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骨科诊疗常规

骨科诊疗常规

创伤外科、骨科专业诊疗指南目录一、锁骨骨折.。

、、。

、。

.。

、.、.。

..、。

、。

、。

、.。

.。

、。

2二、肱骨骨折。

、.、、。

.、、、。

、、.。

.。

、。

、、、。

、、。

、、。

4三、尺桡骨骨折.。

..、..、。

...。

、.。

.。

、、、、.。

、。

、。

、10四、股骨颈骨折。

、、.。

.、。

.、、、、、。

.。

.、、、、、。

.、。

....、13五、股骨骨折。

、、..、。

.、.、、。

..。

、、。

.、。

、。

.。

.、、、、。

16六、胫腓骨干骨折、.。

、、.、。

.、、。

、、。

、..、、。

、。

、.。

.、20七、踝部骨折。

、、。

.、。

.、、、、、.、。

、.。

、.。

、.、、。

.。

、.。

、23八、跟骨骨折、.。

..。

.、.、、.。

、。

、....。

、、.。

、。

、、。

.、25九、肩关节脱位.。

、。

.、.、、。

..、、、...。

、、...。

...。

.、、28十、髋关节脱位.、。

、。

、。

.。

、。

.、、、.、、、。

.。

、、、、.。

30 十一、颈椎病、。

、.。

.。

、、、、、.。

、、。

、。

、。

、.、。

、、。

. 32 十二、腰椎间盘突出症。

、。

、、。

、、。

....、、、、、.。

.。

、.。

35 十三、骨性关节炎。

、。

、.、。

.。

、。

、、。

.。

、...、.。

.、.。

、. 39十四、骨软骨瘤。

、、、。

、、.、。

、。

、、。

...、。

、、.、。

.、41十五、小儿肱骨髁上骨折.、、。

.、。

.、、。

、。

..、、、。

、.。

、、、43 十六、小儿股骨干骨折。

、..、、。

.、..。

、.。

、。

、。

、。

....。

、45 十七、小儿胫腓骨骨折。

、..。

、。

、、、。

、。

、.。

、、.。

..、.。

47 一、锁骨骨折【病史采集】1. 及时完成病史得采集,24小时内完成病历。

2、内容应包括受伤得时间、机制、部位及伤后处理得经过、【检查】1。

接诊后必须及时完成体格检查。

2、尤其注意就是否合并血气胸;锐利伤还应注意臂丛神经损伤及锁骨下血管得损伤、3、应摄锁骨X线片,如果体检怀疑胸腔损伤,应摄胸部X线片以利确诊。

必要时行CT、MRI检查。

4、入院行三大常规、血型RH血型、凝血四项、生化全系、心电图、B超等,拟手术得病人有必要时行风湿三项、有高血压、心脏病史者行心脏彩超与心肌酶谱检查等。

【诊断】1. 有明确得外伤史。

2。

伤处出现疼痛、肿胀、皮下瘀斑,有时局部隆起,伤侧肩及上臂拒动;局部压痛,有得可能触及到骨折端,可能触及骨擦感。

由伤侧肩向锁骨方向纵向叩击痛阳性。

3、锁骨X线片可显示锁骨骨折及其移位情况。

【治疗原则】1. 手法复位:锁骨固定带或横“8”字石膏固定4周。

无移位或青枝骨折可直接用上法固定3周后拍摄X线片,骨折愈合可去除外固定。

2。

手术治疗:对锁骨骨折移位严重,骨折片刺破锁骨下血管或臂丛神经或胸膜顶,则在手术检查得同时行锁骨骨折切开复位、牢固内固定。

也可根据患者得要求施行手术,常规使用锁骨重建钢板、3.围手术期:麻醉前1小时用一次青霉素类、头孢一代、头孢二代抗生素其中一种(如头孢拉啶或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曲松等)。

4.术后预防性应用青霉素类、头孢一代、头孢二代抗生素其中一种3至5天(如头孢拉啶或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曲松等)术后定期换药观察伤口情况。

术后3天内常规复查手术部位x片,住院期间每周复查1次。

术后3天复查血常规,各项检查如有异常随时复查。

5、一旦手术部位出现感染迹象,如术后持续发热,伤口疼痛、肿胀,白细胞增高,可考虑应用抗生素,作为治疗感染,应选用广谱,高效及敏感得抗生素(如头孢呋辛,头孢曲松),而且要有足够得剂量,在应用抗生素得同时,应给与全身支持疗法,当发现切口有脓性液时,应根据手术具体情况采用切开引流或闭合冲洗得方法,将脓性液排除、6。

