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和实践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和实践


(二)按照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范围划分 1、部门一体化(Sectoral Integration ) 2、全盘一体化(Overall Integration ) (三)按照区城经济一体化各成员的经济发展水平
划分
1、水平一体化(Horizontal Integration ) 2、垂直一体化(Vertical Integration ) 五、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国际贸易
(6)关税同盟成员对外关税愈低,贸易转移的可能性愈小,也即图中的 P’b与Pb的距离越近,在c一定的情况下,e就越小;
(7)关税同盟的成员愈多,贸易转移的可能性愈小; (8)关税同盟成员间的贸易量愈大(或与非成员的贸易量愈少),贸易转
移的可能性愈小; (9)一国国内贸易比重越大,对外贸易比重越大,则参加关税同盟获利
钢材,约占日本总进口量的4%。
在企业合作方面,东亚地区的主要钢铁企业如:浦项、新日铁、JFE、 宝钢、台湾中钢等也纷纷在战略、技术、市场、新产品研发等各个方面积极 寻求合作,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如浦项在中国成立了投资有限公司、不锈 钢厂、涂镀厂、钢材剪切加工中心等;新日铁和JFE在中国分别与宝钢和 广州钢铁公司建立了合资公司生产汽车板,为中国境内的汽车公司提供原料; 一些日资企业如三井等还在中国合资建立钢铁配送中心;宝钢与台湾中钢长 期保持着友好交流互访等。因为东亚地区各国和地区经济发展结构梯次明显, 既有发达国家,也有新兴工业化国家,还有发展中国家,钢铁产品的需求结 构和钢铁产业的资源条件各具特点,互补性强,合作空间广阔。再就是中、 日、韩三国的汽车、机械、电子等行业都有各自的特点,钢铁业作为给这些 产业提供基础材料的重要产业,如果提高国与国之间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其 辐射效果将十分巨大。三是上述三国都属于资源相对匮乏型国家,尤其是对 钢铁工业重要的原材料,如铁矿石、煤炭的进口依赖度很高,中国和日本目 前是世界上铁矿石进口量最多的两个国家,因此,在相关法律法规许可范围 内,区域内国家联合采购将更有利于获取原料,降低采购成本。四是环境保 护问题已经成为阻碍经济及钢铁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由于污染 物质在国家之间是可流动的,因此,仅凭一个国家的力量是很难完全解决的, 必须由整个区域的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制定环境保护标准及管理程序,才能 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五是随着钢铁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国际间贸 易摩擦也越来越多,区域内国家之间的合作将有利于相互之间的贸易流通, 有利于共同应对区域外国家的贸易摩擦。
的可能性越小,即贸易创造效果越大; (10)关税同盟成员间的经济结构越相似(或互补性越小),贸易创造效
果越大。因此,关税同盟往往在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结构相似的国家 间建立,以获得较多的贸易创造效应。
(二)动态效应
1.扩大出口效应 2.规模经济效应 3.促进竞争效应 4.刺激投资效应
二、大市场理论 三、协议性国际分工原理 四、综合发展战略
【案例导入】东亚经济一体化
【概要】 关税、非关税壁垒,技术和绿色壁垒以及不合理的贸易和竞争政策,直
接影响地区经济交往和联系。共同推动经济合作,减少和消除贸易和投资 障碍,有利于东亚各国的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 【案情】 钢铁产业的合作发展。钢铁行业是东亚地区的重要支柱产业。自1973 年日本钢产量超过1亿吨,居世界第一位之后,全球钢铁工业的重心就从 欧美转移到了东亚地区。如今,以中、日、韩三国为代表的东亚钢铁工业 在世界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03年,中、日、韩三国的粗钢产量总 和占全世界的39.9%,钢材表观消费量总和占全世界的40.8%。尤其是中 国钢铁业的发展更是令世人瞩目:1996年钢产量突破了1亿吨,经过短短 7年后在2003年又成为第一个突破2亿吨的国家。中国钢铁业快速发展的 根本原因是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带动了中国乃至世界钢铁市场需求的大 幅增长,而且未来仍有很大的成长空间,这为东亚地区钢铁行业的发展提 供了良好的机遇,预计2020年前东亚仍将是全球钢铁业成长最快的地区 之一。
(一)东盟基本概述 (二)东盟组织机构 (三)东盟——中国经贸关系
四、新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亚太 经合组织
THANK YOU
再次衷心感谢您的聆
Add up anything what you like or what you need like company name 与梦偕行寻找更好的自己
东亚各国和地区的钢铁产业在以各自的特色发展的同时,相互之间也一直保持着密 切的合作。 在钢铁贸易方面,中、日、韩等国之间的贸易依存度相对较高。例如,2 003年中国从日本进口的钢材量是725.21万吨,约占中国总进口量的20%; 中国从韩国进口了517.31万吨钢材,约占中国总进口量的14%;韩国从中国进 口了149万吨钢材,约占韩国总进口量的9.5%;日本从中国进口了22.72万吨
第三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
一、发达国家之间组成的一体化组织——欧盟
(一)欧洲联盟的产生 (二)欧洲联盟一体化的进展 (三)组织机构 (四)中国与欧盟经贸关系
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组成的一体化 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
(一)基本概述
(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主要内容
三、发展中国家之间组成的一体化组织— —东盟
第二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关税同盟理论 大市场理论 协议性国际分工原理 综合发展战略
一、关税同盟理论
(一)静态效应 1、贸易创造效应 2、贸易转移效应 3、福利效应
贸易创造效应图解SX Biblioteka xabcd
Q3
Q1
Q2
Q4
结盟前后相比较: A国在结盟后,消费者剩余增加
(a+b+c+d),生产者剩余减少a, 政府的税收收入减少c,A国总体 福利增长 b+d。其中b由国内高 成本的生产者转移到成员国低成 本的生产者而带来的资源配置效 率的提高;d代表由于取消关税 后进口价格下降、国内消费扩大 而导致的消费者福利的增加。
第一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及形式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产生与发展 二、战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力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含义
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种类
(一)按照贸易壁垒取消的程度或成员间 合作的深度划分
1.优惠贸易安排(Preferential Trade Arrangement) 2.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 3.关税同盟(Customs Union) 4.共同市场(Common Market) 5.经济同盟(Economic Union) 6.完全经济一体化(Complete Economic Integration)
04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与 实践 【通用模板】【教育说课】【述职报告】【工作汇报】
【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应达到:
1、了解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产生与发展,了解区域 经济一体化的相关组织实践。
2、重点掌握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含义与分类,并且 掌握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关理论。
3、运用相关知识,分析中国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组 织中的重要作用。
关税同盟静态效应图解
静态效果所产生的福利的大小的影响因素:
(1)同盟前关税水平越高,同盟后贸易创造效果越大,也即图中的 P’b与Pb的距离越远,在Pc与Pb既定的情况下,P’b与Pc的距离 就越大,由此产生的b与d面积就越大;
(2)关税同盟成员的供求弹性越大,贸易创造效果越大,也即图中 的Dx与Sx越平坦,在关税水平既定的情况下,b与d面积就越大;
(3)关税同盟成员的生产效率越高,贸易创造效果越大,也即B国 的生产成本越低,Pb与Pc的距离越近,取消关税后b与d面积就 越大;
(4)关税同盟成员与非成员的产品成本差异愈小,贸易转移的损失 愈小,Pb与Pc的距离越近,取消关税后e面积就越小;
(5)关税同盟成员对非成员的进口需求弹性愈低,非成员对成员的 出口供给弹性愈低,则贸易转移的可能性愈小,也即取消关税后, 对非成员国的进出口需求与供给的改变不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