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语文鸟啼2

高一语文鸟啼2


然而故乡还是给我留下了一些可以辨认的事物,如这座儒矶山上的临湘塔,对于一个早已年过天命的游子,它依然是一个供你遥望和皈依的方向。友博
儒矶山,说是山,其实是我家乡江南岸边的一片丘陵。在一马平川的江南岸,这是一片厚土,而一座古塔宛如一个屹立于江山之间的图腾。江是长江,山是儒矶山。曾几何时,还有一条绕山入江的 溪流,名曰儒溪。这座塔又叫儒矶塔或儒溪塔,但无论它叫什么,都是我故乡最瞩目的一个地标,也是长江的一个航标。逆水而上的舟船,过了这座塔就是令人闻风丧胆的寡妇矶,那些触礁沉没的航船 不知留下了多少悲哭的寡妇。那舟上人,只要远远看见临湘塔,一个个如临大敌,又把惊呼化作船工的号子,喊得惊天动地。半个多世纪之前,我时常从儿时的噩梦中惊醒,又久久不能入睡。每一个在 江边长大的孩子,对那舟上人都有一种如亲人般的牵肠挂肚。
我一直猜测,故乡的先辈们之所以在儒矶山上筑起这样一座实心塔,就是为了给往来江上的舟船一个实实在在的指引。古人建塔多择要害之地,若是江边没有龙王庙,必有用来镇妖的,而是一座崇文塔。其建成亦晚矣,始建于清光绪七年(1881年),由临湘乡贤、台湾道台刘璈捐资主修。刘璈,字兰洲,自少时便钻研经世之学,又于乱 世投笔从戎。咸丰十年(1860年),湘军主将左宗棠奏调浙江巡抚,刘璈自领一军赴浙参战。那时他还是一名秀才,这也是名副其实的秀才带兵,但他在经世之学中便已熟谙用兵之道,曾于半夜亲率兵 士,口衔铜钱,直捣敌营。左宗棠对刘璈颇为器重,曾经上疏称:“共事多年,信心有素,于整军治民之事,必能补其缺漏,仰答恩知者也。”经左宗棠举荐出任台州知府,继任甘肃兰州道台,而后又 两次入台。清光绪十年(1884年),法国海军攻打我国台湾,清廷下令对法宣战。刘璈在台湾整军治民,抗法护台,终将法国侵略军驱逐出台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