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字》象征意义解读摘要美国著名小说家纳撒尼尔·霍桑的代表作《红字》,是美国第一部象征主义小说。
本文着重从红字“a”、人物及场景描述三个方面来解读小说中的象征意义,深刻剖析了作者的清教观,同时也揭露了当时的社会制度与传统道德观念对人性的压抑与迫害。
关键词:纳撒尼尔·霍桑象征意义红字“a”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象征,是文学创作的一种艺术手法,通过借助具体的事物来表现抽象的意义,诱发读者的想象和联想,从而来表达作者所要表现的某种思想、感情、意志或者观点。
象征是美国著名小说家纳撒尼尔·霍桑运用得最为娴熟的艺术手法之一。
面对各种事物和现象,他总是思索其中更深一层的意义,挖掘它们所代表的精神内涵或更高层次的真理。
其代表作《红字》创作于1851年,是整个美国浪漫主义小说中最有声望的权威作品之一,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上独具一格,寓意深刻,尤以象征手法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致,因此,也被称为美国第一部象征主义小说。
《红字》描述了17世纪中叶发生在北美清教殖民统治下的新英格兰的一幕爱情悲剧。
年轻漂亮的海斯特·白兰嫁给了一个畸形的年老学者罗格·齐灵渥斯。
丈夫被俘虏失踪后,海斯特和一个年轻的牧师阿瑟·丁梅斯代尔暗中相爱,并生下了一个女孩儿——珠儿。
犯了通奸罪的海斯特遭到了胸前佩戴红“a”字的惩罚。
而齐灵渥斯潜回美洲处心积虑地折磨丁梅斯代尔。
最终海斯特因自己的美好德行获得了人们的谅解,而丁梅斯代尔在当众袒露了自己的罪责后死去。
这是一个讨论罪与罚及救赎的故事。
霍桑在这部小说中用充满象征的奇异图景构成了一个真实与想象、现实与幻想的混合世界。
本文着重从红字“a”、人物及场景描述三个方面来探讨小说中的象征手法。
一红字——“a”霍桑巧妙地把红字“a”贯穿整个小说,始终让它在不同的地点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像一道红线,连结起书中所有的人物和场景,是全书寓意丰富的核心象征。
在小说中,红字首次作为一个耻辱的符号出现在人们面前——海斯特·白兰由于犯了通奸罪,被强迫胸前佩戴红色的“a”字在绞刑台上示众。
此时,红字意味着“通奸”(adultery),是耻辱与惩罚的标志。
这意味着在人们的眼中她已不是一个真正的女人,而是一个活生生的象征,它代表着不可饶恕的罪恶和无穷无尽的痛苦。
红字成了罪恶的代名词,象征罪恶的红字带给海斯特的是烫人的烙印和沉重的精神负担。
但是,作家同时描述道:“那是精美的红布制成的,四周有金线织成的精工刺绣和奇巧花样,这个字做得非常的精致,具有华美的想象力,真成了她所穿衣服上最完美的装饰。
”透过字里行间,读者不难发现作家对女主人公的欣赏与同情,同时也暗示了她具有自豪和自傲的资本和能力(arrogance)。
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红字“a”被不断赋予新的含义。
在以后的岁月里,海斯特和她的小珠儿被人们排斥了,她们住在村边的小木屋里,孤独地生活。
这时“a”字又象征着她们处境的孤单“alone”;海斯特佩带着鲜红的“a”字,为城镇的人们做针线,守护病人,照看孩子……,她总是出现在人们最需要帮助的地方,之后,又默默地离开,于是,人们似乎已经淡忘了“a”与“adultery”(通奸)的联系,而与“able”(能干)结合在一起,甚至被视作天使(angle),“a”字此时不再是受人鄙视的耻辱符号,而是令人羡慕、尊敬(admire)的象征。
