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当代史》习题集一、单项选择题1.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是:A.战争与和平B.建设与发展C.和平与发展2.当前,已经成为时代主流的是:A.南北经济发展B.局部战争问题C.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3.《国际和平宣言》在联大通过的时间是:A.1985年B.1989年C.1999年4.八十年代中后期,邓小平同志多次提出避免新的世界大战是可能的,其基本依据是:A.世界经济发展很快B.世界军费开支不断增加 C.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战争力量的增长5.阻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源是:A.发展中国家太多B.世界市场的建立C.歧视性的国际分工6.世界经济是在社会发展到:A.奴隶社会出现的B.封建社会出现的C.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7.地理大发现及海外殖民地的开拓,西欧各国贸易范围的扩大,形成了区域性的国际商品市场。
那时,国际分工:A.已经出现了B.处在萌芽状态C.已经成熟了8.确立了世界范围的国际分工是在:A.15世纪末16世纪初B.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时期C.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世界确立的时期9.世界货币体系常常为:A.一个或几个强国所控制B.世界所有国家所控制C.世界大多数国家所控制10.冷战时期世界的最大特点是:A.经济高速增长B.经济发展减缓C.两霸争夺世界11.世界政治的形成是以:A.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B.世界文化的发展为前提的C.世界经济的形成为前提的12.世界政治基本形成的时间大约是在:A.18世纪末19世纪初B.17世纪末18世纪初C.19世纪末20世纪初13.资本主义阵营形成的标志是:A.华约的建立B.北约的建立C.欧共体的建立14.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起因于:A.华约和北约的建立B.苏联等社会主义阵营的建立C.美国发动的"冷战"攻势15.以"大国关系调整年"而载入国际关系史册的年份是:A.1989年B.1997年C.1999年16.世界军事是:A.世界经济的特殊表现形式B.世界政治的特殊表现形式C.世界文化的特殊表现形式17.世界军事态势形成美苏两极对抗格局的时间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B.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C.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18.地区和平与稳定的主要威胁是:A.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B.各国贸易的不平衡C.各国经济科技发展的不平衡19.全球军事危机得以解除是因为:A.美国霸权主义的衰落B.世界经济的一体化C.两极军事格局的终结20.冷战结束后,成为当前处理国际事务并得到大多数国家认同的主导力量是:A.美国B.欧洲C.联合国21.美国独立时间是:A.1776年B.1786年C. 1840年22.美国霸权地位开始衰落的标志是:A.侵朝战争的失败B.侵越战争的失败C.印支战争的失败23.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共和制的资本主义国家是:A.英国B.美国C.法国24.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确立霸主地位是在:A.肯尼迪执政时期B.杜鲁门执政时期C.艾森豪威尔执政时期25.美国超越遏制战略是:A. 1981年1月卡特政府提出的B.1985年里根政府提出的C.1989年由布什政府提出的26.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200年资本主义发展中,一直处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心地位的是:A.美国B.日本C.西欧27.世界上层次最高的经济一体化组织是:A.北美自由贸易区B.亚太经合组织C.欧洲联盟28.二战后德国重新统一的时间是:A.1989年10月3日B.1990年10月3日C.1991年10月3日29.欧洲国家的经济一体化进程开始于:A.50年代B.60年代C.70年代30.欧洲共同体正式易名为欧洲联盟是在:A.1991年12月9日B.1992年2月7日C.1993年11月1日31.90年代以来,日本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加速走向:A.经济大国B.政治大国C.军事大国32.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是在:A.1949年-1956年B.1956年-1973年C.1993年-2000年33.日本首相中曾根1982年11月27日就任首相后,明确提出的口号是:A.战后政治总决算B.战后经济总动员C.战后军事大调整34.日本政治大国战略的确立,是以:A.军事大国为基础的B.实现和平为基础的C.经济大国为基础的35.日本为了实现政治大国的梦想,1990年提出了:A. 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要求B.增加对外贸易的要求C.增加对外政治交往的要求36.苏联正式成立于:A.1917年10月B.1922年12月C.1940年12月37.苏联解体的首要原因是:A. 政治形势恶化B.经济形势恶化和失控C.民族矛盾尖锐38.《俄联邦国家安全构想》认为,影响国家安全最关键的因素在于:A.社会B.生态C.经济39.自90年代以来,俄罗斯与美国的关系经历的过程是:A."紧密-疏远-抗衡"B."疏远-紧密-发展"C."发展-抗衡-伙伴"40.俄罗斯在和欧盟主要国家发展关系中倡导的是:A.一致抗美 B. 逐渐取消北约 C.共建大欧洲41.1955年4月,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的340名代表召开的亚非会议是在:A.中国的北京B.印度尼西亚的万隆C.朝鲜的平壤42.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总理在亚非万隆会议发言中提出的著名原则是:A."求同存异"原则B."团结协作"原则C.共同反霸原则43.东盟在对外关系上提出了:A.共同对付霸权主义的主张B.建立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主张C.建立东南亚无核区的设想和主张44.印度独立后在对外关系中奉行的是:A.亲西方的政策B.亲苏联的政策C.不结盟的政策45.中亚五国现已基本确立了以总统制为主要内容的国家政权体制,普遍形成了:A."强议会、弱总统"的权力结构 B."三权分立"的权力结构C"强总统、弱议会"的权力结构46.中国主张的指导国际关系的准则是:A.独立自主原则B.自力更生原则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47.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根本出发点是:A.主权国家要互助互利B.坚持公平贸易C.一切主权国家完全平等48.