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行路难一等奖ppt
作者的《拟行路难》对李白的《行 路难》很有影响。从思想内容来看,都 是写怀才不遇的悲愤不平的感情。从语 言风格来讲,都得力于汉乐府的影响。 语言质朴,用近乎口语的文字表现深邃 的诗意。全诗气势连贯,笔力酣畅淋 漓、跳荡雄肆。
么
叫
诗
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精练传神的、
眼
: 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诗
歌意境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
的能笼罩全诗、全联或全句的字词句。
字词句
(一)抓能体现作者强烈感情的字词 (二)抓描写事物生动、形象、准确的字词 (三)抓诗中巧妙的修辞 (四)抓词类活用 (五)抓虚词
诗眼——愁
为何愁? 愁什么? 如何表现愁?
解释题意 《行路难》:乐府旧题,主要是抒发世路艰难和离
别悲伤的感情。
写作特点:
语言质朴。 近乎口语,明白晓畅。
此诗以真情动人。
音律也很独特。 二与四、六与八分别押韵,错落有致。
拓展延伸
诗歌比较阅读:
材料一般选用不同的人所写的 相同或相似的题材,或是思想 感情不同,或是表达技巧不同 ,或是形象、语言风格不同。 比较阅读应该以求异为主。
第一单元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南朝·宋 鲍照
【学习目标】
1、了解创作背景 2、抓住诗眼,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变化 3、分析文中“比兴”的用法和作用。 4、比较《行路难》和《拟行路难》的异同。 5、引导学生认识怀才不遇者的不幸。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 晋人袁山松改变其音调,创制新词,流行 一时。鲍照《拟行路难》共十八首,歌咏 人生的种种忧患,寄寓悲愤。今天我们来 学习其中的第四首。 有些学习汉魏乐府
背景简介:
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 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 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一些才 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 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 个特色。
想一想:
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愁思与愤懑的?
比兴手法的作用: 作用分解: 1、开头引出下文,起铺垫作用。 2、景或物 烘托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3、比喻,生动形象,化抽象为具体, 化繁杂为简单。
鲍照的生平:
鲍照(约414—466)字明 远,祖籍上党,后迁于东海 (今江苏涟水附近)。他与 谢灵运、颜延之并称为“元 嘉三大家”,但生平遭遇、 创作风格与二人有很大不同。
鲍照的生平:
鲍照出身寒微,自称“家世贫贱”,是“负锸 下农”(《谢秣陵令表》)。二十多岁时,在临川 王刘义庆门下,因献诗被赏识,擢为王国侍郎。以 后担任过太学博士及县令等低级官职。最后任临海 王刘子顼参军,在刘子顼举兵叛乱失败时,死于乱 军中。世人因此称他为鲍参军。有《鲍参军集》传 世。尽管鲍照“才秀人微,取湮当代”(《诗品》 语)。但他的文学作品的价值,却越来越受后人重 视,有人甚至认为他是刘宋时代成就最高的作者。
情感 语言风格 抒悲愤
怀才不遇 李白 壮志难酬
深受乐府影响, 抒悲愤 语言清新质朴,
+ 气势连贯,笔力 明豪情 酣畅淋漓
+ 展自信
诗以“行路难”比喻世道险阻,抒写 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产生的 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他并未因此而放 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 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乐观 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 调。
鲍照《拟行路难》 李白《行路难》
读意象
愁
愁、失意
读诗中的诗 满腹愁绪,无处宣泄 满腹愁绪,但潇洒
人
自如,乐观积极
读现实中 的诗人
怀才不遇
怀才不遇
读时代
魏晋的门阀制度 唐代开明的思想和
压制了人才
繁盛让人充满希望
写作缘由 鲍照
难路行《的李鲍较比
》
、
情感 语言风格
李白
比较鲍、李的《行路难》
写作缘由 鲍照
的作品的题前多冠一“代”或“拟”字。 拟,摹仿。《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 为汉代歌谣。
一.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拟行路难
(其四)
鲍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如何寻 找诗眼直抒胸臆)
拟行路难 鲍照
认命——不认命——认命
︱
︱
︱
抨击 悲愤 无奈
全诗小结:
全诗突出一个“愁”字,所叹者愁, 酌酒为消愁,悲歌为断愁,不敢言者更添 愁。正如沈德潜所说,此诗“妙在不曾说 破,读之自然生愁”。
知人论世,理解标题: “行路难”难从何而来?
道路难行。 人生之路(仕途) 艰 险坎坷,才华埋没,壮志难酬。
诗开头写“金樽 美酒”、“玉盘珍 馐”,给人一个欢乐 的宴会场面。接着写 “停杯投箸”、“拔 剑四顾”,又向读者 展现了作者感情波涛 的冲击。
中间四句,既感叹 “冰塞川”、“雪满 山”、又恍然神游千载 之上,看到了吕尚、伊 尹忽然得到重用。“行 路难”四个短句,又表 现了进退两难和继续追 求的心理。
李白的《行路难》与
《拟行路难》进行比较 鉴赏。
对比阅读: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知人论世 两首诗的相似之处与不同之处?
最后两句,写自己理想总有一天能够 实现。全诗在高度傍徨与大量感叹之后, 以“长风破浪会有时”忽开异境,并且坚 信美好前景,终会到来,因而“直挂云帆 济沧海”,激流勇进。蕴意波澜起伏,跌 宕多姿。
以李白的乐府歌行为例,与鲍照作简 要比较:
以李白的乐府歌行为例,与鲍照作简 要比较:
唐代李白对鲍照的《拟行路难》情有 独钟,他的《行路难》、《将进酒》等乐 府诗也写“愁”,但感情的跌宕起伏,有 愁但力图突破愁的束缚,从内容到形式都 体现出对鲍照诗的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