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科学管理理论的观点

科学管理理论的观点

科学管理理论的观点
1、科学管理的目的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2、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管理的方法代替传统管理的方法。

3、科学管理的核心是劳资双方在心理上和精神上来一次彻底的思想革命。

扩展资料:
泰勒认为管理实践先于管理理论,是管理理论产生的源泉。

作为一个实干家,他重视实践,希望从实际出发来改革企业管理,创建管理理论。

他的科学管理思想就是20多年的工厂管理实践经验的结晶。

他在米德维尔钢铁厂和伯利恒钢铁公司的工作,是他一生从事管理实践的重要时期,他的管理思想很大部分是对这一时期实践经验的总结。

这是根据工人的具体操作过程,进一步对分工进行细化而形成的。

在泰勒看来,一位“全面”的工长应该具备九种品质:智能、专门的或者技术的知识、手脚灵巧和有力气、机智老练、有干劲、刚毅不屈、忠诚老实、判断力和一般常识、身体健康。

要找到一个具备上述三种品质的人并不太困难,但要找到一个能具备上述七或八种品质的人,几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为了使工长能有效地履行自己的职责,还必须把管理的工作再加以细化,
使一个工长只承担一种管理职能。

泰勒设计出8个职能工长,来代替原来的一个职能工长。

这8个工长,4个(工作命令工长、工时成本工长、工作程序工长、纪律工长)在计划部门,4个(工作分派工长、速度工长、修理工长、检验工长)在车间。

例外原则
指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把一般的日常事物授权给下级管理人员去处理,自己只保留对例外事项也就是重要事项的决策权和控制权,比如有关重大的企业战略问题和重要人事的任免等。

例外原则是泰勒做出的重要贡献之一,它至今仍是管理中极为重要的原则。

心理革命
泰勒强调雇主和工人这两方面都必须来一次“精神”革命,并且认为这样做能够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极大提高。

因为它能使日趋对立的双方变得互相协作,共同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做出贡献。

老板关心的是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工人关心是提高工资,改善生活。

只有劳动率得到极大的提高,他们各自的需要才能得到满足。

所以,双方必须变互相指责、怀疑、对抗为互相信任和合作。

泰勒把科学引入管理实践,用科学研究和方法代替纯粹的个人经验,把传统管理中的感性上升为理性。

管理学就是要发现组织活动中协调规律,利用这些规律,合理地安排业务活动和利用经济资源,最终实现组织
的目标。

规范性
泰勒认为最佳的管理是一门实在的科学,基础建立在明确规定的纪律、条例和原则上。

他的管理实际上是一种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

用培训来教给工人完成任务的技能,用科学研究来制定标准和规章制度并据此规定和下达任务,用奖惩等激励机制来保证任务的完成。

协调性
泰勒认为科学管理的常规特征是协调而不是不和。

在科学管理的众多要素中,最重要的是劳资双方的密切合作。

用和平代替斗争,用全心全意兄弟般的合作代替争吵和冲突,用向同一方向的努力代替背道而驰,用相互信任代替相互猜疑,双方成为朋友而不是对头。

一种管理制度无论怎样好,都不应该硬性采用,雇主与工人之间必须保持良好的个人关系,同工人来往时,对他的各种成见都要考虑。

效率性
提高生产效率是泰勒科学管理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

科学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培训和发掘企业中每个工人的才干,使每个工人尽他天赋之所能,干出最高档的工作———以最快的速度达到最高的效率。

泰勒认为,生产效率的巨大增长是文明国家与不文明国家的区别,是人类社会巨大进步的标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