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庆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5题;共58分)1. (4分) (2019高一下·吉林月考) 读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劳动年龄人口(15岁~64岁)增长率趋势图,回答下列各题。
(1)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达到最大值的时间大致是()A . 1963年B . 1984年C . 2017年D . 2030年(2)近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增速减慢的原因是()A . 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B . 劳动人口的省际迁移增多C . 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D . 工资水平增长缓慢2. (4分)根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l2.95亿人,下图反映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得出的我国人口的年龄构成,与l0年前相比,我国O~14岁人口比重下降了4.8%,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1.39%,而总人口增加了近l.3亿。
读材料,完成。
(1)根据材料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B . 我国人口出生率基本呈下降趋势C . 我国出现劳动力紧缺D . 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迅速上升(2)新世纪我国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A . 控制人口盲目流动B . 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C . 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势头D . 适度提高少年儿童人口比重3. (4分)(2018·浙江模拟) 区域经济变化影响着人口的流动。
下图为2010-2015年各省份常住人口总数增加和增幅统计图。
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反映2010-2015年各省常住人口增长特点正确的是()A . 东部省份常住人口增幅大B . 中部省份常住人口增加量大C . 广东省常住人口增幅最大D . 黑龙江省常住人口数量减少(2)新疆、西藏等地的人口增幅大大超过江浙地区的原因有()①西部全面放开二孩政策②沿海产业向中西部转移③江浙地区产业转型升级④西部城镇化率迅速提高A . ①②B . ②③C . ③④D . ①④4. (4分)人口迁移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对社会、经济、生态、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据此回答下题.(1)在以下人口迁移的事例中,由生态问题引发的是()①三峡库区移民迁往东部沿海②宁夏西部农民迁出干旱地区③东部知识青年迁入西部边疆④陕西南部农民搬离多灾山区.A . ①②B . ①③C . ③④D . ②④(2)一般而言,有组织的大规模移民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迁入区的()A . 人口密度B . 人口容量C . 人口构成D . 人口素质5. (2分) (2017高一下·张家口月考) 下图为某城市2013年人口容量木桶效应示意图,该城市2013年的人口容量为()A . 351万B . 105.6万C . 97.3万D . 85.4万6. (2分)关于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 . 人口合理容量就是环境人口容量B . 人口合理容量一般大于环境人口容量,有些接近地区最适宜人口的含义C . 是指保证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且能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人口规模D . 合理人口容量具有较大的确定性7. (6分) (2019高一下·佛山月考) 最佳的商业区位能使村租后净利润达到最大。
读“某商业企业的地租、付租前利润与城市中心距离关系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反映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A . 与交通要道交叉的距离B . 与市中心的距离C . 土地面积的大小D . 建筑物和设施条件(2)仅考虑利润因素,该商业企业的最佳区位是()A . OB . MC . ND . P(3)该商业企业最可能是()A . 建材批发业B . 高档服装零售业C . 日用品零售业D . 通讯器材零售业8. (6分)(2017·新课标Ⅲ) 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主要的客流集散地。
图2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
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4分)A . 站点的用地面积B . 周边的人流量C . 站点的信息化水平D . 周边的环境质量(2)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测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为(4分)A . 中心商务区B . 森林公园C . 大型住宅区D . 产业园区(3)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4分)A . 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B . 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C . 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D . 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9. (2分) (2017高一下·张家口期末) 指出下列四幅图中,哪一幅城市功能分布是较合理的()A . AB . BC . CD . D10. (2分)不同的海岸有不同的特点,人们针对不同海岸的特点,进行合理的利用,结合所学知识,下列四组城市中,均位于河流干支流汇合处的是()A . 上海、纽约和伦敦B . 巴黎、伦敦和北京C . 武汉、重庆和宜宾D . 南京、武汉和成都11. (4分) (2017高一下·安阳月考) 读几个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975年,与英国相比,巴西城市化特点是()A . 城市环境质量更高B . 城市化水平更高C . 城市化速度更快D .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2) 1950年,英国城市化水平变化的主要原因有()①城市环境恶化②乡村、小城镇基础设施的完善③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④城市中心区的萎缩A . ①②B . ③④C . ①③D . ②④12. (4分) (2017高一下·山东期末) “地球生态超载日”是指到一年中一个特定日期为止,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已超过地球在这一年可以产出的资源总量。
