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普通地质学

普通地质学


二、环境地质学的研究内容
1)主要由自然地质作用引起的原生地质环境 (地震、火山等)
环 境 地 质 学 概 述
研 究 内 容 (
18.1
)
2)主要由人类活动造成的次生地质环境 (地下水、大气污染 )
其包括以下分支: 1.城市地质学 2.灾害地质学 3.资源地质学 4.废物处置地质学 5.医学地质学(地方病) 6.旅游地质学 7.军事地质学 8.环境法规
作业及思考题:
1.人类与地球是如何相互影响的? 2.何谓环境地质学?有哪些主要内容?
主要参考书目
1、夏邦栋,1995,普通地质学,地质出版社。 2、吴泰然、何国琦,2003,普通地质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3、成都地质学院编,1978,动力地质学原理,地质出版社
主 要 参 考 书 目
4、徐邦梁,1994,普通地质学,地质出版社 5、宋春青、张振春,1996,地质学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6、徐成彦、赵不亿主编,1988.普通地质学,地质出版社。 7、戈定夷等编,1989,矿物学简明教程,地质出版社。 8、成都地质学院编,1979.岩石学简明教程,地质出版社。 9、徐开礼、朱自澄,1984,构造地质学,地质出版社 10、刘本培主编,1986,地史学教程.地质出版社。 11赵懿英.方一亭主编.1990.现代地质学讲座.南京大学出版社 12、闵茂中等,1994,环境地质学,南京大学出版社。 注:本课件编制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图片,其中有一部分来自 一些教材和因特网,谨在此向版权所有人表示歉意和感谢!
18.2
三、废弃物的堆积(排放)作用 人类生产和生活产生的大量废弃物。有固体的、液体的、 气体的,无论何种废弃物,都可能严重地污染水圈、破坏大 气,危害人类健康: 1.地下水污染; 2. 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带来 的环境问题 酸雨问题 温 室 效 应 问 题 臭 氧 层 破 坏 问 题
影 视 : 大 气 污 染
人 类 的 地 质 作 用
堆 积 作 用 ( )
18.2
控 制 人 口 珍 惜 资 源 保 护 环 境
控 制 人 口 ( )
18.3
第三节 控制人口 珍惜资源 保护环境
一、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目前世界人口总数已 经超过60亿,地球已接 近“人满为患”了。
自然资源是有限的、绝大部分是不能再生的。由于世界 控 制 人口快速增长,矿产资源被急剧消耗,因而矿产资源枯竭已 人 是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 口 我们决不能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贫瘠的地球 珍 三、减少破坏 保护环境 惜 资 一方面在人类活动中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源 另一方面提高技术手段,对各种自然灾害给予及时、准确地预 保 护 报并加以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和破坏。 环 境
普通地质学
第十八章 环境地质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谢文伟 制作
环境、人口和资源并列为当今世界最突出和急需解决 的三大难题。因此,60年代末环境地质学应运而生,成为 发展最迅速的新学科。
环 境 地 质 学 概 述
基 本 概 念 ( )
18.1
第一节 环境地质学概述
一、基本概念 环境——是指人类赖以生存的 周围事物—大气、水、土地、 岩石、矿产、森林、山脉、动 物和植物等的总称。 地质环境——是指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科学技术研究可 及的岩石圈之总称,它又称为自然环境。 环境地质学——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相互作 用、相互影响的学科。
的过程中,人类破坏了地壳的结 构和构造,改变了岩石的空间分 布状态、地应力状态以及地下水 系,造成了以下恶果: 1.地面沉降;2.咸水入侵;
人 类 的 地 质 作 用
侵 蚀 改 造 作 用 ( )
二、对地表的侵蚀(改造)作用 人类为了各种需要而改变地表的形态,形成各种人为景 观,如围海造田、水库、河流改道以及修建了大量的工程建 筑、铁路和公路。造成了地壳应力状态、地表形态及地下水 系的改变,破坏了生态平衡,使环境恶化: 1.诱发地震;2.块体运动;3.土地沙漠化;4.土壤盐碱 化;5.水土流失。
第二节人类的地质作用
人 类 的 地 人类的地质作用及造成的破坏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质 一、对地壳的侵蚀(破坏)作用 作 在采掘固体矿产,开采石油、 用 天然气和地下水,建设地下工程
侵 蚀 破 坏 作 用 ( )
18.2
人类活动已超过某些自 然地质营力,成为一种特殊 的、巨大的地质营力,有人 称为第三地质作用。
资 源 、 环 境
18.3
( )类 永恒的主题。
本章学习要求
本 章 学 习 要 求 与 习 题
掌握环境地质学的概念及研究内容;了解人类活动 对地球环境的破坏、改造和污染,明确保护环境、保护 地球的意义与责任。
学习重点:
重点是环境地质学的研究内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