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二、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三、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四、任务中心模式的内容及特点五、危机介入模式的内容及特点六、人本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七、家庭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一、什么是个案工作方法?1.定义:运用专业知识、方法与技巧,通过专业的工作程序,帮助有困难的个人或家庭发掘和运用自身及周围的资源,解决问题、提升能力、适应社会的工作方法。
三大要素:服务对象是个人或家庭;个别化方式;目标与心理咨询的区别:人是社会环境中的人,要注重人的社会方面的发展,帮助的目标是服务对象与周围环境或他人的和谐。
2.本质协调适应、恢复和增强社会功能所谓的社会功能,是指社会角色及其所应发挥的作用。
所要做的事情就是:社会功能恢复;(处理困境能力、社会环境适应性、人与环境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社会功能增强;(发掘运用自身资源、运用环境资源能力、预防能力提高)二、主要模式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2)理论假设人的成长:受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三因素也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个人成长和发展。
问题假设:三种条件——早期没获得满足、现在压力使早期的表现出来、能力不足人际沟通的假设:形成健康人格的条件人的价值:每个都有价值,都有潜能(3)治疗技巧看图要做选择两大直接治疗,即非反映性(支持、直接影响、探索描述与宣泄)反映性技巧(现实情况反映、心理动力反映、人格发展反映),这六大技巧必须知道怎样做。
(4)模式特点A、回到具体的人际交往场境中了解对象B、综合的诊断(心理动态诊断、缘由诊断、分类诊断)C、多层面介入五个层次(也就是近期、中期、远期目标)减轻服务对象的不安减轻服务对象系统功能的失调增强服务对象的适应能力开发服务对象的潜在能力改善服务对象的人际交往关系练习小何每当儿子哭闹就会动手打儿子,在妻子的劝说下来见社会工作者。
社会工作者了解到小何幼年时,其父亲有酗酒习惯,并在酒后常常打骂小何的母亲。
社会工作者经过评估得出的结论是:小何之所以打儿子是因为早年受父亲的压力,目前对儿子的问题又没有很好的教育办法,倒至他的行为容易出现偏差。
社会工作者是用()理论作为评估和分析小何行为的理论框架。
A.心理社会治疗B.存在主义C.社会学习D.家庭治疗上述案例中,工作者帮助了解小何的成长经历对自己现在行为的影响、周围人对自己的影响。
这是运用了什么技巧?A支持B直接影响C探索描述与宣泄D人格发展反映同理,如接纳、同感以处理情绪是支持技巧;告诉服务对象不良行为的后果、工作者自己对问题的不同看法是直接影响;帮助服务对象认识自己的处境的真实情况是现实反映;帮助服务对象了解和分析自己的内心是心理动力反映。
2.危机介入模式(1)提出者1946年林德曼和卡普蓝合作提出“危机调适”20世纪50年代,美国成立预防自杀德危机介入中心。
1974年,美国正式将危机介入模式列入社会服务重要项目。
(2)危机的定义:一个人的正常生活受到意外危险事件的破坏而产生的身心混乱的状态。
成长危机和情景危机危机的发展阶段危机发生危机应对解决危机恢复期(3)危机介入的基本原则(要能在实例中知道如何做,重点P129)及时处理:目的是减少伤害,前提是危机有解决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限定目标:将精力集中在有限的目标上。
输入希望:让案主重新找回行动的动力。
提供支持:利用案主的周围资源为其提供适度支持。
恢复自尊:恢复案主的自信和自尊。
培养自助能力:培养案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4)危机介入模式的特点迅速了解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快速作出危险性判断有效稳定服务对象的情绪积极协助服务对象解决当前问题3.认知行为治疗模式1)三种理论来源(要能识别实验)(2)认知行为治疗模式基本假设认知对人的情绪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人的行为会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情绪认知因素意识(consciousness):意识状态的最上层,作出理性认知和判断的基础;自动念头(automatic thoughts):快速流动的意识状态,处于意识的下层;图式(schemas):意识状态的最深层次,由人们的核心信念组成。
认知、行为、情绪三者相互影响,治疗要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干预。
例:小张在人前说话的问题3)治疗方法和技巧以问题为导向的短期治疗模式关注当下的体验和感受;家庭背景、创伤经历和儿童早期的发展状况等。
5-20次面谈;45-50分钟/次;1次/周技术:个案概念化合作式治疗关系苏格拉底式的提问结构化和心理教育认知重塑4.人本治疗了解自我概念及人本治疗的应用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历史沿革1951年,正式提出以当事人为中心的治疗模式。
1957年,得出促使服务对象改变的一些充分必要条件,把辅导介入的重点转向辅导过程中的伙伴关系的建立以及双方情感和体验的交流。
1974年,正式命名以人为中心的治疗模式,又称人本治疗模式。