下图为“部分年份地球生态超载日变化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地球生态超载日”的变化说明()A . 气候变暖,资源更新周期变短B . 人口增加,资源消耗速度加快C . 技术发展.资源利用种类增多D . 经济下滑,资源供给数量不足(2)应对“地球生态超载日”变化的主要措施是()A . 加大资源开采力度B . 降低人口合理容量C .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D . 增加地球资源产出13. (4分) (2014高一下·东源期末) 如图表示某河流水文测站春夏秋冬四季气温、降水量和径流分配状况.回答下题(1)该地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是()A . 积雪融水补给为主B . 地下水补给C . 湖泊水补给D . 雨水补给(2)该地河流的径流量最低的月份出现在()A . 1月B . 2月C . 11月D . 12月14. (4分) (2014高一下·东源期末) 如图为45°S附近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过程示意图,①﹣③的地质史由老到新.读图完成下题(1)引起该区域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 . 地壳上升B . 砍伐植被C . 气候变化D . 农业开发(2)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主要体现了地理环境的()A . 开放性B . 区域性C . 差异性D . 整体性15. (6分)(2017·淮北模拟) 读江苏省某地理要素等值线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等值线表示的地理要素可能为()A . 年平均日照时数(单位:h)B . ≥10℃积温(单位:℃)C . 年平均降水量(单位:mm)D . 海拔高度(单位:m)(2)影响江苏省该地理要素南北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 . 纬度B . 地形C . 海陆位置D . 天气(3)江苏省()A . 该地理要素的南北差异使其春季冻害频率向南降低B . 该地理要素的南北差异使其水稻播种面积向北减小C . 受大气污染影响,该地理要素数值今年来有下降趋势D . 受气候变暖影响,该地理要素数值今年来有上升趋势二、非选择题 (共3题;共39分)16. (20分)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金沙江谷地为干热河谷,从地形与大气环流的角度分析其成因。
(2)西昌素有小“春城”之称,冬暖夏凉、四季如春。
分析西昌有小“春城”之称的原因。
(3)图中城市对外交通方式多以航空运输为主,简述其原因。
(4)近年来图示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简述其对该区域河流的影响。
17. (4分)下表数据为“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的江苏省人口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表”;下图为“江苏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图”。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年份项目2000年2010年全省总人口(人)74382809786559903人口比例(%)苏南33.7141.38苏中23.1220.80苏北43.1737.82(1)关于江苏省人口数量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A . 苏北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幅度最大B . 苏中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降且人口数量减少C . 苏南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苏中和苏北减少的人口数量D . 江苏省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从省外迁入的人口数量(2)关于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叙述正确的是()①0—4岁人口比例上升,人口增长加快。
②15—64岁人口比例上升,就业压力增大③65岁以上人口比例上升,老龄化进程加速④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劳动力充足。
A . ②B . ②③C . ①③D . ③④18. (15分) (2020高二下·顺德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日本靠近日本海一侧以及从本州北部到北海道地区,由于经常出现大雪天气,因而在日语中被称为"豪雪地带"。
日本岐阜县白川乡是日本有名的“豪雪地带”(如图13),曾经有过积雪53cm的记录,白川乡有日本规模最大的“合掌造”村落,“合掌造”是日本一种独特的传统民居(如图12),为木造建筑物,不用一根钉子,屋顶以七八十厘米的茅草覆盖,呈“人”字形,两侧约有60°夹角,如同双手合十,因此得名。
1995年12月“合掌造”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还被誉为“现实世界的童话屋”,每年吸引众多游客去观光。
(1)根据材料,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板块位置三方面描述日本的地理位置特点。
(2)分析日本“豪雪地带”降雪量“特别豪”的主要原因。
(3)简述形成“合掌造”民居建筑特色的自然原因。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5题;共58分)1-1、1-2、2-1、2-2、3-1、3-2、4-1、4-2、5-1、6-1、7-1、7-2、7-3、8-1、8-2、8-3、9-1、10-1、11-1、11-2、12-1、12-2、13-1、13-2、14-1、14-2、15-1、15-2、15-3、二、非选择题 (共3题;共39分)16-1、16-2、16-3、16-4、17-1、17-2、18-1、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