滴滴生活的便利与温暖。

⑨回到家里,我有了新的愿望,哪天退休了,我也要去东城开家小店,做老布鞋垫,做千层底布鞋,天天享受那种布料带来的幸福味道。

(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文章第①段写“青草、泥土味、田野”,意在表现小店的自然清新、干净纯粹。

B . 文章第②段对老妇人进行肖像、语言、神态、动作等描写,使人物形象更鲜明。

C . 文章第⑦段写城市专门腾出一条街,表现出城市想通过小店获得更大经济效益。

D . 文章结尾写到我退休的愿望,“幸福味道”正是对和善认真的社会风气的赞扬。

(2)第④段回忆母亲做千层底布鞋的情景,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第③段中的语句。

老人依然头也不抬,低声地说了一句:“每个人都有一个梦呢”我连连称是,随手又拿过一双绣好的鞋垫看,一朵朵花绽放在鞋垫上。

①赏析画线的句子。

②赏析划线的词语。

(4)小店老妇人是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

(5)文章标题“老家缝纫店”中的“老家”二字有什么内涵?请简要分析。

9. (20分) (2019八下·诸暨期中) 文学作品阅读喝得很慢的土豆汤肖复兴①那天下午,我和妻子路过北大,因为还没有吃午饭,忽然想起儿子曾经特意带我们去过的一家生意很红火的朝鲜小饭馆,便去了这家小饭馆。

②因为不是饭点儿,小馆里空荡荡的,一个胖乎乎的小姑娘笑着问我们吃点什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