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方式中最好的方式是:A."大家庭"方式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方式C."集团政治"方式49.50年代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国家是:A.中国、越南、朝鲜B.印度、缅甸、印度尼西亚C.中国、印度、缅甸50.当前国际形势及周边环境总体上是:A.继续趋向紧张B.继续趋向缓和C.继续趋向不战不和二、多项选择题51.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要障碍是:A. 霸权主义B. 强权政治C. 南北贫富差距太大D. 第三世界发展太慢52.对于冷战结束以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国际形势的发展,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A. 在较长的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B. 世界大战的危险时刻存在C. 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D. 还要时刻准备打仗53.当前军事形势的重要特征是:A. 较大幅度裁减军队员额B. 世界军费开支呈逐年下降趋势C. 世界范围内的军控有所加强D. 世界军队员额有较大幅度增加54.国际旧秩序,其本质是:A.经济发展缓慢B.政治集团化C.霸权主义D.强权政治55.为建立国际新秩序而斗争,就要:A.坚定不移,旗帜鲜明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B.加强南南合作,增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实力地位C.积极推动南北对话,努力改善南北关系D.使发展中国家更多地购买发达国家的商品56.广大发展中国家是从:A.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崩溃中成长起来的B.反对新老殖民主义的民族解放斗争中成长起来的C.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中成长起来的D.垄断资本主义中成长起来的57.当前,美国是全世界:A.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B.人口最多的国家C.最大的投资国D.最大的外资吸收国58.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是:A.世界经济发展和力量对比此消彼长的必然产物B.世界政治高度发展和力量对比此消彼长的必然产物C.发展中国家高速发展的产物D.发达国家相互争夺的产物59.冷战时期多极化趋势启动的具体体现是:A.两大阵营的确立B.资本主义阵营的分化C.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D.第三世界的崛起60.冷战结束后的发展趋势是:A.多极化趋势在发展B.经济科技浪潮在发展C.多极化趋势与经济科技浪潮相互促进D.经济科技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居于主导地位61.20世纪初期的世界政治从力量对比关系上讲,分为:A.帝国主义国家B.殖民地半殖地国家C. 发展中民族主义国家D.社会主义国家62.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开始形成大约在:A.英国开始的产业革命B.19世纪70年代后发生的第二次科技革命C.生产完成了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工业的过渡D.20世纪初各国经济关系的发展63.二战后形成的两大阵营是:A.北美自由贸易联盟B.欧洲共同市场C.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阵营D.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阵营64.揭开美苏太空争夺历史的事件是:A.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B.1958年1月31日美国发射人造地球卫星C.1961年苏联载人飞船发射成功D.1981年美国航天飞机试飞成功65.持续40多年的冷战格局的最终瓦解的标志是:A.美国霸权主义的衰落B.日本和西欧的崛起C.东欧的剧变D.苏联的解体66.军事变革得以发生和实现,必须具备:A.科学技术的发展B.军事理论的革新C 有新的组织体制D庞大的军事组织67.新军事变革对军队建设影响表现在军队建设的方针上:A.减少数量B.提高质量C.扩大规模D.走精兵之路68.两极格局终结后,在世界军事斗争中:A.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进一步减少B.世界军事形势总体向缓和的方向发展C.世界许多地区仍然存在着局部紧张的因素D.世界大战的危险依然存在69.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通常的形式是:A.给予经济援助B.进行教育宣传C.委派军事观察团D.派遣维持和平部队70.冷战后,大国之间正在形成的相互之间的战略伙伴关系主要表现在:A.美俄、美欧之间B.美日、中美之间C.中俄、中日之间D.中国和第三世界之间71.美国的国家权力分为:A.立法权B.行政权C.军事权D.司法权72.克林顿政府对外经济政策方面的最大特点是:A.加快引进外资B.建立自由贸易区C.经济安全是对外政策之首D.对外贸易"坚持公平贸易规则"73.战后初期美国总统杜鲁门的全球战略的主要手段是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A.军事遏制B.政治对抗C.经济封锁D.贸易开放74.克林顿政府外交政策的三大支柱是:A.经济安B.军事实力C.全球民主化D.对外经济援助75.克林顿政府对外政策的总目标是:A.促进国内经济发展B.维护和加强美国在世界的领导地位C.建立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D.遏制全球和地区性的竞争对手76.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在雅尔塔举行会议并确定雅尔体制的国家是:A.美国B.英国C.苏联D.法国77.1955年5月14日组建华约组织的国家包括:A.苏联、东德B.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C.匈牙利、罗马尼亚D.波兰、捷克斯洛伐克78.《欧洲联盟条约》的内容主要包括:A.修改共同体条约,建立经济与货币联盟B.将成员国之间在外交事务上的政治合作机制上升为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C.建立军事上的一体化组织D.建立成员国之间在司法和内政事务方面的合作机制79.1990年6月欧共体都柏林首脑会议确定的欧共体要实现的几位一体的目标包括:A.实现统一大市场B.实现统一的军事组织C.实现经济货币联盟D.实现政治联盟80.西欧国家为了实行军事一体化,加强西欧独立的防务力量,力图改革,在北约内建立起:A.完全依赖美国、以北约为后盾的防务体系B.以美国为主要军事支柱的防务体系C."欧洲支柱"、"北美支柱"两个平等的防务支柱D.逐步实现北约的欧洲化81.战后初期到1955年,是日本经济的恢复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