随着剧情的发展,海斯特逐步走向觉醒和成熟,在心底顽强地与清教统治相对抗,因而“a”又有了坚忍不拔的女斗士(amazon)的意义。
对丁梅斯代尔而言,红字是隐藏在内心的,同样是“罪恶”的象征。
丁梅斯代尔的英文全名arthur dimmesdale中的首字母是a,而且名与姓的首字连起来就是ad,隐含着他所犯的通奸罪(adultery)。
丁梅斯代尔一直隐瞒其罪责,但内心极度痛苦,常常捂住胸口,表明红字暗藏在心。
在小说的结尾,牧师终于走上刑台,向世人坦白罪孽。
红字终于显露,此时作者故意含糊其辞地描写到,牧师胸前的红字似乎是为了悔罪而烙上去的印迹,又好像是上帝为了惩罚他而打上的耻辱的标记。
这使得红字有了更加强烈的艺术震撼力,引起读者思想感情上的震动。
可以说,红字含蓄而有力的象征意义,揭示出了小说罪与罚的主题。
二人物的象征手法《红字》中的人物有各自不同的象征意义。
其中三个主要人物海斯特代表悔过的罪人,丁梅斯代尔代表半悔过的罪人,而齐灵渥斯则代表真正的罪人。
而作为一对违反教规的有罪的情人所生的后代,珠儿是代表着未来的、经过充分发展后的完美的人。
1 海斯特·白兰(hester prynne)海斯特是霍桑着重刻画的主要人物之一,她是一个具有多重象征意义的人物,作者对她的起名是别具用心的。
因为从她的名字上看,我们可大致猜出她的性格特征。
海斯特(hester)有两种含义:首先,海斯特使人联想起希腊神话中的hestier,hestier是主神宙斯的姐姐,是掌管天上人间一切炉灶的美丽女神,霍桑由此表明海斯特是一个热情奔放的女子;其次,海斯特(hester)也是hastier (轻率的),不顾一切后果的谐音。
我们从文中了解到海斯特的婚姻是草率的,与其说是爱情,倒不如说是一种精神上的冒险,她嫁给罗杰·齐灵渥斯,却并不爱他;而她对亚瑟的爱,既是出自激情,又是出于轻率。
所以霍桑用prurient(肉欲的)的谐音prynne作为女主人公的姓氏,提示了罪恶的根源;其次,prynne也是prune (净化)的谐音,霍桑不仅探究了海斯特犯罪的根源,也肯定了她能够负罪行善的壮举。
总之,海斯特是美好爱情的象征,同时她的欲望代表她人性中霍桑认为“恶”的一面,她灵魂的净化又是霍桑竭力推崇的道德行为。
从这一人物的象征寓意看来,作者霍桑既是清教思想的继承者,同时又是清教思想的批判者。
2 亚瑟·丁梅斯代尔(arthur dimmesdale)牧师亚瑟是一个年轻的圣徒,一个博学的神学家,但他没有勇气承认罪责,内心的负罪感使他倍受折磨、痛不欲生。
其姓氏arthur 使人联想起犯了原罪的亚当(adam),adam因禁不住夏娃(eva)的诱惑而偷食禁果,因而被上帝逐出了伊甸园。
他的名字dimmesdale 可以分成两部分理解,dim(模糊的)、dale(山谷),他的性格优柔寡断,他的内心世界就如同模糊的山谷一样,令人捉摸不定。
亚瑟姓名的两个首字母ad是adultery(通奸)的两个首字母,这就又告诉我们:他是一个通奸者。
亚瑟是矛盾的组合体,表面上看,他是教徒眼中的圣人,其实却是真正的罪人。
他在痛苦中挣扎了七年,无时不处于一种精神的煎熬之中,最终,在做完最后一次极富感染力的布道之后,他拉着海斯特与珠儿的手一起走上刑台,袒露胸前的红字,在死亡中完成解脱。
他经历了由隐瞒到承认罪责,直到获得灵魂解脱的过程,他代表半悔过的罪人。
3 罗杰·齐灵渥斯(roger chillingworth)罗杰是宗教势力的象征,其名roger是rogue(恶棍、流氓)的谐音,他葬送了海斯特美丽的青春,并导致了海斯特后来的悲剧;其姓氏chillingworth中的chilling源于chilly(冰冷、寒意),总之,roger chillingworth的象征寓意就是一个冷酷的、复仇心切的恶棍,它是人性中“恶”的体现。
