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如何把握诗歌的情感(共13张PPT)
如何把握诗歌的情感(共13张PPT)
被排挤 李之仪①
偶向凌歊台上望,春光已过三分。江山重叠倍销魂。风花飞有态,
烟絮坠无痕。
意象
已是年来伤感甚,那堪旧恨仍存!清愁满眼共谁论?却应②台下
草,不解忆王孙? 关键词
[注] ①李之仪:宋徽宗崇宁初,李之仪因得罪权贵蔡京被除去
名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本词应作于李之仪居太平州期间的
某年春天。②却应:即“岂应”,相当于现代汉语“难道是……么”。
4:寻意象 郑板桥的《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 中丞括》中的诗句,全诗是: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3、“一枝一叶”原指竹子的枝叶,紧扣了 “画竹”的画面,同时以“萧萧”竹声喻指百姓 呼声。作者指出,作为地方官,应该对老百姓的 每一件小事(“一枝一叶”)都要加以关心,表 现了诗人对民间疾苦的真切关怀和同情。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
注:①韩愈一生中两次遭贬,本诗是他第一次被贬到广东阳山 后的第二年春天作的。张十一名署,公元803年(德宗贞元
十九年)与韩愈同为监察御史,一起被贬。张署到郴州临 武令任上曾有诗赠韩愈,韩愈写此诗作答。 ②筼筜
(yúndāng),竹名,生长于水边。 ③“踯躅”即羊踯躅 花,花红黄色,可供观赏。
夜归
qióng
周密
chéng
夜深归客依筇① 行,冷燐依萤聚土塍。
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
[注] ①筇事:件此指代竹杖。 时说间说本诗蕴含了什么情感?
思乡
答:这首诗通过“夜归”二字可以看出, 作者在深夜以客的身份匆忙往家归,深夜归 家,不顾行路的艰辛,可以看出作者对家乡 的急切思念之情。
2、作者
3、序注
注解(背景) ——鉴赏的灯塔,主题的指引
或写本诗为诗人被贬某地时所作 或写本诗为诗人客居某地时所作 或解释诗句中某词含义 或简述诗句中引用的典故 ……
与李布政彦硕冯佥宪景阳对饮 王越
相逢无奈还伤别,尊酒休辞饮几巡。 自笑年来常送客,不知身是未归人。 马嘶落日青山暮,雁度西风白草新。 离恨十分留一半,三分黄叶二分尘。
触目所见,无不含愁,但又不言因何而愁,给读者留下了想象
空间。
D.此词是咏怀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但写景也是为了抒情。
词人借登凌歊台抒发了内心的感慨。
解析:B 项,“强烈的情感”理解有误,该句在写景中流露出淡
淡的惊讶、遗憾和惆怅,情感并不强烈。
[白话诗歌]
偶然登上凌歊台眺望,春光已经过去了三分。江山重重叠 叠,让人黯然销魂。风中飞花舞态蹁跹,飘忽如烟的柳絮坠落 在地上,了无痕迹。
★(2)全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赏析。(6 分) 解析:分析诗词思想感情,要抓住词中写景、记事、抒情的关键 句。“春光已过三分”“伤感甚”“旧恨”“清愁”“忆王孙” 这些词句能明显反映词人的思想感情,分类赏析即可。 参考答案:①伤春之情:看到眼前春光将尽,流露出遗憾伤感之 情;②思归之情:词人登台远眺,只见江山重叠,阻断望乡(望京) 之路,更觉愁苦;③被排挤(或政治不得志、被贬谪)的郁闷:词 人因触犯权贵被除去名籍编管太平州,前途无望,旧恨新愁,异 常苦闷;④无人理解的落寞:词人满怀愁绪,却无人可以倾诉, 内心无限寂寞惆怅。(每点 2 分,其中“思想感情”1 分,分析 1 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以往岁月中所遭受的打击令人伤感,怎能忍受旧恨依然!满 眼的清愁能够与谁一起论说?难道是凌歊台下的青草,不能理解 我无法归乡的心情的原因吗?
问:试分析诗人在这颈联中蕴含的感情。(3分)
这两句诗意谓皇帝的深恩自己尚未报答,死所也未可
得知,但求不要在南方炎热的瘴气中虚度余生而已。(1分) 蕴含的感情:有无辜被贬的愤怨与悲愁,又有对自己从此 消沉下去的担心;有自己被贬南荒回归无望的叹息,又有 对未来建功立业的憧憬。
方法指导
意象——鉴赏的阶梯,主题的载体
[注]此诗乃明代王越在镇守西北边陲时为布政官 李彦硕、佥宪(官名)冯景阳设酒饯行而作。
问:这首诗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与故人相逢的短暂喜悦,与友人离别的 无奈和伤感,驻守边关的思乡之愁。
答张十一
韩愈 ①
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②竞长纤纤笋,踯躅③闲开艳艳花。
未报君恩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总结
从多个角度有条理地进行诗歌鉴赏; 每一个角度要相互关联,不能孤立对待 (标题、作者、注释、章法、意象等); 结合全诗(词)进行分析评价; 对答案的整理要注重分析,有因有果; 对答案的表述要注重准确,学用术语。
题组练
登台感怀(景情)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9 分)
临江仙 登凌歊台感怀
结合全词思考,这首词下阙的最后一句,表现了作 者怎样的情怀?
答:作者一生为了国事奔波南北,回来后已是白发苍苍 的老人,并且晚年处境艰辛,居住在萧瑟破败的庙宇中, 尽管如此,但作者半夜醒来,关心的仍不是自己的处境, 突现在眼前的却是祖国的“万里江山”。全文表现了作者
在失意中仍不忘抗金,报效祖国恢复中原故土的情怀。
——鉴赏的航标,主题的区域
情因事而发,因遇而生, 而且文章能反映诗人内心 所以作者的人生遭遇、 人生态度往往反映在自 已的作品中。
抗金杀敌清,平乐 .独宿博山王氏庵
收复失地
辛弃疾
绕床饥鼠, 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交代晚
破纸窗间自语。
年
平生塞北江南, 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 处境
觉,眼前万里江山。
如何把握诗歌思想内容
思想内容主要是指诗歌的立意;古 人云:诗言志。“志”是指志向、抱负、 愿望、情怀等。
一般来说,唐诗重情,宋诗重理。
如何把握诗歌思想情感
除了认真研读诗歌主体外 还从五个方面探讨情感 标题 作者 注解 意象 关键字、词、句
1、标题
——鉴赏的向导,主题的参考
《送元二使安西》《淮上与友人别》 《旅次寄湖南张郎中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春宫怨》 《山居即事》 《汴河怀古》 《从军行》《塞上曲》 )
A.起句照应题目,“偶向”二字透露出词人平日幽居抑郁的心
情,“望”字领起下文,引出对登台所见之景的描写。
B.“春光已过三分”紧承首句,写登台远望的整体印象,既点
明时令已是暮春,又在平淡的叙述中寄托着强烈的情感。
C.“清愁满眼”把抽象的愁写得具体可感,仿佛愁绪弥漫空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