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黏膜病-课件
原先发作的位置或附近。
病损过程:
以多个成簇水疱开始。 前驱期:轻微的疲乏不适,很快在将要发生复发损害部 位出现刺激、灼痛、痒、张力增加等症状。 水疱期:约在数小时内,出现水疱,周围有轻度的红斑, 疱可持续24小时。
17
复发性疱疹性口炎
糜烂期:24小时后,疱破裂、糜烂、结痂。 愈合期:糜烂面逐渐缩小,愈合。愈合后不留瘢痕可有
6
口腔单纯性疱疹
Herpes Simplex Virus
7Leabharlann 腔单纯性疱疹30%-90%人有抗HSV抗体 儿童、成人均可发病 皮肤、眼、会阴部、及中枢神经可受累 分为原发性感染和复发性感染 有自限性,可复发
8
病因
单纯疱疹病毒(HSV)
HSV-1型,主要引起口腔、面部,腰以上皮肤 的感染,占90%以上。 HSV-2型,主要引起腰以下,皮肤及生殖器的 感染,占10%。
复发性感染:
多见于成人。 全身反应轻,自限性。 口唇,成簇小水疱,破溃,结痂。
21
鉴别诊断
手-足-口病
22
治疗
1.全身抗病毒治疗
阿昔洛韦、利巴韦林等
2.局部治疗
抗病毒软膏,抗生素糊剂、漱口液等
3.物理疗法
氦氖激光
4.对症支持疗法 5.中医药治疗
23
预防和预后
患者要休息隔离,避免与其他人接触,对 体内潜伏的单纯疱疹病毒尚缺少预防其复 发的方法。
13
原发性疱疹性口炎
(2)水疱期:口腔黏膜任何部位、唇和口周皮肤皆可
出现针头大小、成簇的小水疱,疱壁薄、透明。
(3)糜烂期:水疱破溃后可引起大面积糜烂,上覆黄
色假膜。
(4)愈合期:糜烂面逐渐缩小,愈合。
14
原发性疱疹性口炎
15
原发性疱疹性口炎
16
复发性疱疹性口炎
复发部位:口唇附近(复发性唇疱疹),
预后 良好
24
口腔念珠菌病
Oral Candidosis
25
口腔念珠菌病
定义:
是念珠菌属感染所引起的口腔黏膜疾病, 是人类最常见的真菌感染。
26
病因
白色念珠菌是最主要的病原菌。 条件致病菌
机会性感染
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造成菌群失调或免疫力降低;局部刺激。
27
分型
念珠菌性口炎
36
念珠菌唇炎
多发于50岁以上老年患者 一般发生于下唇 分型
糜烂型:下唇中份长期存在有鲜红色的糜烂面,周围
有过角化现象,表面脱屑。
颗粒型:下唇肿胀、唇红皮肤交界处常有散在突出的
小颗粒。
37
念珠菌口角炎
多发于儿童、身体衰弱病人和血液病患者。 病损特点:双侧口角区的皮肤与黏膜发生皲裂,
常有糜烂和渗出物,或结有薄痂,张口时有疼痛 或溢血,邻近的皮肤与粘膜充血。
29
急性假膜型念珠菌性口炎
30
急性红斑型念珠菌性口炎
抗生素口炎,消耗性疾病。 外形弥散的红斑,舌黏膜多见。
自觉症状为味觉异常,口干,黏膜灼痛。
31
急性红斑型念珠菌性口炎
32
慢性红斑型念珠菌性口炎
义齿性口炎,女性多见。 损害部位常在上颌义齿腭侧面接触的腭、 龈粘膜。
病损特点:呈亮红色水肿,或有黄白色的 条索状或斑点状假膜。
定义:
又称复发性口腔溃疡,复发性口疮,复 发性阿弗他口炎,是口腔黏膜病中最常见的 疾病,原因不明,周期性复发,但有自限性, 为孤立的、圆形或椭圆形的表浅性溃疡,有 明显灼痛感。
33
慢性红斑型念珠菌性口炎
34
慢性肥厚型念珠菌性口炎
增殖型念珠菌口炎 可见于颊黏膜、舌背及腭部
