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低压电器装配工艺作业指导书汇编

低压电器装配工艺作业指导书汇编

第一章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生产过程工艺1 目的对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及相关产品装配过程规范等作出规定。

2 范围适用于生产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及相关产品装配过程。

3 装配过程规范及检验要求操作人员依据产品图纸和相关工序的工艺作业指导书进行装配和自检,1. 产品工艺流程图*(关键工序)2. 产品工艺流程规范3. 产品制作工艺质量要求第二章母线制作与安装工艺1. 适用范围本守则适用于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及其它类似母线的制作和装配工艺守则,并作为生产和检验的依据。

2.工装设备及工具母线加工机。

活动板手(4”~12”)、梅花板手、套筒板手、力距板手、液压压线钳。

各种不同规格直柄麻花钻头、丝攻。

卷尺(2米)、钢角尺。

木榔头或橡皮榔头、游标卡尺(0-150mm、0-300mm)钢直尺(150mm、300mm、1000mm)。

3. 工艺要求3.1母线材料的工艺要求3.1.1母线的材料为铜芯塑料绝缘导体、铜、铝排、铜接头及热塑套管等。

3.1.2选作母线的铜芯塑料绝缘线,本身塑料绝缘层不应受到损伤,也不允许塑料绝缘层硬化、开裂、皮层薄及皮层不均匀等。

3.1.3选作母线的铜铝排,本身不应有严重的凹坑、划痕、气孔、起皮、裂纹、厚薄不均称等现象。

3.1.4低压开关柜一般采用铜母线,在用户有明确要求指定用铝排时(符合认证产品描述要求的情况),才用铝排。

3.1.5低压开关柜也可采用铜芯绝缘导线,持续电流在100A以上时,应用铜排或铝排制作。

3.1.7 低压开关柜一次回路中有几种额定电流不一致的电器元件,按下列原则选择铜铝母线规格。

1)回路中有接触器的按接触器额定电流选取。

2)回路中有闸刀和熔断器的按熔断器的额定电流选取。

3)回路中有闸刀和断路器的按断路器的额定电流选取。

3.1.8用户对母线有明确要求时,按用户要求选择母线规格。

3.1.93.23.2.1铜、铝母排除必要的弯头和斜度外,不允许有弯曲、扭曲现象。

3.2.2铜、铝母排表面不得有明显锤痕。

3.2.3铜铝母排与元件连接,接无件连接处的实际大小和电流大小选择母排。

并按无件孔的大小和排列开孔。

孔正反两圆口不得有毛刺。

3.2.4铜、铝母排垂直和直线连接附表第一页和第二页,以及附图壹~附图陆。

3.2.5两个电器元件用铜、铝母线连接时,铜、铝母线应避免急剧的锐角折弯,弯曲角度不得少于90o。

3.2.6铜、铝母排弯曲后,不得有裂纹和严重起皮现象,皱纹高度不得大于1毫米。

铜、铝母排弯曲半径一般大于母线本身厚度的两倍。

在不开裂、不严重起皮的情况下,允许等于自身的厚度。

3.2.7铜、铝母排与电器元件连接的接触面应平整、光洁、连接处边缘及孔口应无毛刺及凹凸不平现象。

3.2.8铜、铝母线的漆色为黑色,也可搪锡、镀镍但都要贴上相序纸。

用热塑管黄、绿、红加套也是目前较常用的一种。

母线排列见下表:3.2.9铜、铝母线连接处不得沾漆,母线上涂漆应界限平直、线条清晰、不得有明显弯曲不直现象。

各相喷涂漆界面应离开搭接面约3~5mm。

漆界面不得大于5mm。

(H=A+5)A为包压长度。

3.2.12绝缘导线包压铜接头后,绝缘导线与接头的连接应牢固,无松动现象。

3.2.13绝缘导线在与电器元件连接时,必须采用镀锡冷压冲接头。

根据绝缘导线截面积,按3.3母线安装工艺要求3.3.1母线的排列应层次分明,横平竖直。

3.3.2铜、铝母线与电器元件连接时,母线与电器元件出线端的根部应有不小于5mm的空出地位,并应保证母线与电器元件的真实接触面不小于母线断面积的1.5倍。

3.3.3铅、铝母线与电器元件相连及母线与母线相连,相连面应紧密可靠,并有防松装置。

3.3.4铜、铝母线与电器元件及铜、铝母线之间相连相应用螺栓固定,螺栓直径选择应比孔径小1mm。

绝缘母线采用铜冷冲压接头后,与电器元件相连接也需用螺栓固定,螺栓的直径选择按3.3.4所有同类母线折弯部位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无论以正面或侧面观看均应整齐一致。

