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化学化学思想方法的应用

九年级化学化学思想方法的应用

题型一化学思想方法的应用
对比法(10年4考)
1.(2013陕西)下列相关知识的对比分析正确的是()
A. 石墨和金刚石均属于碳的单质,所以二者性质完全相同
B. 水的三态变化和空气的热胀冷缩虽然分子间的间隔都发生了改变,但分子本身没有改变,所以二者均
属于物理变化
C.乙醇和甲苯燃烧产物均为CO2和H2O,所以二者元素组成一定相同
D.铝和铁均属于比较活泼的金属,所以二者都易锈蚀
2.对比实验是化学学习中行之有效的思维方法,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3.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不同物质或反应的区别与联系,进而掌握其规律。

下列对比分析
后做出的解释正确的是()
A. 碳和一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在还原金属氧化物中生成物及反应类型均相同
B. 氦元素和氖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C. 过氧化氢与水都可以分解生成氧气,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中含有O2
D. 冰和干冰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
4.(2018安徽)对比实验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对比实验设计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推理法(10年3考)
1.(2018江西改编)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碳使饱和石灰水变浑浊是化学变化,则升温使饱和石灰水变浑浊也是化学变化
B. 一氧化碳能从氧化铁中还原出铁,所以冶炼金属一定要用一氧化碳
C.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所以隔绝氧气和水一定可以防止铁生锈
D. 化学反应通常伴有能量变化,所以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提供
2.(2018邵阳)推理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 酸溶液一定显酸性,则显酸性的溶液一定是酸
C. 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则氧化反应一定有氧气参加
D. 由—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则单质一定只含一种元素
3.(2018青岛改编)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所以点燃氢气前一定要验纯
B. 常温下,碱溶液的pH大于7,碳酸钠溶液的pH也大于7,则碳酸钠属于碱
C. 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则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 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通入二氧化碳后的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则二氧化碳属于酸
4.(2018聊城)“归纳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A. Na+、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则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都是离子
B.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C. 通常情况下,pH<7的溶液呈酸性,则pH<7的雨水是酸雨
D. 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则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5.推理是重要的化学思想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则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两种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B. 化学变化会产生新物质,则将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化学变化
C. CO2和SO2都能与碱溶液反应,所以非金属氧化物一定能与碱溶液反应
D. 有机物含碳元素,则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归纳法(2014.13B,2009.19)
1.(2018乐山)归纳和总结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下列归纳与总结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
A. 羊毛、棉花、塑料、橡胶都是有机合成材料
B. H 2、CO 、C 都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
C. CO 2和水都常用来灭火,是利用CO 2和水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干冰、生石灰、小苏打都属于氧化物 2.(2018连云港)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 空气中物质的含量:――→CO 2;N 2;O 2
由少到多 B. 溶液的pH :
――→H 2SO 4;NaCl ;NaOH
由小到大
C. 氮元素的化合价:
――→
N 2;NH 3;HNO 3
由低到高
D. 硫元素的质量分数:
――→
Na 2S ;Na 2SO 3;Na 2SO 4
由小到大
3.(2018泰安)某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
4.(2018安徽)归纳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
分类法(2012.18)
1.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 氦气、纯碱、糖水 B. 稀有气体、石灰石、双氧水 C. 铁、天然气、干冰 D. 铜、石油、熟石灰
2.(2018贵港改编)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中正确的是( ) A. 混合物:煤、海水、冰水混合物
B. 有机物:甲烷、乙醇、葡萄糖
C. 复合肥料:尿素、硝酸钾、氯化铵
D. 合成材料:合金、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3.(2018兰州)分类是我们学习化学的一种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下列关于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宏观与微观的联系(2018.11D,2015.11)
1.(2018陕西)“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

对下列事实或做法的解释正确的是()
A. 铁质水龙头表面镀铬可防锈——改变了金属的内部结构
B. 众人拾柴火焰高——可燃物越多,着火点越低,越易燃烧
C. 用明矾净水——明矾可降低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
D. 氧气能被液化贮存于钢瓶——分子间有间隔且间隔能改变
2.建立宏观与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 1 L大豆与1 L黄沙混合总体积小于2 L,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隙
B. 将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能恢复原状,是因为分子个数增多
C. 氦原子和镁原子最外层都有2个电子,因此化学性质相似
D. 五月初五,粽叶飘香,你能闻到香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综合方法(2014.13)
1.(2014陕西)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
A. 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则铝制品比铁制品更容易锈蚀
B. 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
C. 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由此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D. 同温下分解氯酸钾,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更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
2.(2018远东一中六模)归纳总结和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归纳和推理正确的是()
A.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碘酒均一稳定,则碘酒属于溶液
B. NaOH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则Cu(OH)2也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
C. 二氧化碳气体能用浓H2SO4干燥,则氨气也能用浓H2SO4干燥
D. 锌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大,则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后溶液质量也增大
3.(2018眉山)下列涉及化学学科观点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转化观:碳酸钙与碳酸氢钙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B. 微粒观:氯化钠是由Na+和Cl-构成的
C. 组成观:酸和碱组成上都含有氢元素
D. 守恒观:50 mL酒精与50 mL水混合后得到100 mL酒精溶液
参考答案
题型一化学思想方法的应用
题型分类训练类型1
1.B
2.D
3.D
4.A
类型2
1.C
2.D
3.A
4.D
5.B
类型3
1.B
2.B
3.B
4.A
类型4
1.A
2.B
3.C
类型5
1.D
2.D
类型6
1.D
2.A
3.D。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