他一心追求复仇,冒充医生接近牧师,假装关心,暗中却刺探牧师心中的秘密,挖掘可怜牧师的内心,违背了基督教不可以探知他人罪恶的教义,最后变成害人者。
在霍桑笔下,齐灵渥斯的行为无异于亵渎神灵,比起牧师的罪,他犯了更大更重的罪,成了真正的罪人。
4珠儿(pearl)pearl是珍珠、宝珠的意思。
她是海斯特的无价之宝,是海斯特与亚瑟爱情的结晶,同时也是他们的罪证。
无辜的珠儿,是红字“a”的产物,是一个活生生的“a”,更是社会的弃儿。
作为私生女,她的降生是对现实法规的一种破坏,同时,珠儿也是大自然的杰作。
珍珠的形成过程是牡蛎历尽苦难的过程,一颗沙粒的偶然入侵(海斯特与亚瑟的激情性爱)孕育了它,此后,牡蛎(海斯特)就忍受着痛苦,不断地分泌出一种液体(海斯特的泪水),最终形成了自然的产物珍珠(珠儿)。
此外,珠儿可以和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和谐共处,也说明她是大自然的产物,而非罪恶的结晶;珠儿还象征着一种先进的社会制度,是一种希望,她的幸福结局象征人类美好的未来。
三场景的象征手法自然场景的描写在小说中渲染了环境气氛,有着鲜明的象征意义,并且其象征寓意呈现出游动性、多重性。
1 刑台选择场景与渲染气氛也是烘托主题的重要手段。
《红字》中的刑台就是最重要的场景之一,显然经过作者精心设计,具有暗示主题的作用。
刑台本是处决犯人的地方,在《红字》中象征对罪恶的惩罚。
小说中,刑台出现了三次,分别在故事的开头、中间与结尾,是串起整部小说的重要线索。
小说开始,海斯特抱着珠儿走上刑台受罚;后来,丁梅斯代尔牵着海斯特和珠儿在刑台上忏悔;最后,丁梅斯代尔死在刑台士,至此其罪恶得以解脱。
刑台是清教社会残酷法典的象征,也代表着罪人公开认罪之处。
2 监狱与墓地由于霍桑小说的主题以揭露人人心中皆有的“恶”为主,并且带有神秘主义色彩,所以小说中常常出现监狱与墓地一类的场景。
《红字》以监狱为开篇,以墓地结束,这两个场景在小说中多次出现。
小说一开始就有这样一段话:“新殖民地的创建者们,不管他们原先计划建立的是什么样的人类美德与幸福的乌托邦,一定会在处女地里圈出一块做墓地;另一块修建监狱”,并把监狱比喻成“文明社会的一朵黑花”。
接着齐灵渥斯在监狱里与海斯特碰面,丁梅斯代尔的住处就紧挨着一片坟地,而齐灵渥斯则经常在墓地里采集草药……可以说,在霍桑笔下,监狱与墓地就象征着罪恶的滋生地。
3 小溪林中的小溪也具有象征意义,当珠儿拒绝跨过小溪与海斯特和亚瑟会合时,这个小溪对亚瑟来说就成了两个世界的分界线,成了“罪恶”与“纯洁”的分界点。
海斯特与亚瑟在溪畔相聚,珠儿在小溪的另一边,任凭海斯特怎么呼唤,珠儿也不愿意跨过小溪。
这时,敏感的牧师说,“这条小溪是两个世界的分界线,(珠儿)是一个不准跨过小溪的小精灵。
”此外,小溪还象征珠儿的身世,文中的小溪没有源头,远远地伸向森林神秘的心脏,在阴暗处流淌,正意味着珠儿的身世。
4 森林森林在文中作为黑暗和邪恶的象征而频频出现,林中的参天古树和藤蔓遮蔽了阳光,人们对森林总是敬而远之。
森林不仅藏污纳垢黑暗阴郁,而且隐藏着无穷的危机,是荒凉和阴暗的象征。
“这片无垠的森林富饶而充满了危险,辽阔而神秘,富有挑战性而又令人却步。
”但是笔者认为霍桑笔下的森林同样也是人的精神来源,是灵魂再生之地,是自由的象征。
森林作为未被开发、驯服的荒野,本身正是生机盎然的大自然,它虽然桀骜不驯,却兼容并包,能以宽广无私的胸怀接纳游荡于社会边缘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