3.3.6铜、铝母线与电器元件相连接、及铜、铝母线之间连接时,螺栓的长度选择以防松装置固定后,螺栓露出螺母3-5丝。

3.3.7所有紧固母线的螺栓、螺母、垫圈、弹簧垫圈均需经过镀锌钝化处理。

3.3.8两电器元件用铜、铝母线连接时,距离超过400mm以上的有绝缘固定点。

3.3.9铜、铝母线与电器元件连接及铜、铝母线之间连接,连接处应自然吻合,不应错位、不应有凑合连接的现象,如附图三所示:3.3.10铜、铝母线连接时,不准三根母线在一处连接。

3.3.11铜、铝母线上常有螺栓而未与其它电器元件连相接或铜、铝母线连接的所有螺栓均应拧紧。

3.3.12不同相的铜、铝母线之间以及母线与外壳之间的电器间隙与爬电距离应符合下表之规4. 母线制作的工艺过程4.1 一次绝缘软母线的加工工艺4.1.1一次绝缘软母线的选择应满足回路额定电流的要求,其绝缘等级应大于各配电装置的绝缘等级,一般采用ccc认证用铜芯导线。

4.1.2 软母线在配线时应拉紧挺直行线应平直齐牢,整齐美观,尽量减少重叠交叉。

4.1.3软母线可以在硬母线平弯机上进行弯曲,其弯曲半径不得软母线绝缘直径的三倍,但导线线芯和绝缘都不能损坏.4.1.4根据铜芯绝缘导线的线芯截面来选择相应的接线鼻,独股线直接连接,不用接线鼻,4㎜2以下的BVR线也可以采用线头搪锡的方法而不采用接线鼻。

4.1.5根据接线鼻的尺寸,用电工刀削去导线两头的绝缘层,误差不超过+(1.5~2)㎜。

导线削除绝缘层后,在导线芯表面不得有明显的划痕,以免弯曲时导线断裂,削去绝缘层后,应将线芯表面的污物和氧化层除去,以保证接触良好。

4.1.6将导线线芯插入接线鼻的圆管中,用压模或冷压钳压接,压接牢固,但线芯与接线鼻接触处,不得有明显的变形,然后进行搪锡。

整个导线电阻不大于同样规格长度导线电阻值的110~120%。

4.1.7多根绝缘导线并列在接线鼻铜管中压接时,伸入铜管的裸露部分应尽可能短,绝缘处不整齐度小于1㎜。

导线芯伸出铜管部分长度在1~2㎜之间,且不应有明显的不整齐现象。

4.1.8软母线在电器元件的接线端连接时,不应使接点受到任何附加应力。

4.1.9一次软母线一般采用绑扎线进行帮扎固定,特殊情况也可采用缠绕管绕扎,控制屏(柜)则一律采用行线槽固定线束。

4.1.10绑扎线的每扎距离保持在150㎜左右,拐弯处可适当加密,但不能再弯曲部分绑扎。

绑扎线的圈数,以扎线与导线成正方形为基准,且最少不低于三股,绑扎线扎成后,接头应留在不可见部位。

4.1.11注意事项:a.导线在穿越金属板孔时,必须在金属板孔上套上大小适宜的保护套,如橡皮圈、保证导线外层不磨损。

b.线束应尽量远离发热元件(如电阻母排等),并应避免敷设于发热元件的上方。

4.2 一次铜母排的加工及安装工艺不同用途的母线[主母线(汇流排)、分支母线、引下线等]的型号,均应按设计图纸要求选择制作。

各规格铜母线安全载流量见下表1、下表2可供工作中参考。

4.2.1 母线的测量母排联接测量:在图纸上一般不标注母线装配尺寸,因此在母线下料前,应对柜内母线布线情况进行实测,量出母线装配实际所需的安装尺寸测量方法举例如下图1、支持绝缘子2、线锤3、直尺1)、先在两个绝缘子与母线接触面的中心,各放一个线锤,用钢卷尺或钢板尺量出两线锤之间的距离A1及绝缘子中心线间的距离A2,而B1、B2 的尺寸可根据实际需要选定(以满足对地、带电体之间距离10kV≥125mm,380V≥20mm,母线长度最短,施工方便为原则)。

