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高三一轮复习:伴性遗传

最新高三一轮复习:伴性遗传

4 XbXb x XBY 男:100% 女:0 (“隐雌显雄”) (由子代表现型可判断性别,且为伴X遗传)
5 XBXb x XbY 男:50% 女:50%
6 XbXb x XbY
都色盲
四种婚配方式组合成一个家系:
女正常纯合
I
XBXB
男色盲
XbY
II
男正常
女携带
XBY
XBXb
男正常
XBY
女色盲
XbXb
(2)根据需要从上述四种果蝇中选择亲本,通过两代杂交,
使最终获得的后代果蝇中雌性全部表现为截毛,雄性全部表
现为刚毛,应如何进行实验?(用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表示
即可)
P: XbXb
×
XBYB
截毛雌蝇
刚毛雄蝇
XbYB × XbXb
F1:
刚毛雄蝇
截毛雌蝇
XbXb
XbYB
F2:
雌蝇均为截毛
雄蝇均为刚毛
14. (2011安徽31)Ⅰ.(12分)雄家蚕的性染色体为ZZ,雌家蚕
Ⅱ、已知果蝇刚毛和截毛这对相对性状由X和Y染色体上一对
等位基因控制,刚毛基因(B)对截毛基因(b)为显性。现
有基因型分别为XBXB、XBYB、XbXb和XbYb的四种果蝇。“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 超级群大 型公益 活动: 历年高考题PPT版制
作。本课件为公益作 品,版权所有,未经 允许不得擅自修改或 用于任何形式的商业 用途。2012年1月 15日, 汉水丑生标记。
所以白眼这个性状表现伴性遗传。
Ⅱ、已知果蝇刚毛和截毛这对相对性状由X和Y染色体上一 对等位基因控制,刚毛基因(B)对截毛基因(b)为显性。 现有基因型分别为XBXB、XBYB、XbXb和XbYb的四种果蝇。
(1)根据需要从上述四种果蝇中选择亲本,通过两代杂交, 使最终获得的后代果蝇中,雄性全部表现为截毛,雌性全 部表现为刚毛,则第一代杂交亲本中,雄性的基因型是 _X_b_Y_b_,雌性的基因型是_X_B_X_B_;第二代杂交亲本中,雄性 的基因型是_X_B_Y_b_,雌性的基因型是_X_b_X_b_,最终获得的后 代中,截毛雄果蝇的基因型是_X_b_Y_b_,刚毛雌果蝇的基因 型是__X_B_X_b__
2.已知果蝇红眼(A)和白眼(a)由位于X染色体上Ⅰ区段(与Y
染色体非同源区段)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而果蝇刚毛(B)和
截毛(b)由X和Y染色体上Ⅱ区段(同源区段)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
制,且突变型都是隐性性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A.若纯种野生型雄果蝇与突变型雌果蝇 杂交,则F1中不会出现截毛
B.若纯种野生型雄果蝇与突变型雌果蝇 杂交,则F1中不会出现白眼
性,父子有正非伴性(伴X); ③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女都病为伴
性,母女有正非伴性(伴X)。
1.下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该遗传病不. 可能是
(B )
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D.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A )
A.aabb×AB B.AaBb×Ab C.Aabb×aB D.AABB×ab
知识拓展 染色体的倍数决定性别 在膜翅目昆虫中的蚂蚁、蜜蜂、黄蜂和小蜂等动物中,其性别与染色
体的倍数有关,雄性为单倍体,雌性为二倍体。如蜜蜂的雄蜂是由未受精 的卵发育而成的,因而具有单倍体的染色体数(N=16)。蜂王和工蜂是由受 精卵发育成的,具有二倍体的染色体数(2N=32)。
如果性反转公鸡与正常母鸡交配,并产生后代(WW的胚
胎不能存活) ,后代中母鸡与公鸡的比例是( )
C
A.1∶0
B.1∶1
C.2∶1
D.3∶1
4.一雌蜂和一雄蜂交配产生F1,在F1雌雄个体交配产生 的F2中,雄蜂基因型共有AB、Ab、aB、ab 4种,雌蜂的基因 型共有AaBb、Aabb、aaBb、aabb 4种,则亲本的基因型是
G对g为显性。
(1)现有一杂交组合:ggZTZT X GGZtW,F1中结天然绿色蚕
的雄性个体所占比例为___1_/_2__,F2中幼蚕体色油质透明且 结天然绿色蚕的雌性个体所占比例为___3_/_1_6____。
(2)雄蚕产丝多,天然绿色蚕丝销路好。现有下列基因型的雌、 雄亲本:GGZtW、GgZtW、ggZtW、 GGZTW、 GGZTZt、gg ZTZt、 gg ZtZt、 GgZtZt,请设计一个杂交组合,利用幼蚕体色油 质透明区别的特点,从F1中选择结天然绿色茧的雄蚕用于生 产(用遗传图解和必要的文字表述)。
C.若纯种野生型雌果蝇与突变型雄果蝇 杂交,则F1中会出现截毛
D.若纯种野生型雌果蝇与突变型雄果蝇 杂交,则F1中会出现白眼
13、(2007全国31)回答下列Ⅰ、Ⅱ小题
Ⅰ、雄果蝇的X染色体来自亲本中的__雌____蝇,并将 其传给下一代中的__雌__蝇。雄果蝇的白眼基因位于
_X__染色体上,_Y__染色体上没有该基因的等位基因,
3.伴Y遗传
(1)实例:人类外耳道多毛症。 (2)典型系谱图
(3)遗传特点 ① “男全病,女全正”。 ② “父传子,子传孙”。
补充: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
红绿 色盲
外耳道 多毛症
果蝇正常 硬毛
⑴人的性染色体上不同区段图析: X和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图中Ⅰ区段), 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基因;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 (图中的Ⅱ—1、Ⅱ—2区段),该部分基因不互为 等位基因。 ⑵基因所在区段位置与相应基因型对应关系
两种特 殊的遗 传图谱
“代代相传,传 男不传女”为伴 Y遗传
只病母子,质遗 传
图谱特征
2.根据“显隐性”推测的系谱类型
步骤
口诀
图谱特征
首先确 定显隐 性
“无中生有” 为隐性
当确定
为隐性 遗传时
隐性看女病,父子有 病为伴性,否则为常
(女患

