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货币的时间价值?货币时间价值是指货币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增值,也称为资金时间价值。
专家给出的定义:货币的时间价值就是指当前所持有的一定量货币比未来获得的等量货币具有更高的价值。
从经济学的角度而言,现在的一单位货币与未来的一单位货币的购买力之所以不同,是因为要节省现在的一单位货币不消费而改在未来消费,则在未来消费时必须有大于一单位的货币可供消费,作为弥补延迟消费的贴水。
[编辑]时间价值的来源1、节欲论投资者进行投资就必须推迟消费,对投资者推迟消费的耐心应给以报酬,这种报酬的量应与推迟的时间成正比。
时间价值由“耐心”创造。
2、劳动价值论资金运动的全过程:G—W…P…W’—G’G’=G+∆G包含增值额在内的全部价值是形成于生产过程的,其中增值部分是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时间价值的真正来源是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编辑]货币的时间价值的形式1、相对数:没有风险和没有通货膨胀条件下的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2、绝对数:即时间价值额是资金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带来的真实增值额,即一定数额的资金与时间价值率的乘积。
[编辑]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1、单利的计算本金在贷款期限中获得利息,不管时间多长,所生利息均不加入本金重复计算利息。
P——本金,又称期初额或现值;i——利率,通常指每年利息与本金之比;I——利息;S——本金与利息之和,又称本利和或终值;t——时间。
单利利息计算:I=P*i*t例:某企业有一张带息期票,面额为1200元,票面利率为4%,出票日期6月15日,8月14日到期(共60天),则到期时利息为:I=1200×4%×60/360=8元终值计算:S=P+P×i×t现值计算:P=S-I2、复利计算每经过一个计息期,要将所生利息加入本金再计利息,逐期滚算,俗称“利滚利”。
(1)复利终值S=P(1 + t)n其中(1 + t)n被称为复利终值系数或1元的复利终值,用符号(s/p,i,n)表示。
(2)复利现值P=S(1 + t)−n其中(1 + t)−n称为复利现值系数,或称1元的复利现值,用(p/s,i,n)表示。
(3)复利利息I=S-P年利率为8%的1元投资经过不同时间段的终值(4)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复利的计息期不一定总是一年,有可能是季度、月、日。
当利息在一年内要复利几次,给出的年利率叫做名义利率。
例:本金1000元,投资5年,利率8%,每年复利一次,其本利和与复利息:S=1000×(1 + 8%)5=1000×1.469=1469I=1469—1000=469如果每季复利一次,每季度利率=8%/4=2%复利次数=5×4=20S=1000×(1 + 2%)20=1000×1.486=1486I=1486-1000=486当一年内复利几次时,实际得到的利息要比按名义利率计算的利息高。
例中实际利率S=P*(1 + i)n1486=1000×(1 + i)5(1 + i)5=1.486 即(s/p,i,n)=1.486查表得:(S/P,8%,5)=1.469(S/P,9%,5)=1.538[编辑]货币时间价值产生的原因1、货币时间价值是资源稀缺性的体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要消耗社会资源,现有的社会资源构成现存社会财富,利用这些社会资源创造出来的将来物质和文化产品构成了将来的社会财富,由于社会资源具有稀缺性特征,又能够带来更多社会产品,所以现在物品的效用要高于未来物品的效用。
在货币经济条件下,货币是商品的价值体现,现在的货币用于支配现在的商品,将来的货币用于支配将来的商品,所以现在货币的价值自然高于未来货币的价值。
市场利息率是对平均经济增长和社会资源稀缺性的反映,也是衡量货币时间价值的标准。
2、货币时间价值是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中货币的固有特征在目前的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中的货币是由中央银行基础货币和商业银行体系派生存款共同构成,由于信用货币有增加的趋势,所以货币贬值、通货膨胀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现有货币也总是在价值上高于未来货币。
市场利息率是可贷资金状况和通货膨胀水平的反映,反映了货币价值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降低的程度。
3、货币时间价值是人们认知心理的反映由于人在认识上的局限性,人们总是对现存事物的感知能力较强,而对未来事物的认识较模糊,结果人们存在一种普遍的心理就是比较重视现在而忽视未来,现在的货币能够支配现在商品满足人们现实需要,而将来货币只能支配将来商品满足人们将来不确定需要,所以现在单位货币价值要高于未来单位货币的价值,为使人们放弃现在货币及其价值,必须付出一定代价,利息率便是这一代价。
[编辑]货币的时间价值案例分析[编辑]案例一:货币时间价值的应用[1]一、在企业投资决策中货币时间价值的应用由于货币时间价值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在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中,就应充分考虑到货币时间价值。
前面谈到,货币如果闲置不用是不会产生时间价值的,同样,一个企业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肯定会赚得比原始投资额要多的资金,闲置的资金不会增值,而且还可能随着通货膨胀贬值,所以,企业必须好好地利用这笔资金,最好的方法就是找一个好的投资项目将资金投入进去,让它进入生产流通活动中,发生增值。
企业的投资需要占用企业的一部分资金,这部分资金是否应被占用,可以被占用多长时间,均是决策者需要运用科学方法确定的问题。
因为一项投资虽然有利益,但伴随着它的还有风险,如果决策失误,将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灾难。
有的企业由于乱投资,瞎投资,造成公司破产或寿命缩短的现象,这方面的例子很多,下面就货币时间价值对企业投资决策产生影响和企业如何进行投资决策进行分析:企业投资的最主要动机是取得投资收益,投资决策就是要在若干待选方案中,选择投资小、收益大的方案。