如老年患者或特殊情况可选择使用抗凝、改善微循环制剂14 种。

7、如果估计病人有骨生长迟缓或特殊部位骨折可况选择使用促骨生长药1种。

8。

中成药口服接骨七厘片、龙血竭胶囊或盘龙七片、无痛下功能锻炼,物理治疗。

【疗效标准】1。

骨折愈合:8周摄X线片复查骨折线消失。

2、延迟愈合:4~8个月摄X线片复查,骨折线仍清晰。

3、不愈合:8个月摄X线片骨折线仍清晰。

【出院标准】骨折功能复位,固定可靠,无近期并发症,可出院。

门诊随访。

二、肱骨骨折【病史采集】包括外伤性质、时间、机制、部位、出血情况及伤后处理经过、【检查】1. 医师接诊后应及时完成体格检查。

对肱骨干中下1/3•骨折要特别注意就是否伴有桡神经损伤、对肱骨髁上骨折尤其就是严重移位者应注意就是否伴有肱动脉损伤;对开放性肱骨干骨折,应注意出血情况、上止血带时间、桡动脉搏动情况。

2. X线检查:对损伤部位及时拍摄X线片以确诊骨折及了解骨折类型。

对多发性损伤应摄全肱骨X线片,以免遗漏肱骨解剖颈、外科颈、肱骨髁上、肱骨内外髁、肱骨髁间及肱骨小头骨折。

3、入院行三大常规、血型RH血型、凝血四项、感染四项、生化全系、心电图、B超等,拟手术得病人有必要时行风湿三项、输血前三项检查,有高血压、心脏病史者行心脏彩超与心肌酶谱检查等。

【诊断】1. 明确得外伤史。

2。

损伤部位可出现肿胀、皮下瘀斑、畸形、压痛、反常活动、骨擦音阳性、纵向叩击痛阳性。

肱骨外科颈骨折可出现肩关节功能受限,肱骨远端骨折可出现肘关节功能受限。

3。

有神经血管损伤则有相应表现、4. 摄正侧位X线片可确诊。

对疑肱骨解剖颈或外科颈骨折可摄胸部X线片、【治疗原则】1。

肱骨解剖颈或外科颈骨折:(1) 无移位骨折,可用三角巾或颈腕吊带保护患侧上肢,或将患侧上臂贴胸壁固定。

(2) 有移位骨折,可在臂丛麻下手法复位,用超肩关节固定,或用甩肩疗法。

(3)若移位明显得骨折,经反复手法复位仍不理想,患者又有较高要求,骨折不稳定,可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钢板选择锁定钢板,重建钢板。

(4)围手术期:麻醉前1小时用一次青霉素类、头孢一代、头孢二代抗生素其中一种(如头孢拉啶或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曲松等)。

(5)术后预防性应用青霉素类、头孢一代、头孢二代抗生素其中一种3至5天(如头孢拉啶或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曲松等)、术后定期换药观察伤口情况、术后3天内常规复查手术部位x片,住院期间每周复查1次。

术后3天复查血常规,各项检查如有异常随时复查。

(6)一旦手术部位出现感染迹象,如术后持续发热,伤口疼痛、肿胀,白细胞增高,可考虑应用抗生素,作为治疗感染,应选用广谱,高效及敏感得抗生素(如头孢呋辛,头孢曲松),而且要有足够得剂量,在应用抗生素得同时,应给与全身支持疗法,当发现切口有脓性液时,应根据手术具体情况采用切开引流或闭合冲洗得方法,将脓性液排除。

(7)如老年患者或特殊情况可选择使用抗凝、改善微循环制剂1种。

(8)如果估计病人有骨生长迟缓或特殊部位骨折可况选择使用促骨生长药1种。

(9)中成药口服接骨七厘片、龙血竭胶囊或盘龙七片、无痛下功能锻炼,物理治疗。

2。

肱骨干骨折:(1)无移位得骨折,用小夹板或石膏固定6~8周。

(2)有移位得骨折,可在局麻下行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也可用悬垂石膏、肱骨干开放性骨折或皮肤缺损需要换药者,可行尺骨鹰嘴骨牵引治疗。

