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产品“个性化”设计与求异心理消费
[摘要]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迅猛发展使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载入了新时代。
随着新设计哲学的兴起,产品设计日趋“个性化”、多元化,产品富于故事性,附加值增加,从而推动消费。
以充分重视人的内心情感需求和精神需要为基础的情感化设计已成为一种崭新的设计思潮。
“个性化”的产品个性鲜明,突显情趣化、概念化、差异化的特征,满足消费者求新、求异,追求多层次、高层次的心理欲望,因而倍受青睐。
如何在现代产品设计中导入新的设计思想,已成为当今产品设计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目前设计领域的探索,尝试探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个性化”设计思路,探求引发求异心理消费的共鸣点,阐述新的设计理念对于消费心理面面观的重要影响,从而有助于情感化设计在我国的开展,改善国内产品设计冷漠、单调的现象,对生产企业起到参考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产品设计个性化求异心理消费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迅猛飞跃,使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载入了新时代。
随着新设计哲学的兴起,产品设计呈现“个性化”、多元化,产品赋于故事性、增加附加值的趋势日益明显。
以充分重视人的内心情感需求和精神需要为基础的情感化设计已成为一种崭新的设计思潮。
因此,现代社会进入了重视“情绪价值”和“情感价值”的时代,即感性消费时代。
当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便日趋差异化、多样化、个性化、情绪化,使物质上的富足使人们更加注重自我的情感需求。
而“个性化”的产品个性鲜明,突显情趣化、概念化、差异化的特征,恰恰满足了消费者求新、求异、追求多层次、高层次的心理欲望,因而倍受青睐。
由此可见,产品“个性化”设计引发求异心理消费。
一、产品“个性化”设计与求异心理消费的契合点是情感
“产品具有好的功能是重要的:产品让人易学会用也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这个产品要能使人感到愉悦。
”(摘自Donald.A.Norman《情感化设计》)也就是说,设计师富于产品故事性、趣味性,与观者的视觉做游戏,挑动着购买的好奇心。
津津有味地寻找它们眼里最奇妙的设计和最自我的解答,并乐在其中,从而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刺激了求异心理的消费。
此类产品不仅要从视觉上吸引特定的消费群体产生预期的购买行为,更要从心理上捕捉消费者的兴奋点与购买欲。
产品也可将情感信息元素从设计者那里传递给使用者。
产品在设计的过程中融入情感的因素,便颇具人性化的气质。
设计产品的目的在于使用实现其功能价值,不能使用的也许只能称之为一件艺术品。
而对于优秀的产品设计来说,仅仅停留在外观设计的优美还是不够的,通过一次完美的使用体验来感受产品的趣味性,才是产品设计的最终目标。
这就好比一个人仅仅有外在美是不够的,必须让外在美和内在美和谐统一,才能够受到大众的欢迎。
二、“个性化”设计的产品竞相争夺求异心理消费人群
1.青年消费者
在我国,青年消费者人口众多,也是所有企业竞相争夺的主要消费目标。
(1)追求时尚和新颖。
他们追求时尚和新颖,喜欢购买一些新的产品,尝试新的生活。
在他们的带领下,消费时尚也就会逐渐形成。
(2)表现自我和体现个性。
他们喜欢购买具有特色的商品,而且最好是能体现自己的个性特征,对那些一般化的商品不屑一顾。
(3)容易冲动,注重情感。
感情因素占了主导地位,往往以能否满足自己的情感愿望来决定对商品的好恶。
他们只要自己喜欢的东西,一定会想方设法,迅速做出购买决策。
2.女性消费者
(1)追求时髦。
尽管不同年龄层次的女性具有不同的消费心理,但是她们在购买某种商品时,首先想到的就是这种商品能否展现自己的美,增加自己的形象美,使自己显得更加年轻和富有魅力。
她们往往喜欢造型别致新颖、包装华丽、气味芬芳的商品。
(2)追求美观。
注重商品的外观,与商品的质量、价格当成同样重要的因素来看待,她们会非常注重商品的色彩、式样。
(3)感情用事,细腻而敏感。
用情感支配购买动机和购买行为。
喜欢购买性感的、童趣的、流线型的产品。
(4)喜欢炫耀,自尊心强。
对于许多女性消费者来说,除了满足基本需要之外,还有可能是为了向别人炫耀自己的与众不同。
相反,中老年消费者生活经验丰富,因而情绪反应比较平稳,大多会精打细算不受外界影响,以理智来支配自己的行为。
因此,他们不会像年轻人那样产生冲动购买。
总而言之。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消费者心理市场细分的多层次性决定了产品设计也要从多角度进行。
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不断地发展。
今天的时尚,可能明夫就会过时,产品的“个性”必须在继承传统与创意中寻求平衡、和谐与统一,保护功能和艺术美感的融合。
成功的产品设计是生产者的意念心理,创造者的思维心理和购买者的需求心理的共鸣。
产品只有把握消费者的心理,迎合消费者的喜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激发和引导消费者的情感,才能够在激烈的商战中脱颖而出,稳操胜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