颊黏膜病损特点:常对称的位于口角内侧三角区,呈结 节状或颗粒状增生,或为固着紧密的白色角质斑块。
腭部病损特点:可由义齿性口炎发展而来,黏膜呈乳头 状增生。
念珠菌性白斑有高于4%的恶变率。
35
慢性肥厚型念珠菌性口炎
3
4
口腔黏膜的结构和功能
结构:
上皮 结缔组织
功能:
1 屏障保护功能:唾液、上皮、免疫 2 感觉功能:味觉 3 其他功能:分泌
5
口腔黏膜病的分类
感染性疾病:单纯疱疹、念珠菌病 溃疡类疾病: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大疱类疾病:天疱疮 斑纹类疾病:白斑、扁平苔藓 性传播疾病:梅毒、淋病、艾滋病 肉芽肿性疾病、超敏反应性疾病、唇、舌疾病等
多表现为急性疱疹性龈口炎 四个时期 (1)前驱期(2)水疱期 (3)糜烂期(4)愈合期
12
原发性疱疹性口炎
(1)前驱期:
全身症状:接触史,潜伏期,发热、头痛、疲乏不 适、全身肌肉疼痛,咽喉肿痛等急性症状,颌下和 颈上淋巴结肿大、触痛。患儿流涎、拒食、烦躁不 安。
局部表现:经过1~2天后,口腔黏膜、附着龈和龈 缘广泛充血水肿。
急性假膜型(雪口病) 急性红斑型 慢性红斑型 慢性肥厚型
念珠菌唇炎 念珠菌口角炎
28
急性假膜型念珠菌性口炎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人,以新生婴幼儿最多见, 又称新生儿鹅口疮、雪口病。 成人多有易感因素存在,艾滋病患者易复发。
出生后2~8天内发生,好发部位为颊、舌、软腭 及唇,损害区黏膜充血,有厚白能擦去的假膜为 特征。 全身症状
色素沉着。病程约10天,继发感染常延缓愈合。
诱发因素:阳光、局部机械刺激、感冒、情绪因素等。
18
复发性疱疹性口炎
19
诊 断 —临床表现、实验室诊断
原发性感染:
多见于婴幼儿。 急性发作,全身反应重。 口腔黏膜的任何部位及口唇周围可出现成簇小
水疱,破溃后形成浅溃疡,口周皮肤形成痂壳。
20
诊断
口腔黏膜病
Oral Mucosal Diseases
1
口腔黏膜病
定义:发生在口腔黏膜和口腔软组织上多种疾
病的总称。
病损的基本类型:斑、丘疹、疱、溃疡、结节、
萎缩、皲裂、假膜、坏死等。
2
口腔黏膜病内容
口腔黏膜本身固有疾病 皮肤-黏膜病 合并起源于外胚层和中胚层的疾病 性传播疾病或系统病口腔表征
38
诊断
病史 临床特征 实验室检查
39
治疗
去除诱发因素,局部治疗为主,辅以全身治疗。
1、局部药物治疗:碳酸氢钠溶液、氯己定 2、全身抗真菌药物:氟康唑 3、增强机体免疫力:转移因子 4、手术治疗:癌前损害
40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Recurrent Aphthous Ulcer
41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传染源 : 患者、携带者 传播途径:唾液、疱疹液、食具等
9
发病机制
HSV 宿主细胞
90%无症状 原发感染 10%有症状
HSV潜伏
复发感染(30%~50%)
10
临床表现
原发性疱疹性口炎 复发性疱疹性口炎
11
原发性疱疹性口炎
年龄:
6岁以下儿童较多见,尤其6个月至2岁更多; 成人亦可发病。
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