(3)对经反复手法复位仍不满意,不稳定得粉碎性骨折,或合并有神经血管损伤,在手术探查时可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

钢板选择锁定钢板,重建钢板,交锁髓内钉,DCP、术后定期换药观察伤口情况。

(4)围手术期:麻醉前1小时用一次青霉素类、头孢一代、头孢二代抗生素其中一种(如头孢拉啶或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曲松等)。

(5)术后预防性应用青霉素类、头孢一代、头孢二代抗生素其中一种3至5天(如头孢拉啶或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曲松等)。

术后定期换药观察伤口情况、术后3天内常规复查手术部位x片,住院期间每周复查1次。

术后3天复查血常规,各项检查如有异常随时复查。

(6)一旦手术部位出现感染迹象,如术后持续发热,伤口疼痛、肿胀,白细胞增高,可考虑应用抗生素,作为治疗感染,应选用广谱,高效及敏感得抗生素(如头孢呋辛,头孢曲松),而且要有足够得剂量,在应用抗生素得同时,应给与全身支持疗法,当发现切口有脓性液时,应根据手术具体情况采用切开引流或闭合冲洗得方法,将脓性液排除。

(7)如老年患者或特殊情况可选择使用抗凝、改善微循环制剂1种。

(8)如果估计病人有骨生长迟缓或特殊部位骨折可况选择使用促骨生长药1种。

(9)中成药口服接骨七厘片、龙血竭胶囊或盘龙七片、无痛下功能锻炼,物理治疗。

(10)如肱骨干属开放性骨折,则早期合理应用抗生素对防止感染十分重要、应在急诊输液时即输入足量广谱抗生素,行清创术时仍持续静滴。

此外,在手术前,清创后,及第一次换药拔引流条时,均应常规做一次细菌培养及药敏。

治疗开放性骨折首选先锋素类,一期缝合无感染迹象得可在术后3至5天停药,创口未一期缝合者,用药时间则持续至二期处理以后。

用药剂量则以治疗量为原则。

3、肱骨远端骨折:(1)无移位得肱骨髁上骨折、内外髁骨折、髁间骨折、肱骨小头骨折,可行肘关节功能位石膏固定。

对髁上骨折,伸直型应功能位固定,屈曲型应伸直位固定。

(2)对有移位得上述骨折,手法复位成功率较低,应及时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

钢板可选择双钢板,解剖钢板。

(3)围手术期:麻醉前1小时用一次青霉素类、头孢一代、头孢二代抗生素其中一种(如头孢拉啶或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曲松等)。

(4)术后预防性应用青霉素类、头孢一代、头孢二代抗生素其中一种3至5天(如头孢拉啶或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曲松等)。

术后定期换药观察伤口情况。

术后3天内常规复查手术部位x片,住院期间每周复查1次。

术后3天复查血常规,各项检查如有异常随时复查。

(5)一旦手术部位出现感染迹象,如术后持续发热,伤口疼痛、肿胀,白细胞增高,可考虑应用抗生素,作为治疗感染,应选用广谱,高效及敏感得抗生素(如头孢呋辛,头孢曲松),而且要有足够得剂量,在应用抗生素得同时,应给与全身支持疗法,当发现切口有脓性液时,应根据手术具体情况采用切开引流或闭合冲洗得方法,将脓性液排除。

(6)如肱骨远端属开放性骨折,则早期合理应用抗生素对防止感染十分重要。

应在急诊输液时即输入足量广谱抗生素,行清创术时仍持续静滴。

此外,在手术前,清创后,及第一次换药拔引流条时,均应常规做一次细菌培养及药敏。

治疗开放性骨折首选先锋素类,一期缝合无感染迹象得可在术后3至5天停药,创口未一期缝合者,用药时间则持续至二期处理以后、用药剂量则以治疗量为原则。

(7)如老年患者或特殊情况可选择使用抗凝、改善微循环制剂1种。

(8)如果估计病人有骨生长迟缓或特殊部位骨折可况选择使用促骨生长药1种。

(9)中成药口服接骨七厘片、龙血竭胶囊或盘龙七片、无痛下功能锻炼,物理治疗。

【疗效标准】1。

骨折愈合:4个月内愈合。

2、延迟愈合:4~8个月、3、不愈合:超过8个月骨折线仍清晰、(1) 肱骨解剖颈或外科颈骨折,可致程度不同得肩关节功能障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