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国家有关大学生的就业政策PPT幻灯片课件
国家有关大学生的就业政策PPT幻灯片课件
6
一、保障大学生就业的基本原则
贯彻统筹安排、合理使用、加强重点、兼 顾一般和面向基层充实生产、科研、教学第一 线的方针。在保证国家需要的前提下,贯彻学 以致用、人尽其才的原则。在计划安排上要优 先考虑国家和地方重点建设的需要,尤其要保 证国防军工和科研等重点单位的需要。
7
二、保障大学生就业的指导思想
16
8、人事部2006.16号文“三支一扶”通知,从2006年开始, 连续5年,每年招募2万高校毕业生,主要安排到乡镇从事支教、 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每年5月底前下达计划,采取考核考试 方法进行。6月上报大学生名单到全国“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 理办公室备案;7月底前派遣到服务单位报到。户口统一由省级 工作协调办公室指定的有关机构管理,也可根据本人意愿,转 回学前户籍所在地。县团委要在“三支一扶”乡镇择优选择1— 2名大学生兼任乡镇团委副书记。服务期2—3年,工作期间给予 一定生活、交通补贴。统一办理人身意外和住院医疗保险,费 用由地方财政专项经费支付。到西部服务两年以上的,期满3年 以内,报考硕士研究生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优先录取。
4
计划经济下的大学生就业制度―分配
(建国初到1988年)
1特点:高度集中,毕业生必须服从国家分 配。
2意义:保证毕业生充分就业和合理使用, 使人才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平衡。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大学生就业制度
――双向选择(就业阶段)
1、特点:少数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由学 生“自主择业”。
2、意义:发挥市场机制实现毕业生资源的 合理配置,促进高等学校与企事业单位的紧 密联系。
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
2、原则: 统一分配--自主择业 3、途径: 等、靠、要--争、找、聘 4、资源: 在学校--在职场 5、条件: 主要凭学历--主要凭能力 6、方式: 领饭碗--找饭碗 7、特点: 封闭--开放 8、动力: 被动--主动 9、方法: 争取计划--开拓市场 10、格局:个别--联动
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 围
绕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采取
积极有效的措施,进一步转变高校毕业生就业
观念,建立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
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实现高
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
8
三、我国大学生就业体制经历的变化
1、机制:计划--市场(文件规范说法是,市场导向、政
大学生求职能力 与大学生求职技巧
1
第三章
国家有关大学生就业的政策
2
第一节
我国的大学生就业制度
3
就业制度
是指直接或间接约束劳动者就业的规则和 程序的总称。大学生就业制度则是指国家为 规范大学生的就业行为,确保就业工作的有 序进行,制订的一系列针对大学生就业的制 度与政策。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可分为分配 阶段和就业阶段 。
1、鼓励外企投资。目前世界500强中400多家来华投资拓 展了就业空间。
2、国家至2006年来推出了三支一扶、特岗计划 、村官 计划 、西部计划 、大学生就业见习 、科研项目吸纳大学毕 业生、自主创业 、应届大学毕业生应征入伍等项目政策扩充 就业空间。
13
(二)经济政策
为加大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扶持力度,规定:
11
五大计划(个人发展同国家需要有效结合):
(1)西部志愿者服务计划、地方政府欠发达地区志 愿者服务计划:全国今年预计1万人,由共青团组织实 施;
(2)三支一扶计划: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由 人事部牵头,5年内招募2万人;
(3)大学生村官计划:五年内村村配备一名大学生 (后备梯队);
(4)社区大学生工作者服务计划:城市社区管理岗 位,居委会等;
服务,组织其参加职业培训或就业见习。
15
6、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为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的高校 毕业生提供必要的劳动人事保障代理服务,在劳动关系形式、 社会保险交纳和保险关系接续等方面提供保障。
7、对每个登记失业的毕业生,劳动部门承诺在3个月内 免费提供一次政策咨询和职业指导,提供3次基本适合的岗位 需求信息;对申请参加职业资格培训和见习的,按规定给予 培训补贴;对失业时间较长或家庭生活困难的毕业生,要重 点帮助,帮助其尽快就业。(劳动部07.1.8)
(1)从事个体经营的高校毕业生,三年内免交登记类、管理类和
证
照类县以下基层创业者,自筹资金不足时,
可
向当地经办银行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对从事微利项目的,贷款利息由
财政承担50%。(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各承担25%)。
(3)有条件的地区,可通过财政和社会渠道筹集“高校毕业生创
3、加快建立并完善技术技能岗位准入制度,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空
间。
4、政府举办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人才交流服务机构、高校毕业生
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对高校毕业生提供免费职业介绍服务。
5、离校后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可到各类人才和职业中介机构登记求
职。有就业愿望,9月1日后仍未就业者,可到入学前户籍所在城市或
县劳动保障部门办理失业登记。劳动保障和人事部门应免费提供就业
业
资金”,为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相应支持。
14
(三)劳动人事政策
1、组织人事部门会同编制部门,为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的乡镇
下达一部分周转编制,用于接收应届和往届高校毕业生。
2、各地要落实企业用人自主权,鼓励各类企业根据实际需要多招聘
高校毕业生。对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单位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在专
业技术职称评定方面与国企员工一视同仁。
9
第二节
我国关于大学生的就业政策
10
宏观就业政策
2007年以后重点是鼓励和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具体是落 实五项政策和五个计划 五项政策: (1)助学贷款代偿政策(西部和边远地区基层,服务期3年以上, 见财政部、教育部财教〔2006〕133号文件)。 (2)自主创业优惠政策: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财综〔2006〕7号 文件。 (3)大学生到基层、非公有制企业的工龄、劳保福利政策。 (4)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后的升学、考公务员加分政策:公务员招 考三分之一的岗位要2年以上基层经历等。考本校研究生加10分, 考西部公务员加5分。 (5)对中西部实行周转编制的政策:有编制就有一份经费。
(5)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和农村教育硕士计划:全国5 年内实施2-3万个农村教师特设岗位,聘期3年;到期可 免考读教育硕士。
12
一、国家有关大学生就业的政策
(一)我国当前促进就业创造的空间
2010年3000万人需要就业,预计城镇可增加1400万,1600 万人就业难。为了促进就业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创建就业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