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规划与开发1、旅游系统是由旅游客源市场子系统、旅游目的地吸引力子系统、旅游企业子系统以及旅游支撑与保障子系统4个部分,具有特定的结构、功能和目标的综合体。
2、经济结构三要素:旅游需求、旅游供给、旅游市场3、空间结构三要素: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旅游通道4、旅游规划:在旅游系统发展现状调查评价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趋势以及旅游系统的发展规律,以优化总体布局、完善功能结构以及推进旅游系统与社会和谐发展为目的的战略设计和实施的动态过程。
5、旅游规划的利益相关者:旅游投资方、区域旅游管理方、旅游开发区域所在的社区、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规划的审批部门6、简述利益相关者理论对旅游规划的启示是什么?答、利益相关者分析是国际上社区旅游规划常用的规划方法。
(1)旅游发展涉及的各个利益相关者都有各自的目标和利益诉求,而且彼此之间可能有所不同,甚至互相冲突。
(2)规划者要协调平衡、着眼全盘、综合考虑,保持利益天平的平衡。
(3)要认真分析不同阶段各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明确其中的矛盾性质和协调的重点,从而明确规划与开发的方向7、旅游规划的意义1) 提高旅游资源吸引力的必要手段 2) 形成良好旅游目的地的有效途径3) 促进旅游业三大效益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 4) 推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措施8、简述旅游规划的功能是什么?(1)合理配置旅游资源寻找资源与市场的结合点;确保资源永续、高效的利用。
(2)确立旅游战略目标。
旅游总收入、接待人数、旅游产业地位;确定旅游业总体发展水平和方向(3)协调各相关部门关系合理调动、协调各部门资源,确保旅游生产顺利进行;协作部门:土地、交通、市政、劳动等(4)保障旅游可持续发展调整优化旅游系统结构,应对环境变化的挑战9、旅游开发:是指为发挥、提高和改善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使得潜在的旅游资源优势化成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并使旅游活动得以实现的技术经济行为。
10、旅游开发的原则:(一)个性化原则(二)市场导向原则(三)综合效益原则(四)注重保护原则(五)系统开发原则11、旅游规划与旅游开发的区别与联系:(1)规划是书面作业,根据资源与市场多种要素设定总体业务发展的目标及与其配套的运营管理规则.(2)开发是将可行性论证后已确定的运作项目,经过资金与人力的投入,把资源转化成商品的过程。
12、旅游规划与开发理论的可归纳为四大板块和四大层面:(一)四大板块:经济理论板块;规划理论板块;环境理论板块;人文理论板块(二)四大层面:(1)关于旅游规划研究方法的理论(2)关于旅游系统及其发展的理论(3)关于旅游规划的理论(4)关于旅游规划实施的理论13、旅游者行为的研究内容:旅游者的空间行为模式、旅游者的消费行为模式、旅游者的消费心理模式。
14、旅游地生命周期的类型:巴特勒(Butler)模型;普罗格(Plog)模型;双周期(double-cycle)模型15、旅游生命周期理论在旅游规划与开发中的应用(1)预测客源市场规模(2)提供旅游规划调整的依据(3)指导旅游产品的创新开发16、旅游社会学和人类学理论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为旅游规划的编制者提供了一个人本主义的规划哲学。
旅游规划一直以来侧重点是旅游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和环境改善。
旅游人类学展示了更为广阔的旅游规划思路,即旅游规划中不能仅仅局限于物质环境的规划设计,人才是旅游活动中的真正主体。
旅游规划者要从关心旅游地的各利益相关者入手,对旅游地的相关者的特性、活动以及社会环境加以关注。
在规划时首先要充分考虑、协调旅游者、旅游地居民、旅游开发商以及旅游地相关社会团体的相互关系和利益,然后再着手提升旅游地的硬件质量。
17、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公平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需求性原则18、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技术方法: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虚拟现实技术、信息网络技术。
19、国外最早意义上的旅游规划与开发是1959年美国的夏威夷州规划。
20、.城市旅游规划与开发的背景:城市大规模的兴起与发展、城市功能不断拓展与提升、城市正成为区域活动中心21、城市旅游规划与开发的趋势:注重环境创新、注重参与体验、注重人文关怀、注重文化发掘22、生态旅游:通过利用未受人类开发的自然生态资源开展的旅游活动。
在旅游中人们可以了解旅游区的文化和生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并以此为旅游区的居民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为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利用贡献力量。
23、生态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原则:整体优化原则、特色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24、生态旅游规划与开发的趋势:注重生态保护、注重环境优化、注重持续发展、注重相关发展25、旅游规划开发研究的热点:城市、生态、会展、主题公园、扶贫、假日、文化古迹、等的旅游规划与开发。
