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思想方法的应用

化学思想方法的应用

化学思想方法的应用
1.下列相关知识的对比分析正确的是( )
A. 石墨和金刚石均属于碳的单质,所以二者性质完全相同
B. 水的三态变化和空气的热胀冷缩虽然分子间的间隔都发生了改变,但分子本身没有改变,所以二者均属于物理变化
C. 乙醇和甲苯燃烧产物均为CO2和H2O,所以二者元素组成一定相同
D. 铝和铁均属于比较活泼的金属,所以二者都易锈蚀
2.下列问题的研究中,未利用对比实验思想方法的是( )
3.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错误的是( )
A. CO2可用于人工降雨,CO可用于光合作用
B. 通常情况下,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
C. CO2无毒,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D.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4.示例:硫在空气、氧气中燃烧,化学反应相同,但反应现象不同。

说明反应物的浓度不同,反应现象不同。

请参照示例回答下列问题:
(1)碳在氧气不足、氧气充足的条件下燃烧,反应物相同,但产物不同。

说明_________不同,产物不同。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在常温下生成碳酸,在叶绿体、光照的条件下发生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和氧气。

反应物相同,但产物不同。

说明________________不同,产物不同。

(3)细铁丝(或铁粉)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铁钉(或铁制燃烧匙)在氧气中不能燃烧,反应物相同,但反应的速率不同。

说明反应物的__________________不同,反应的速率不同。

5.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不合理的推理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以下正确的是( )
A. 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CO2,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
B. 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C. 碱溶液的pH都大于7,pH大于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D. 分子可以构成物质,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
6.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碱溶液的pH>7,所以pH>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B. 分子或原子都是不带电的微粒,所以不带电的微粒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C. 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所以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D.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着能量变化,所以在缓慢氧化过程中一定有能量变化
7.类推是化学中常用的学习方法,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
A. 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 盐中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NH4NO3中没有金属离子不属于盐类
C. 厨房洗涤剂对油污有乳化作用,汽油去油污利用的也是乳化作用
D. 点燃H2和O2的混合气体可能会爆炸,则点燃CH4和O2的混合气体也可能爆炸
8.现有如下转化关系:①Zn→ZnSO4,②ZnO→ZnSO4,③Zn(OH)2→ZnSO4。

对这三种转化关系比较归纳正确的是( )
A. 三种转化都只能通过与稀硫酸反应来实现
B. 实验室制取硫酸锌的方法只有这三种
C. 上述四种物质中锌元素的化合价均为+2价
D. 金属单质、金属氧化物、碱可以转化为盐
9.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总结的规律正确的是( )
A. 含氧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B. 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
C. 带电的粒子都是离子
D. 酸、碱、盐中都含有金属元素
9.下列整理的与化学有关的知识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10.在科学研究中,分类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对于同一种物质,由于分类的依据不同,分类的结果也有所不同。

以“水”为例,下列各组物质中,水均与其他三种物质所属类别不同。

(1)依据物质通常存在的状态:在H 2O 、CO 2、MgO 、CaO 中,水属于________。

(2)依据所含物质种类数目:在水、空气、土壤、海水中,水属于________。

(3)依据物质所含元素种类:在H 2O 、H 2SO 4、Na 2CO 3、NaOH 中,水属于________。

(4)依据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种类:在H 2O 、Cu 、NaCl 中,水属于由________构成的物质。

11.
12.分类、类比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

(1)化学实验可按其主要目的分为:探究物质的性质、混合物的分离提纯、探究物质的含量等。

据此应将下列实验中的B 与______(填“A ”或“C ”或“D ”)归为一类,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反应C +CO 2=====高温 2CO 中,具有氧化性的反应物是______。

请写出一个两种化合物发生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其中一种化合物体现氧化性,另一种化合物体现还原性)_______________。

类型五 综合方法(2014.13,2009.19)
13.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 )
A. 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则铝制品比铁制品更容易锈蚀
B. 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
C. Na +、Mg 2+、Cl -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由此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D. 同温下分解氯酸钾,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更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
14.分析和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因果关系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洗洁精能够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洁精能够溶解油污
B. 饱和澄清石灰水受热后变浑浊,是因为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 碳酸钠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是因为碳酸钠属于碱类物质
D. 氯化铵与草木灰不能混合施用,是因为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产生氨气,降低肥效
15. 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 )
A. 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一定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B. CO 和H 2都有还原性,所以都可用于冶炼金属
C. 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只用到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D. 浓盐酸敞口久置后变稀且质量减轻,所以浓硫酸敞口久置也变稀且质量减轻
16.用科学方法认识物质
获取知识、形成认识需要借助一定的科学方法。

“观察”“抽象”“演绎”“归纳”“比较”“推理”等是常用的科学方法。

下列描述分别运用了以上哪种科学方法?
(1)打开盛放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有白雾出现”,运用的是__________法。

“白雾是浓盐酸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里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的盐酸小液滴”,运用的是__________法。

(2)“Na 2CO 3、K 2CO 3、CaCO 3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碳酸盐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运用的是__________法。

“BaCO 3属于碳酸盐,因此BaCO 3也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运用的是__________法。

17.“结构――→决定性质――→决定用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方法。

下列说法:
①钠原子和钠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②金刚石和石墨中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它们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
③水和过氧化氢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④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所以可用于制氮肥;
⑤烧碱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所以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⑥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所以可去除油污。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⑥ B.①②④⑥ C. ②③④⑤ D. ①③④⑤⑥
18.控制变量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
A. 用两个相同型号的塑料瓶各收集一瓶氧气和二氧化碳,再分别注入等量的水,旋紧瓶盖,振荡。

通过观察塑料瓶扁瘪的程度,比较氧气和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性的强弱
B. 用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双氧水和不同质量的二氧化锰混合,测定收集相同体积氧气所需要的时间,探究催化剂用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 取等体积不同地区的两种天然水,分别加入不同体积的同种肥皂水,振荡。

观察产生泡沫的
多少,比较两种天然水中Ca 2+、Mg 2+含量的高低
D. 在相同规格的烧杯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热水和冷水,分别往其中加一滴红墨水,比较红墨水在水中的扩散速率,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
19.物质的宏观性质与微观组成(或结构)相互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

下列对物质性质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是因为它们的原子结构都相对稳定
B. 氧化汞、水都能分解得到氧气,是因为它们的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
C. 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微粒种类不同
D. 氢氧化钾溶液、石灰水都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是因为它们都含有OH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