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北冰洋由于冰层的覆盖,一直无法正常通航。
不过由于温室效应,那些万年不化的冰也好象有化的际向了。
德国人这次航行的意义虽不能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相比,但也意义非凡。
在全球化已经深入到每一个角度的今天,还能有找到这样的历史机会,的确难得。
这还要“感谢”美国人,如果不是他们对资源的过渡消耗,估计我们这辈子还看不到这一天。
不过美国人虽然一直不肯加入《京都议定书》,继续在为地球温度的升高做着最大的贡献,但它却并不是北冰洋解冻的最大受益者。
反而是美国的死对头俄国很有可能借此重塑自己的地缘格局。
我们了解一下北冰洋周边都有哪些国家,基本上分为四部分。
两边分别是加拿大和俄罗斯;东西两头则是北欧的挪威和美国的阿拉斯加。
中间偏西还有个世界第一大岛——格陵兰岛。
早在大航海时代,地理学家们就从图在为北冰洋画出了两条航道。
分别是沿加拿大的“西北航道”,和沿俄国的“东北航道”。
具体的走向在文章里已经说的很清楚的,我所要做的就是在图上把它们标出来。
当然大家可能会问,为什么不能从中间穿过去?从理论上说应该有一天也可以的,不过这要请大家再多弄些温室气体,让极点上的冰化得再快些。
不过真到了那一天,地球上一半的重要城市可能都得学荷兰人筑大坝了。
北冰洋航线如果开通,商业上的价值不言喻。
最起码欧洲、北美、东北亚之间的交流不用再往南绕那两条繁忙的运河了。
但就战略上来看,我们更需要关注的是它对地缘格局的影响。
事实上我们很容易看出,最大的受益者应该是加拿大和俄罗斯,因为他们两家基本把持了90%的海岸线。
不过加拿大由于环境问题,整体并不适合人类居住和发展,因此他那3000万人使得它实际上只能是个二流末的国家(有消息说有可能被踢出G8,我们并不应该为此而感到奇怪)。
俄国就不同了,尽管沿北冰洋的主要是同加拿大一样地广人稀的西伯利亚,但它的欧洲部分足以保证俄国的大国地位。
因此北冰洋新航线的开通对俄国来说,意义最为重大。
当然美国的那块“飞地”阿拉斯加也会从中受益,不过在北冰洋博弈中,它更多的是起到扼制俄国的作用。
俄国人应当为他们当年的短视感到后悔,否则他将是北冰洋地区唯一的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