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煤矿开采学课件第三篇井田开拓及矿井开采设计第二十一章 矿井开采设计第十六章 井田开拓的基本概念
煤矿开采学课件第三篇井田开拓及矿井开采设计第二十一章 矿井开采设计第十六章 井田开拓的基本概念
下页
19
.
一、矿井储量
矿井储量指井田内可采煤层的全部储量 (一)煤炭储量的分级分类 1、按可行性评价阶段划分
(1)概略研究储量 (2)预可行性研究储量 (3)可行性研究储量
课题目录
上页
下页
20
.
2、按经济意义划分(2003年)
(1)经济的储量 (2)边际经济的储量 (3)次边际经济的储量 (4)内蕴经济的储量 (5)经济意义未定的基础储量
课题目录
上页
下页
21
.
3、按地质可靠程度分 (1)探明的储量 (2)控制的储量 (3)推断的储量 (4)预测的储量
课题目录
上页
下页
22
.
固定矿产资源/储量分类表
地质可靠程度
经济意义查明矿产资源源自潜在矿产资源经济的
边际经济的 次边际经济的 内蕴经济的
探明的
可采储量(111) 基础储量(111b) 预可采储量(121) 基础储量(121b) 基础储量(2M11) 基础储量(2M21) 资源量(2S11) 资源量(2S21)
资源量(331)
控制的
推断的
预可采储量(122) 基础储量(122b)
基础储量(2M22)
资源量(2S22) 资源量(332)
资源量(333) 资源量(334?)
课题目录
上页
下页
23
.
4、旧煤炭储量分级、分类(2003年以前)
课题目录
上页
下页
24
.
(二)对煤炭资源采出率的规定
煤层分类 地点
薄煤层
第十六章
井田开拓的基本概念
➢ 第一节 煤田划分为井田 ➢ 第二节 矿井储量、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 第三节 开拓方式的概念及分类 ➢ 第四节 中国煤矿井田开拓概况及发展
总目录
上页
1 下页
.
知识点
1、煤田划分为井田的原则和方法 2、井田的划分方法 3、知道井田划分为各开采区域的基本尺寸 4、矿井的开拓方式 、生产能力
生产能力应考虑的因素。 4、矿井服务年限的概念、服务年限确定应考虑那些
因素,它和生产能力的关系。
能力点
能计算矿井储量,并确定矿井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
课题目录
上页
下页
18
.
相关知识
➢ 一、矿井储量 ➢ 二、矿井生产能力确定 ➢ 三、矿井服务年限确定 ➢ 四、矿井生产能力、服务年限和储量的关系
课题目录
上页
课题目录
上页
下页
10
.
要处理好相邻矿井的关系
1、处理好深部和浅部矿井的关系,避免出现压茬关系,应 考虑给浅部矿井的发展留有余地。
2、处理好左右相邻矿井的关系,边界要整齐,降低开采技 术难度;其技术经济条件应相当。
课题目录
上页
下页
11
.
要为矿井的发展留有余地
应考虑煤层赋存条件、技术发展趋势和当地经 济发展状况等因素,适当将井田划得大些或者为矿 井留有一个后备区。
中厚煤层
厚煤层
水力采煤
采区回采率
85%
80%
75%
70%
工作面回采率
97%
95%
93%
课题目录
上页
下页
25
.
(三)储量损失
1.设计损失:根据煤层赋存条件、所采用的采煤方法 以及保证开采安全的需要,在设计中规定永远遗留 在地下的一部分储量。
(1)全矿总损失 (2)采区损失 (3)采煤工作面损失 2.实际损失:指在开采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损失。
(一)矿井开拓方式的选择 (二)矿井生产能力确定
任务首页
上页
下页
3
.
基本概念
♠ 煤 田:在地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含碳物质沉积形成的 基本连续的大面积含煤地带称为煤田。
♠ 矿 区:开发煤田形成的社会区域,成为矿区。 ♠ 矿区开发:矿区根据储量、赋存条件、煤炭市场需求量和投
资环境等情况,确定矿区规模、划分井田,规划井田开采方 式,规划矿井建顺序,确定矿区附属企业的类别、数目和生 产规模,建设过程等,总称为矿区开发。(图) ♠ 井 田:划归给一个矿井开采的那一部分煤田。(图)
水平和垂直划分
课题目录
上页
下页
15
.
近水平煤层井田边界采用垂直划分法
课题目录
上页
下页
16
.
一矿 三矿
二矿
按煤组划分
课题目录
上页
下页
17
.
第二节 矿井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确定
知识点
1、矿井储量、工业储量、可采储量的计算方法 2、煤炭开采过程中,煤炭有哪些损失?国家对采区
和采煤工作面回采率的规定。 3、矿井生产能力的概念、井型标准系列和确定矿井
1—河流;2—煤层露头;3—城镇;4—铁路;5—大断层;6—小煤窑;一~九—划分的矿井
任务首页
上页
下页
8
.
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划分井田
任务首页
上页
下页
9
.
井田要有合理的走向长度
《煤炭工业设计规范》规定: 小型矿井不小于1.5km; 中型矿井不小于4.0km; 大型矿井不小于7.0km; 特大型矿井不小于10~15km
2、水平划分
以一定标高的煤层底板等高线为界,并沿该煤层底板等高线留置边界煤柱, 这种方法称作水平划分。
3、按煤组划分
按煤层(组)间距的大小来划分矿界,把煤层间距较小的相邻煤层划归 一个矿井开采,把层间距较大的煤层煤层(组)划归另一个矿井开采。
课题目录
上页
下页
14
.
1—垂直划分 2—水平划分 3—以断层为界
能力点
1、能根据具体的煤层地质条件,进行划分井田 2、能够绘制井田开采范围的平面图和剖面图 3、能根据条件确定井田开拓方式和矿井生产能力
课题目录
上页
下页
2
.
相关知识
一、基本概念 煤田→矿区和矿区开发→井田
二、煤田划分为井田 (一)井田划分的原则 (二)井田人为境界的划分方法
三、井田开拓和生产能力确定
课题目录
上页
下页
12
.
矿井要有良好的安全经济效果
要力求使矿井有合理的开拓方式和采煤方法, 便于选定井口位置和地面工业场地,有利于保护环 境,使井巷工程量小、投资省、建井期短、生产作 业环境好、安全可靠。
课题目录
上页
下页
13
.
二、井田境界的划分方法
1、垂直划分
相邻矿井以某一垂直面为界,沿境界线两侧各留井田的边界煤柱称为垂直 划分。
任务首页
上页
下页
4
.
任务首页
上页
下页
5
返 回 .
铜川矿区的井田划分
任务首页
上页
下页
6
.
第一节 煤田划分为井田
一、井田划分的原则 1、要充分利用自然条件 2、要有合理的走向长度 3、要处理好相邻井田的关系 4、要为矿井的发展留有余地 5、要有良好的安全经济效果
任务首页
上页
下页
7
.
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划分井田
课题目录
上页
下页
26
.
不合理损失包括:
1)违反开采顺序造成的损失; 2)不按设计规定开采所造成的损失; 3)采用不合理巷道布置所造成的损失; 4)采用非正规采煤方法所造成的损失; 5)井下水灾所造成的损失; 6)井下火灾所造成的损失; 7)巷道或工作面冒顶所造成的损失 8)在矿区或采区内,按技术经济条件完全可以开采而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