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字经》教学设计

《三字经》教学设计

《三字经》节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流利地朗读和背诵本句三字经。

2.知道黄香温席和孔融让梨的故事。

3.让学生懂得懂得孝顺,谦让,学会感恩。

4、学会学习经典国学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主动参与课堂讨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孝顺,谦让。

培养学生对学习国学经典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初步了解三字经的内容,可以从中明白道理,让学生懂得孝顺,谦让,学会感恩。

培养学生对学习国学经典的兴趣。

2.能用老师教的方法自学《三字经》的诗文。

三、教学准备:课件
四、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
1、出示《三字经》第一节,齐读。

这段文字出自哪里?
2、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有无数的瑰宝,影响着我们世世代代的中国人。

它们就像天上的星星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三字经》就是传统文化瑰宝之一。

你们了解《三字经》吗?
过渡:《三字经》是古代小朋友上学时接触的第一本书,想不想去看一看,让我们一起乘坐机器猫的时光机,穿越时空回到几千年前,看看古代小朋友上学的第一本书到底是什么样吧。

3、出示简介。

《三字经》是古代小朋友上学的第一本书,是一本启蒙读物。

它一共有一千多字,但是却包含了很多有趣的故事。

相传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叫王应麟的人,他是南宋著名的学者。

他做了很大的官,但为人耿直,看不惯官场上的一些人和事,因此得罪了别人。

后来他不做官了,回了老家,在老家过着隐居的生活。

他为了教育子孙就编写了一本书,内容丰富,因为都是三个字一句,读起来很有韵律,所以叫它《三字经》。

学了它,我们就可以知道很多做人的道理。

4、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学习一本国学经典著作《三字经》的节选。

(二)新授
屏幕出示: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我可以:读准字音
1、分行个读(相机正音:少、执、融、悌、宜)
还有哪些同学想读一读,第一组的同学来开火车读吧。

2、开火车读(一组),还有谁想读,其他三组来读吧。

3、分组读(另外三组)。

过渡:除了读准字音,同学们还要读出节奏。

要求二:读出节奏(押韵)
1、齐读。

同学们读得很流畅,读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三字经》中的内容就像歌词一样顺口,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分行读。

3、有没有发现三个红色的字?有新发现吗?
(简略讲解相关知识押韵知识:押韵,是指在韵文的创作中,在某些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都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读起来朗朗上口、和谐动听。

这些使用了同一韵母字的地方,称为韵脚。


4、个读感受韵味。

5、如果加上节拍,读起来会更有韵味,我们来试一试吧。

a.拍手读。

b.同桌练读,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

(快读,慢读,拍桌读,跺脚读。


c.交流展示。

6、押韵就是它读起来琅琅上口的原因,让我们一起读读吧。

齐读。

要求三:懂大意、悟道理
1、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指名读)
(怎么将简短的话说成一段让人容易理解的话呢,请看老师带给大家的锦囊妙计:理解关键词,连词成句)
a.理解板书:子、少、亲、习
b.指名说。

c.希望同学们都能做到,引读第一句。

过渡: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故事。

2、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指名读)
a.观看视频,知道这个故事对应《三字经》中的那一句话呢?
b.知道这里的香是谁吗?东汉人黄香.
c.这是老师送给同学们的第二条锦囊妙计:根据故事内容理解意思。

d.谁能用一句话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e.看图谈感受。

(母爱似水一般柔和,温和而细腻;父爱如山一般雄伟,深沉而伟大。

我们从小就在父母的臂弯下长大,时间的飞逝,父母已不再年轻,生活的千斤重担,身体的病痛常常会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如今,我们应懂得孝顺,感恩所有为我们付出的人!)
f.同学们,你们想对父母说些什么?或者你想为父母做点什么?
g.孝顺是做人的根本,心中怀着感恩,带着一颗感恩的心,时时刻刻感谢着父母的养育之恩,感恩不需要惊天动地。

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他们劳累的时候捶捶背,在他们口渴的时候端上一杯温暖的清茶,在他们的节日时送上一份温馨的礼物,他们的心中都会感到欣慰,觉得我们长大了。

希望你们能记住黄香温席的故事,引读第二句。

3、融四岁,能让梨。

悌于长,宜先知。

(指名读)
a..老师刚才送了大家两条锦囊妙计,借助它们,你们来理解第三句吧。

b.生讲述“孔融让梨”的故事。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神童。

4岁时,他就能背诵许多诗词,并且还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

一天,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给孔融兄弟们吃。

父亲叫孔融分梨,孔融挑了个最小的梨子,其
余按照长幼顺序分给兄弟。

孔融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大梨该给哥哥们。

”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说:“因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

”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汉朝。

小孔融也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榜样。


c.你觉得孔融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d.看图谈感受。

生活中经常出现熟悉的画面,你有什么想说的?
e.在生活中你是怎么爱护你的兄弟姐妹的,有没有做到谦让呢?
f.小结:老师也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做一个孝顺而又谦让的好孩子。

向黄香和孔融学习,齐读:
过渡:《三字经》不仅教我们做人要懂得孝顺、谦让,仔细品读,我们还能从中学到很多其他的道理。

(三)拓展延伸
1、孩子们谈谈今天的收获吧。

2、小结:《三字经》的内容分为六个部分,每一部分有一个中心。

今天我们从中明白了做人要孝顺、谦让,并且要勤劳刻苦,其实,除此之外,仔细阅读《三字经》,你还能学到文学、天文、地理、历史等方面的知识。

做人除了孝顺、谦让、勤奋刻苦,还知道哪些是做人的美德?
过渡:同学们,可以把你们所说的美德编写成新的《三字经》,请看——
3、创编《三字经》
孝敬父母孝父母
尊敬兄长敬兄长
勤奋学习
善于思考
勤俭节约
诚实守信
尊敬师长
乐于助人
(四)引导自学《三字经》中其他内容
头悬梁,锥刺股。

彼不教,自勤苦。

曰春夏,曰秋冬。

此四时,运不穷。

孟子者,七篇止。

讲道德,说仁义。

小结。

今天学习了《三字经》,了解了很多知识,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让我们把它记在心中吧。

齐读两段。

(六)总结
大家的收获很多,中华国学经典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容博大精深。

中国的国学经典还有很多,如《弟子规》《千
字文》《论语》等,课下,请同学们去尽情探索吧。

老师希望通过学习国学经典,孩子们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明白更多做人的道理!
(六)作业
1、回家后把今天的收获讲给爸爸妈妈听。

2、用今天老师教给你的方法学习《三字经》的其它诗文,下节课我们继续交流体会。

(七)板书设计
三字经
孝顺
谦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