26、旅游资源是指能够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并促动其实现旅游活动,可为旅游业发展所利用,并由此产生一定的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效益的一切自然存在和社会创造。
27、旅游资源的特征:(1)、观赏性和体验性(2)时限性与区域性(3)多样性与综合性(4)垄断性和不可迁移性(5)永续性与不可再生性(6)吸引力的定向性(7)变化和可创造性。
28、旅游资源调查的内容:(一)旅游资源的环境调查(1)自然环境调查:调查区的概况、气候条件调查、地质地貌条件、水体环境调查、生物环境调查。
(2)人文环境调查:历史沿革、经济状况、社会文化环境。
(二)旅游资源赋存状况:旅游资源类型、规模、组合结构、开发和保护现状调查。
29、旅游资源的评价原则:客观实际的原则、全面系统的原则、符合科学的原则、效益估算的原则、高度概括的原则、力求定量的原则。
30、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一)定性评价方法(1)一般体验性评价和美感质量评价;(2)“三三六”评价法:三大价值、三大效益、六大条件。
(3)资源及环境综合评价法。
(二)定量评价方法31、旅游资源综合评价的主要内容:旅游资源特色和结构的评价;旅游资源环境的评价;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32、旅游规划与开发市场竞争内容:旅游规划与开发市场宏观环境分析、市场接待现状分析、市场竞争者的分析。
(一)市场宏观环境分析:(1)人口因素(2)经济因素(3)社会因素(4)政治因素(5)因素(6)区位因素(二)市场接待现状分析:(1)旅游者特征及行为特征(2)旅游者消费结构和模式(3)旅游者对该地旅游接待的满意程度(三)市场竞争分析:(1)竞争者的识别:明确主要竞争者、识别竞争者战略、判断竞争者目标(2)评估竞争者的优势与劣势:规划开发与经营目标、市场占有率与市场地位、影响规划开发与经营的因素、面临的障碍、赢利能力及销售增长率。
(3)评估竞争者的反应模式:缓慢反应者、局部反应者、隐蔽反应者、激进反应者。
33、市场细分:是从旅游者的需求出发,根据不同的标准将客源市场划分为若干子市场,以从中选出目标市场的过程。
34、目标市场选择的原则:可测量性、可进入性、可操作性、可盈利性35、目标市场选择的策略:(1)无差异市场策略(2)差异性市场策略(3)集中式市场策略36、营销渠道的设计(1)传统的营销渠道:旅游分销商、大众媒体、户外媒体、专业媒体(2)创新的营销渠道:区域内免费信息发放、互联网、旅游交易会37、营销战略的策划○1形象制胜战略:(1)旅游形象设计(2)旅游区形象推广○2竞争优势战略营销竞争战略决策:差异化战略、低成本战略、集中战略、市场领先战略○3品牌支撑战略(1)旅游品牌塑造:品牌决策、具体设计、服务提升、有形展示(2)旅游品牌营销战略管理○4产品升级战略(1)旅游产品升级的具体内容:产品形式创新、产品内容扩充、产品功能提升、服务质量强化(2)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营销战略○5网络营销战略○6营销组合战略:(1)服务业的营销组合(2)旅游规划与开发中的市场开发组合(3)旅游产品组合:实施产品差异化战略;针对细分市场;确保产品和服务质量38、制定价格策略a当旅游区推出新的产品或服务时,采取渗透价格策略,以尽快收回成本,提高市场占有率.b针对关键细分市场展开价格促销活动,提高本旅游区产品在主要细分市场中的份额,并削弱竞争者的地位.c当旅游区能将产品控制到较底水平时,可采取合理的降价策略,以扩大销售量和阻止竞争者进入.d以总额较低的价格提供系列产品或给予一定的折扣,刺激中间商和顾客的购买积极性e对某种旅游项目实行亏本销售,同时又通过高价出售其他配套产品来收回利润39、旅游主题形象:是某一地区内外公众对旅游区总体的、抽象的、概括的认识和评价,它是旅游区的历史、现实与未来的一种理性再现。
40、旅游功能定位(1)影响因素:政治经济环境、目标市场期望、技术资实力、旅游资源基础(2)功能细分:社会功能、环境功能、经济功能41、旅游主题形象:对旅游地总体、抽象、概括的认识和评价。
是旅游地的历史、现实与未来的一种理性再现.42、旅游形象定位:旅游地的物质景观形象、社会文化景观形象、旅游企业形象以及核心地区形象。
43、旅游主题形象特征(一)综合性:(1)内容的多层次性(2)心理感受多面性(二)稳定性:(1)旅游区客观物质基础(2)游客相同的心理机制(三)可塑性44、旅游主题形象定位的三要素:主体个性、传达方式、受众认知。
45、旅游主题形象定位的策略:(1)超强定位策略:如东岳泰山号称“五岳之尊”、桂林山水号称“美甲天下”(2)近强定位策略:如海南三亚定位为“东方夏威夷”、苏州乐园定位为“东方迪斯尼”(3)对强定位策略:如“野生动物世界”的定位(4)避强定位策略:与竞争对手“共荣共存”“和平相处”(5)名人效应定位策略:如岳阳楼形象与范仲淹、韶山形象与毛泽东等。
46、旅游主题旅游形象的塑造方法:传统宣传材料、旅游形象识别系统、节庆活动及公关47、旅游功能分区的原则:合理分区、集中功能、协调功能、合理规划动线和视线、保护旅游环境。
48、典型的空间布局模式:(1)同心圆空间布局模式:区核心保护区、缓冲区和开放区。
(2)环核式布局模式(3)社区-吸引物空间布局模式49、旅游线路有两层含义:(1)在旅游地内游人参观游览场所所经过的路线,它仅是某种活动的轨迹,仅涉及旅游通道。
(2)旅游经营者或旅游管理机构向社会提供的产品。
50、旅游线路的设计原则:市场导向原则、突出主题原则、游程多样原则、合理搭配原则、机动灵活原则。
51、旅游项目:以旅游资源为基础开发的、以游客为居民为吸引对象、为其提供专门化服务、具有持续旅游吸引力、以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生态效益为目标的旅游吸引物52、旅游项目的特征:功利性、社会性、创新性、时效性、超前性53、旅游项目创意设计的总体原则: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有我新。
54、旅游项目创意设计的基本原则:因地制宜原则、整体优势原则、综合设计原则、现实性原则、一致性原则、三大效益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