者为突
破口)
步骤
首先确定 显隐性
口诀
“有中生无” 为显性
当确定为
III XBXB XBXb XBY
男色盲
XbY
女携带
XBXb XbY
IV
XBXb XbXb XBY XbY
(3)遗传特点 ①具有隔代交叉遗传现象。 ②患者中男多女少。 ③女患者的父亲及儿子一定是患者,简记为“女病,父子 病”。 ④正常男性的母亲及女儿一定正常,简记为“男正,母女 正”。
2.伴X显性遗传病
基因所 在区段

Ⅱ-1(伴Y遗 传)
Ⅱ-2(伴X遗 传)
基因型(隐性遗传病)
男正常
男患病 女正常
XBYB、XBYb、 XbYB
XbYb
XBXB、 XBXb
XYB
XYb
XBY
XbY
XBXB、 XBXb
女患病 XbXb
XbXb
B 1.如图是人体性染色体的模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位于Ⅰ区基因的遗传只与男性相关 B.位于Ⅱ区的基因在遗传时,后代男女性状的表现一致 C.位于Ⅲ区的致病基因,在体细胞中也可能有等位基因 D.性染色.体既存在于生殖细胞中,也存在于体细胞中
22+X
1:1
受精卵 22对+XY
子代
比例
1

②性别决定的时期:受精作用
22对+XX
1
为什么自然人群中男女性别比例始终接近 1:1?
第一,雄性个体产生数目基本相等的两 种精子,而雌性个体只产生一种卵细胞
第二,两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是 均等的,因而形成两种数目基本相等的 受精卵。
3.性别分化
性别决定后的分化发育过程,受环境的影响,如: (1)温度影响性别分化,如蛙的发育:XX的蝌蚪,温度为
显性遗传 时(男患
显性遗传看男 病,母女有病 为伴性;否则
者为突破 为常显
口)
图谱特征
3.若系谱图中无上述特征,只能从可能性大小 推测: (1)若该病在代与代之间呈连续遗传→
(2)若该病在系谱图中隔代遗传→
遗传系谱图中遗传病判断方法如下
①父子相传为伴Y; ②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子都病为伴
XB
Y
男孩的 色盲基 因只能 来自于
母亲
子代 XBXB
XBXb
XBY
XbY
女性正常 女性携带者 男性正常 男性色盲
1:1
:1 :1
练习:这对夫妇生一个色盲男孩概率是_1/_4
再生一个男孩是色盲的概率是_1/_2
亲代
女性携带者 XBXb
配子 XB
Xb
男性色盲
规律2:
×
XbY
父亲患病,女儿 至少为携带者。
伴性遗传
1、生物种类:雌雄异体的生物 2、基础: 性染色体
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染色体
常染色体───与决定性别无关的染色体
强调:每对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都各为一对 同源染色体。
1.性别决定(性染色体决定类型)
①人的性别决定过程:
亲代
22对+XX
22对+XY
配子
22+X
22+Y
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之一结合,形成二倍体后代(WW的胚胎不
能存活)。若该推测成立,理论上这种方式产生后代的雌雄比
例是 ( D ) A.雌∶雄=1∶1
B.雌∶雄=1∶2
C.雌∶雄=3∶1
D.雌∶雄=4∶1
3.(2008·海南高考)自然状况下,鸡有时会发生性反转,
如母鸡逐渐变为公鸡。已知鸡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
为ZW。已知幼蚕体色正常基因(T)与油质透明基因(t)是
位于Z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结天然绿色茧基因(G)与
白色茧基因(g)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T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