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试讲模板一、教材分析:1.本节教材内容的最大特点就是对知识的记忆性要求很强,它即用上了我国行政区划和我国地势、地形特点的旧知识,又为本章的其它地形区的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在全章的教学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记住:a,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与分布,b,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明玛峰的位置和海拔。
基本能力:在中国地形填充图上准确填出我国5条东西走向的山脉,7条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山脉,喜玛拉雅山及珠穆朗玛峰。
品德教育:a,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教育。
通过了解我国登山运动员攀登珠峰的事迹,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不畏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a,东西走向的主要山脉,b,东北一西南走向的主要山脉,c,喜玛拉雅山和珠穆朗玛峰。
四.教学难点:对东西、东北一西南及弧形三种走向主要山脉的名称及分布的记忆。
二、教法:根据我校学生及教学设备的实际情况,以及本节教材的具体内容,我采用启发记忆式教学方法。
三、学法:为帮助学生加深记忆,我编了三段顺口溜把三种走向的主要山脉串了起来,并用投影仪打出来。
东西走向有三横,东北一西南有三撇,弧形山脉气势宏,北天阴,兴安太行巫雪峰,喜玛拉雅似卧龙,中昆秦,台湾山脉东分布,珠蜂傲立中尼境,湘桂粤赣夹南岭。
长白武爽夹当中。
八八四八第一峰。
四、教学过程:很多同学都喜欢利用节假日跟随家长或亲朋去旅游,我也不例外,找到过黄山、泰山、华山等风景名山游览过。
那么,同学们都到过或听说过哪些山呢?".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这时问我国有哪些主要的山脉呢?由此便导入新课。
首先,提问山脉的概念,引出走向的概念,并教给学生辨认山脉走向的方法。
在这里我使用两幅小挂图,让学生辨认山和山脉,同时在带有指向标的自制挂图上画出山脉,让学生辨认其走向。
2.引入正题:a,带着问题看录像:"我国有哪些主要山脉,其走向和分布又如何?",看完录像,由我通过指地形图,总结出这些条纵横交错的山脉把我们伟大的祖国装扮得更加雄伟壮丽、多姿多彩,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的教育。
b,在自制中国政区轮廓的空白板图上,先画出一种走向的主要山脉,让学生去辨认其走向,并说出该走向的主要山脉有几列、几条?学生回答后板书,然后识别其名称与分布,学生可参。
看书第27页3,5图来回答,学生每说出一条山脉的名称,我就把课前写好山名的硬纸片贴在正确位置上。
每讲完一种走向的主要山脉后,把所贴的山名取下来,让学生背着写在《地理质量监测》第18页填充图上,然后请一位同学到前面小黑板上把山名贴上,全班检查其正误。
讲完东西、东北一西南走向的主要山脉后,该讲喜玛拉雅山了。
我在黑板上画出其位置,先不讲,而是给学生放一段录像,让学生通过收看录像回答出该山的名称,其主峰的名称、海拔及位置。
老师板书后,让学生填在《质量监测》上:请一位学生到前面来做。
做完练习后,给学生看一幅"喜玛拉雅山"的小挂图,让其识别图中哪里是珠峰。
关于珠峰探险,书上P28有一段"读一读",请两名同学给大家读一下,再由学生自己说出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进而激发民族自豪感,并培养学生不畏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以上内容的完成为属于边指导、边练习、边反馈的过程。
讲到这里,这节课的重点内容已授完,同时给学生指出板书的内容即为。
本节课应该记住的教学目标。
那么我国除了以上走向的山脉以外,还有什么走向的山脉呢?再画出西北一东南和南北走向的三条山脉,让学生练习辨认其走向、名称,并写在《质量监测》上,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把名称贴上,全班检查。
为了帮助学生加深记忆,在投影仪上打出三个顺口溜,老师边读边讲,再让学生齐读,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质量反馈:a,用投影仪打出判断与选择题,学生用四色卡来回答,这时我使用"笑脸"与"哭脸"来判断正误。
b,胶片上画出主要山脉,找两组同学进行竞赛,每组3人,一人说序号及山名,一人说走向,一人在大地形挂图前指出其位置。
看哪组说得既快又正确,以同学们的掌声来鼓励获胜的一组。
五、板书:结构式第二节主要山脉东西走向:三列(5条)走向东北一西南走向:三列,(7条)与分弧形山脉:喜玛拉雅山布8848米珠穆朗玛峰--世界第一峰中尼边境高中地理试讲模板一、课题: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二、教材分析本课为人教版教材高中地理必修Ⅰ第三章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根据课程标准,结合本节授课内容需要,安排两课时完成,本课为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前面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基础上,对地球上最主要的水体——海水的运动进行更加具体、深入地学习,是对全球大洋环流的分布及运动规律的概述。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海水运动的形式,洋流的性质分类,明确影响洋流的因素。
(2)运用洋流模式图和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解释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3)能运用气压带和风带图说明风海流的形成。
(4)学会利用海水等温线来判断寒、暖流。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探究并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对洋流分布规律的总结,引导学生主动去获取知识,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读图、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3)通过对洋流的成因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培养学生分析、研究地理问题的方法和精神。
(2)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和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
(3)在认识地理事物的共性时把握区域的个体差异。
四、教学重难点1.利用等温线图判断寒、暖流。
2.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和洋流模式图的构建。
