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采区车场设计
a
b
α
b
a
b
α b
(a)
2、道岔类别(国标)
1)类别: 单开道岔 — DK 对称道岔 — DC 渡线道岔 — DX
对称道岔
a α b
a b
(b)
渡线道岔
a
b
α
s1
s1
b
a
a
b
αba源自Lx2)系列:615、618、624、918、924 每个系列中按辙每个系列中按辙叉号码和曲线半径 不同,又有不同型号:
3、道岔选择
1)与基本轨距一致。如DK615 — 4 —12,只用于 600mm轨距。 2)与基本轨一致,可高一级,不能低一级。如基本 轨型是18 k g /m 道岔可选18kg /m或者24kg /m。 3)与行车速度相适应 DK:M为2、3号的只能走矿车,不能走机车。 DC:M为2、3号的只能走矿车,不能走机车。 R 9m, 185530的只能走矿车,不能走机车
b
b段等长。
a
b
α b
(a)
DC道岔:
615、618、624、各a 有2个(M):2、3。 918、924各有1个(M):3α b值为岔线实长b1的水平投影。
b
a b
(b)
DX道岔:
615、618、624各有2个(M):4、5。 918、924各有2个(M):4、5。 道岔的 小,R 大,行车速度
使用地点 运输大巷
上下山
运输设备
10t,14t电机车 7t,8t电机车 1t,1.5t矿车
轨型(kg / m)
24 18 15
平巷
1t,矿车 1.5t矿车
11~15 15
轨型选用
1)根据列车重量、行车速度、行车频繁情况选择轨 型。 2)斜井用箕斗提升,选用重轨。 3)15万t /a的小矿,斜井及大巷选用18或24型钢轨。 采区宜选用8.5型钢轨。
DK615 — 4 — 12
DC624 — 3 — 9 DX918— 5 — 2016 (1)符号含义: DK、DC、DX
单开、对称、渡线。 (2)第一段数:6、9 — 分别表600mm、900mm 轨距。 15、18、24 — 分别表示轨型。
第二段数字(4、3、5)为辙叉号码(M) (3)辙叉号(M): M 与辙叉角()的关系是:
第一节 轨道线路布置的基本概念
一、矿井轨道 矿井轨道:巷道底板铺设的道床、轨枕、钢轨和联 结件等。 (一)轨型 1、钢轨的型号,以kg / m表示 2、类别: 重轨 24kg /m的钢轨; 轻轨 24kg /m的钢轨;
矿井常用轨型有:24、18、15、11等。 小矿或运输量小的巷道可选用8.5型。 3、轨型选用:
(二)道岔 道岔— 使车辆由一线路转运到另一线路的装置
1、道岔结构及参数
(1)道岔结构
1
1 — 尖轨;
6
a
2 — 辙叉; 3
3 — 转辙器;
4 — 曲轨;
5 — 护轮轨; 6 — 基本轨。
特点:道岔是一个刚性整体装置
(2)道岔参数:
a、b — 外 形 尺 寸 , — 辙叉角。
在线路图中,道岔以 单线表示。 道岔主线与岔线用粗 实线绘出
(5)道岔的方向性
DK、DX道岔有方向性 — 左向、右向。 道岔手册中所列型号均为右向道岔。 如:DK615 — 4 — 12未注明左、右,均为右向道 岔。 右向道岔 — 岔线在行进方向(由a b)的右侧。 左向道岔:必须在尾数末注上(左)字。 如:DK615 — 4 — 12(左) 岔线在行进方向(由a b) 的左侧。
Sg
轨距及选用
2)选用: (1)采用标准轨距:600mm;900mm。 (2)根据生产能力大小,按表18 — 3选用。 如:1t、3t矿车 — 600mm轨距(辅运)
3t、5t矿车 — 900mm轨距(主运)。
2、线路中心距
1)线路中心距:双轨线路的中心线间距S (1)直线段: S B ,mm。 式中:B — 机车宽度,mm; — 两车内侧的距离,mm, 200mm。 装车点: 700mm, 摘挂钩点: 1000mm。
M 1 ctg
2
2
道岔角 Ctg 2
280438 4.000393
185530 1415 112516
5.999881 8.000185 10.000062
M2
3
4
5
93138 12.000077
6
DK道岔
D(KM道)岔:有2、5个3、系4列、:a5、6165。、6b18、624系列各有5个
α
918、924系列各有4个(M):3、4、5、6。
a
b
s1
α
b
a
Lx
(4)道岔半径 DK 和DC名称尾数表示道岔曲轨的曲线半径,单位为: m。 如:6、9、12、15、20、25、30m。 DX — 名称尾数有四位数。
DX918 — 5 — 2016 DX918 — 5 — 2019 四位数 — 前两位数:表示曲线半径,单位:m;后 两位数:表示轨中心距,单位为:dm。 如:16示1600mm ;19示1900mm。
4)与行驶车辆速度相适应 R小, 大,行车v ,只走矿车的道岔, 其行车v 1.5m / 秒,车场调车用。 5)注意左向、右向。 6)道岔选择:表18-2 4、简易道岔 1)结构尖轨,辙叉角,无统一标准。 2)用途:人力推车,行车速度 15m / 秒。
二、轨道线路
(一)轨距与线路中心距 1、轨距及选用 1)轨距:单轨线路上两根轨道轨头内缘的距离。
2、车场分类
按地点分:
采区上、中、下部车场
按服务对象分: 主提升甩(平)车场;
辅助提升甩(平)车场。
按线路布置分: 单道起坡甩(平)车场;
双道起坡甩(平)车场。
•3、采区车场施工设计 •线路设计 线路总体布置,绘草图; 计算各线段和联接点尺寸; 计算线路总尺寸; 作线路布置的平、剖面图。 •硐室设计 按线路设计,定巷道或硐室断面大小; 确定硐室位置
第十四章 采区车场
•第一节 轨道线路布置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采区上部车场形式选择及线路布置 •第三节 采区中部车场形式选择及线路布置 •第四节 采区下部车场形式选择及线路布置 •第五节 采区硐室 •第六节 其它辅助运输方式的车场及轨道线路连接特点
第十四章 采区车场
•1、基本概念: •采区车场:采区上(下)山与区段平巷或阶段大巷 连接处的一组巷道及硐室。 •作用:在采区内运输方式改变或过渡的地方完成转 载工作。 •采区车场巷道:甩车道、存车线、联络巷道及各种 硐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