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1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1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动脑筋,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

培养学生乐于观察、思考的兴趣和习惯。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3、学习生字新词,理解“大吃一惊”“悲惨” “愈合” “孤单”等词语的意思。

4、能用自己的话说题目的意思,并能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课文最后的一个自然段。

教学难点: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动脑筋,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大雁图片电化教具: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一、语言导入
在我们汉语言中, 有一类深受人们喜爱的词语,叫成语。

今天,我们学习一个富有启发的成语故事,“惊弓之鸟”。

二、读通课文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1哪些读音比较难要提醒大家注意?(学生自主分析、领读难读字音。


2、老师也有提醒大家注意的词语。

(课件出示生字新词,学生认读。


三、理清脉络
1聪明的同学读了课文,稍加注意就会发现课文在叙述故事上的特点:
先果后因,对话多。

2、我们采用什么方法学呀?(读一读,演一演,论一论,找一找,)
四、读一读(分角色朗读)
1抓重点词句,体会人物心理,把握语气。

2、小组讨论后,练习分角色朗读。

3、指名分角色朗读,先说说准备怎么读,其它同学建议,读完后再评价。

五、演一演(大雁怎么飞来,怎样掉下来)
1同桌互演。

2、指名学生上台演。

(手拿大雁图片)边演边说,边画出大雁飞行的路线。

学生在演的过程中关注“慢慢地”、“直往上飞” “直掉下来”这些词语,体会大雁心理非常害怕,为理解最后一段做铺垫。

六、论一论
1默读最后一段。

思考:那一句讲更羸看到的,那几句讲更羸分析的,边想边划下来。

2、联系上文,同桌讨论更羸分析得有道理吗?全班再交流。

七、找一找
1这个成语故事讲了一只什么样的鸟?(被弓箭下怕了的鸟)
2、现在多用“惊弓之鸟”来比喻人,比喻什么样的人?在生活实际当中找一找。

最后引导
学生概括出寓意(比喻受过惊吓遭到一点动静就特别害怕的人。

)。

八、总结、布置作业
同学们,成语故事不但内容有趣,而且蕴含深刻的道理,能让人受到启示。

在说话写文章时, 恰当运用成语,可使语言简洁、生动,有更强的说服力。

大家课后可以多收集一些成语故事跟同学们一起分享学习。

九、板书设计
10惊弓之鸟
大雁直上飞直掉下
飞得慢受过箭伤
听到弦声掉下来
叫声悲惨孤单失群
观察分析判断(正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