3.世界海洋洋流名称的记忆。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趣引入由一个关于洋流的小故事导入,引起学生们的兴趣。
(二)讲授新课1.洋流的概念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一段,并在教材标记关键词。
思考:洋流有什么特点?【教师讲解】略。
2.洋流的性质分类让学生结合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阅读教材第二段,分析并归纳寒、暖流概念,引导学生对所得的信息进得分析整理。
【教师讲解】略。
提示:寒流和暖流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相对于所流经海区的水温而言的。
思考:我们如何来判断一个洋流是暖流还是寒流呢?知识应用:等温线地图上判定寒、暖流。
①判断南北半球:看等温线递变方向因为纬度越高,水温越低,所以越往北水温越低,为北半球;反之为南半球。
②判断寒、暖流等温线向高纬弯曲(北半向北,南半球向南),水温比同纬度海区高,为暖流;反之为寒流。
通过练习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练习讲解】通过上面的方法我们来做这个题目,同学们先思考。
根据洋流流经某海区的海水表面等温线分布图,回答:(1)此图表示半球图。
(2)按性质分类,此洋流是流。
(3)在图中标出该洋流的方向。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几个结论:①凸高为低,凸低为高。
②暖流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北半球向北,南半球向南),水温比两侧高;寒流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
③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弯曲方向一致。
【过渡设问】这些性质不同、分布各异的洋流是怎样形成的?下面我们来学习洋流的成因。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教材第三段的内容。
3.洋流的成因结合教材全球风带与洋流模式图对比,分析洋流的成因:让学生填写六个风带的名称,观察东北信风、东南信风与北赤道暖流的流向,引导学生联想:风向对洋流运动方向的影响。
【教师讲解】盛行风吹拂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流,并且使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流动,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
当洋流前进时,受陆地形状的限制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运动方向会发生改变。
由此可知,洋流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有风向、地转偏向力、海陆轮廓。
其中,盛行风是最主要的动力。
【过渡】现在我们一起结合刚才学习的洋流成因来概括世界洋流模式图,看看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4洋流模式图的建构知识链接:风海流是海水在风的切应力作用下,形成的水平运动,风海流开始运动后,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使表层海流流向偏离原风向45°左右(南左北右)。
洋流的流向是指洋流流去的方向,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教师讲解】略。
根据讲解,让学生画出大洋的环流模式图(画洋流模式图,假设圈外面全是陆地)从全球气压带、风带和洋流模式图中可以看出,全球海洋表层洋流构成了分别以副热带和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过渡设问】现实生活中,海陆分布是不均匀的。
所以,实际的洋流模式还与理想的模式图有一些出入。
下面大家看教材,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冬季)。
我们具体来分析现实中的洋流分布有什么规律。
4.洋流的分布规律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以下学习任务:全班分为四组,读《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每组观察一指定海区洋流的运动,对比分析洋流运动的方向、东西岸的洋流性质差异,归纳出洋流运动的规律。
归纳共同点:各组根据学法指导归纳出各海域洋流的分布规律,并在图中画出此海域洋流分布的简单模式图。
台上展示学生绘图的结果并让学生进行评价。
把通过评价、经过修改的局部模式图汇总到一张图上,并添加“赤道逆流”等,总结世界表层洋流分布的一般规律如下:【教师总结】(1)南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以副热带为中心)方向:北顺南逆,大洋东岸是寒流,大洋西岸是暖流。
(2)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以副极地为中心)方向:逆时针,大洋东岸是暖流,大洋西岸是寒流。
(3)南半球中高纬度形成西风漂流、南极环流让学生把归纳图与教材《全球风带和洋流模式》进行比较,看看有什么不同?不同点:学生归纳的南半球中高纬度的洋流分布规律(西风漂流与南极环流)与图《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中所示的南半球中高纬度的分布规律是不同的。
提问:南半球中高纬度形成连续的西风漂流和南极环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教师讲解】略。
【过渡设问】前面我们比较的是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洋流运动规律,读图《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观察在北印度洋,冬季和夏季的洋流方向有什么变化?(4)北印度洋海区:夏顺南逆【教师讲解】因为北印度洋海区狭窄,受南亚季风影响而形成季风环流,通过动画,归纳出北印度洋洋流运动规律为:在冬季,北印度洋海区受东北季风影响,洋流逆时针方向环流;而在夏季,北印度洋海区受西南季风影响,洋流呈顺时针方向环流。
总结:对洋流模式图及各个大洋洋流分布特征,可以联想为“8/0”。
中间视为赤道,上面“8”按笔顺代表北半球大洋环流及洋流流向,下面的“0”,按笔顺代表南半球大洋环流及洋流流向。
六、板书设计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1.洋流的概念:常年沿一定方向大规模2.洋流的性质分类:暖流、寒流3.洋流的成因:盛行风、陆地轮廓(陆地形状)、地转偏向力4.洋流的分布规律(1)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顺南逆(2)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逆南无(3)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夏顺冬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