如何进行投资决策,一般有两大类决策方法,一类是非贴现法,在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情况下进行决策,另一类是贴现法,考虑到货币时间价值的影响。
回收期法和会计收益率法属于非贴现法。
回收期法是根据重新收回某项投资所需时间来判断投资是否可行的方法。
它将计算出的回收期与预定回收期比较,如果前者大于后者,则方案可行,否则不可行,回收期越短越好。
会计收益率法是将投资项目的会计收益率与该项投资的资本成本加以比较,进而判断投资是否可行的方法,如果会计收益率大于资本成本,方案可行,否则不可行,会计收益率越大越好。
贴现法包括现值法、净现值法、获利指数法、内含报酬率法四种方法。
现值法是将项目投产到报废的各年净现金流量折算成的总现值与投资总额进行比较,若大于,可行,否则不可行,而且差额越大越好。
净现值法是现值法的变化形式,它直接根据净现值的正、负来判断(净现值=总现值-投资总额),净现值为正,方案可行,越大越好,否则不可行。
获利指数法则是根据获利指数大小来进行判断,大于1可行,越大越好,否则不可行。
内含报酬率法将内含报酬率与资本成本比较,前者大于后者,方案可行,否则不可行,内含报酬率越大越好。
企业在进行投资时,可采取上述方法的任何一种方法进行决策。
上述6种方法,得到两种结果,哪种结果更准确呢?回收期法通俗易懂,大致能反映投资回收速度,而且计算简便,但是,它夸大了投资的回收速度,忽略了回收期后的收益,容易造成严重的退缩不前。
因为许多对企业的长期生存至关重要的较大型投资项目,并非在开始几年内就能带来投资收益,其次,决策者以回收期作参数,往往会导致企业优先考虑急功近利的项目,导致放弃长期成功的方案。
最重要的一个缺陷是,它忽视了时间价值,认为不同时点的资金价值相同,将不同时点的资金直接代入进行有关计算,这是不符合金融原理的。
会计收益率法也比较通俗易懂,计算也不复杂,但它没有采用现金流量观,并与回收期法一样,未考虑货币时间价值,把第一年的现金流量与最后一年的现金流量看作具有相同的价值,其决策可能不正确。
而贴现法下的各种方法则考虑了时间价值,将投资项目每年净现金流量按资本成本(折现率)进行折现,使不同时点的资金具有可比性,较真实地反映出不同时期的现金流入对投资盈利的不同作用。
财务管理最基本的观念就是货币时间价值,运用货币时间价值观念要把项目未来的成本和收益都以现值表示,如果收益现值大于成本现值则项目应予接受,反之则应拒绝。
因此,我们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应多采用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的贴现法,以贴现法为主,以非贴现法为辅。
此外,现值法、净现值法与获利指数法的结果有时会有所不同,其原因在于投资额不同,投资收益的绝对数与相对数之间有差异。
在对几个独立方案进行评价时,我们多采用获利指数法,运用它对独立方案的投资效率进行排序,弥补净现值法不能在几个独立方案之间评价优劣的缺点,而在互斥方案的选择中,则应以净现值为准。
通过上面的论述,可以清楚地看到,货币时间价值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概念,不管是涉及到个人投资决策,还是涉及到企业的投资决策,都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一定要考虑到货币时间价值,重视货币时间价值,做出科学的投资决策。
当然,企业的投资决策不能只考虑到货币时间价值,还有项目自身的一些因素以及政府的政策等因素,这些都要有相应的考虑。
二、在企业经营中货币时间价值的应用1.在企业存货管理中的应用一方面,企业会由于销售增加引起存货增加而多占用资金,另一方面,企业也会由于存货周转慢而使存货滞销、积压严重,影响资金的周转,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
假如经营者要处理积压存货,权衡存货削价的得失时,要从货币的时间价值上考虑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在预计滞销积压存货时,不能按单利计算,而要按复利计算;第二,保管费用的货币支出也应按复利计算其终值。
2.在企业销货分期付款中的应用如企业采用分期付款销售方式,这里也有货币时间价值问题。
3.在企业设备投资中的应用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更新决策时,面临着继续使用旧设备与购置新设备的选择。
一般说来,设备更换并不改变企业的生产能力,不增加企业的现金流入。
因此,较好的分析方法是比较继续使用和更新的年成本,以较低的作为好方案,这时,就要考虑货币时间价值。
除了上述几个方面外,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委托代销、应收应付、租赁寄售、股利分红、企业兼并收购、固定资产折旧及对外经济贸易等方面,都应充分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以使资金在周转过程中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
[编辑]案例二:货币时间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2](一)货币时间价值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准则中的应用《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对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做了如下规定:购买固定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通常在3年以上)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租赁性质的,固定资产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
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除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应予以资本化的之外,应当在信用期间内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摊销金额均应当在信用期内计入当期损益(财务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