2)、然后将量测的尺寸在平台上或平板上划出大样;3)、根据测量数据计算下料所需的母线长度:L+△L=B1+B2+L√A1 +[A2 —(B1+B2)] +△L式中△L 为加工余量(均在10~25mm之间;L为两支持绝缘子间母线走向的实际尺寸。

4.2.2下料:根据测量的尺寸,填写领料单,主管批准后,方可领料。

4.2.3 硬母线排矫直:矫直的方法一般有手工矫直和机械矫直两种:a.手工矫直:将母线放在平台上或平直的型钢上,用硬质木棰直接敲打平直,大型母线也可用木棰或垫块(铜、铝、木垫块均可)垫在母线上,同大锤间接敲打平直。

敲打时要用力适度,不能过猛,否则会引起母线变形。

b.机械矫直:对于大截面的母线,单用木棰平直有困难,可用母线矫直机进行平直。

母排弯制:矩形母线的弯曲,通常有平弯、立弯、扭弯( 麻花弯)三种形式,如下图所示:(a) (b) (c)矩形母线的弯曲形式(a)平弯 (b)立弯 (c)扭弯为使弯曲度准确,弯曲前,可先用8# 钢丝按实际情况弯制一个样板,并在母线弯曲的地方用铅笔划上记号,然后按样板用弯排机进行弯制,弯制时应注意:a.母线弯曲部分与母线连接处应保持30mm 以上距离;b.从母线弯曲处开始至支持点应有50mm 以上距离;c.多片母线的弯曲程度应一致;d.母线弯曲处不准出现裂纹。

1)、平弯:根据样板按划线上弯排机,将母线依要求压紧后,再校正一次尺寸,无误慢慢加力,使母线弯曲,母线平弯时最小允许弯曲半径如下表:2)、立弯:用立弯机,弯曲时,先将母线需要弯曲的部分套在立弯机的夹板上,装上弯头,拧紧夹板螺丝,校正无误后,徐徐加力,使母线顶弯,立弯的弯曲半径不能过小,否则会产生裂痕和折皱。

母线立弯最小允许弯曲半径如下表所示:注:表中a 是母线的宽度。

3)、扭弯(麻花弯)可用扭弯器,先将母线需扭弯部分的一端夹在台虎钳上,另一端用扭弯器夹住,方法冷弯,通常只能弯曲100×8(mm )及以下的铝母线,在大母线需加热,其加热温度不得超过下表规定值:扭曲90°时,扭弯部分的全长,应大于或等于2.5倍母线宽度,即≥2.5a,上右图(5).母线连接:矩形母线搭接时,应按下表的规定进行,当母线与设备连接时,还应根据设备端子的结构决定:a.矩形母线采用螺栓搭接时,连接处距支柱绝缘子的支持夹板边缘应不小于50mm,上片母线端头距下片母线平弯开始处的距离不小于25mm,如下图:b.确定连接方式(垂直或直线连接)后,根据母排尺寸按表3及要求尺寸决定钻孔数量,用宽座角尺、钢板尺、铅笔划出钻孔位置中心线及切割线,然后用样冲冲中心眼,按表中要求孔的尺寸,上台钻钻孔。

尽可能用钻模钻孔,孔眼中心线要与母线垂直,不歪斜不咬边,钻后用中园锉锉去毛刺,并用半园锉倒角,使孔上下两园周边成园角。

c.母线的搭接面加工要平整,无凸凹和伤痕现象,无氧化膜,端头四角及截面四周要倒角,否则应用中、细锉加工搭接面,使之符合要求。

经加工后,其截面减少值,铜母线不应超过原4.2.4母线搪锡:(1).前处理:用盐酸+锌溶液去油。

(2).铜母线搪锡a.把酸洗后的母线端浸在锡锅内加热,取出后如不沾锡,说明母线搪锡温度合适,如沾锡,说明预热温度不够,要继续在锡锅内浸泡;b.母线预热温度合适后,取出母排用棉纱在母线上擦去多余的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