(1)理论假设对人性的看法:人的本质是好的,能挥潜能追求不断发展、自我实现自我概念:对自己的看法,包括对自己的知觉和评价、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对环境的知觉与评价心理适应不良和适应失调:为了维护自我形象,使用曲解与否定的方式保持自我概念与经验一致。
心理适应失调:如果服务对象的自我概念与真实经验之间的冲突加剧,无法维持表面一致,会造成他的极大困扰和不安,严重的导致-。
(2)治疗策略创造一种有利的辅导环境让服务对象接近自已的真实的需要,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潜能的人。
为了实现这一策略,需要三个必要条件:真诚、同感与无条件的关怀。
由此产生六种做法:表里如一、不评价、同感、无条件的接纳、无条件的爱、保持独立性。
人本治疗模式的特点注重社会工作者自身的品格和态度强调个案辅导关系个案辅导关系的充分必要条件:真诚、同感和无条件积极关怀表里如一不评价同感无条件的接纳无条件的爱保持独立性关注个案辅导过程5.理性情绪治疗模式1)艾利斯提出(2)理论基础:人本主义(3)ABC理论:其中非理性信念是指把特定场境中的经验绝对化、普遍化、抽象化之后的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想法和观点。
(4)治疗过程:明确辅导需求(问题)、检查非理性信念、与非理性信念辩论、学会理性生活、巩固成果(5)治疗技巧:检查非理性信念的技巧:反映感受、角色扮演、冒险辩论的技巧:辩论、理性功课以改变非理性信念的语言模式、放弃评价、自我表露、示范、替代选择、去灾难化、想象6.任务中心模式(1)艾泼斯坦与雷德(2)理论假设:对服务对象的假设:服务对象有权利与义务去处理自己的问题、有潜能去解决问题任务是为解决自己的问题需要去处理的工作,解决问题是目标、任务是手段。
工作者的工作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去实现服务对象自己选择的明确的任务。
(3)技巧:有效的沟通:有系统的沟通、有反应的沟通清晰地界定问题:知道、承认问题,愿意、有能力去处理的问题明确界定服务对象:合理确定的任务:是问题,在服务对象能力范围内、愿意去解决的问题7.家庭治疗模式(1)理论假设家庭系统:是一个组织化的系统。
辅导不是去找问题背后的原因,而是直接中断家庭成员不良的循环互动。
家庭结构:由次系统、边界、角色及权力结构构成。
病态家庭结构:纠缠与疏离、联合对抗、三角缠和倒三角家庭生命周期:形成期、发展期、扩展完成期、收缩期、解组期(2)治疗过程进入家庭:进入实际环境认知和了解家庭结构及交往方式家庭功能评估:形态和结构、系统弹性、家庭系统回馈、家庭的生命周期、家庭成员问题与家庭结构及互动模式之间的关系恢复家庭功能:改变成员看法、改善家庭结构、改变家庭观念第二节阶段及重点一、7个阶段(程序性)1.环节接案收集资料及评估制订计划签订协议开展服务结案评估追踪第三节技巧与方法一、会谈技巧三类支持性(专注、倾听、同理、鼓励)引领性(澄清、聚焦、摘要)影响性(提供信息、自我披露、建议、忠告、对质)下面属于支持性技巧的有:A专注B倾听C同理D鼓励E澄清下列属于引领性技巧的有:A澄清B对焦C摘要D提供信息E自我披露二、建立关系技巧感同身受建立有利于服务对象积极表达的关系制造气氛积极主动三、收集资料的技巧会谈调查表观察文献资料四、方案策划五、评估评估类型;效果评估与工作策略、方法与技巧的评估。
效果评估的方法:基线图法任务完成测量法目标实现测量法介入影响测量法第五节个案管理1.含义是一种服务提供方式,由社会工作者针对服务对象的需求,提供安排、协调、监督、评估和倡导在内的多种项目的服务以满足对象需求的工作方法。
特点:当服务对象有多重问题需要解决全貌的方法(包裹式服务与专业合作)双重功能2.工作过程获得:转介的或者外展评估:是否需要一个整合性的服务,从生、心、知、社、经、家庭、社会支持体系等角度进行计划与执行:包裹式的,包括了服务计划与各专业的治疗计划监督和评估:是否符合需求、是否满意、目标是否实现结案:合同终止第五章小组工作方法一、什么叫小组工作?小组:有共同需求或相似问题的两个以上成员组织在一起而开展的互动性活动的团体。
小组工作:四要素:是专业方法;既定目标带领下的一个过程;组员间相互影响共同解决问题;经验分享与影响是手段、社会功能改善和个人与群体的健康成长是目标。
P92概念指导、活动过程、互动与经验分享,功能改变、转变与成长二、小组工作的类型1.教育小组:学习新知识、新方法以改变不正确2.成长小组:各类学生及边缘群体,焦点在于个人成长和正向改变。
典型是体验小组,如拓展训练营3.支持小组:组员之间提供信息、建议、鼓励和情况支持,以解决共同性问题,如单亲家庭自强小组。
最重要的是组员间的关系、交流和相互支持。
工作者角色以推动者与协调者为主。
4.治疗小组:心理或行为出现问题的人群。
如矫正对象行为治疗小组、戒毒人员小组等。
三、小组工作的特点与功能特点:成员有共同或相似问题、组员是民主参与的、强调组员间的团结互助合作关系。
功能(为什么能起作用呢):小组是大家共同的,组员是平等的,于是组员会感到有归属感、有被人肯定感、有被支持感,也有一个彼此学习与帮助的机会,从而达到增能的社会支持网络建构。
第二节模式1.社会目标模式适用:适用于社区发展的项目社会目标模式强调通过一系列的原则和方法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感、社会良知和社会参与、社会行动意识。
理论基础是:社会学和系统论实施原则:通过组员互动激发社会意识与责任感的培育;至力于组员扩大社会资本、整合社会资源、参与和改变社会环境的能力;重视领袖的培养;小组目标与社区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
2.治疗模式(1)特点:对象:是行为失范的人群或特定问题人群。
关注:心理和行为问题理论基础:行为修正理论、学习理论、社会化理论。
3.互动模式(略)互动模式关注小组中组员与小组和社会环境间的关系,希望通过个人、小组和社会系统间的开放和互相影响达到增强个人社会功能的目的。
4、发展模式的特点及实施原则宗旨:解决和预防服务对象社会功能的衰减问题,恢复和发展服务对象的社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