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某公司人力资源现状与发展报告(ppt 44)
某公司人力资源现状与发展报告(ppt 44)
21
三、人力资源各模块现状
1. 人力资源规划 2. 制度规范化与标准化 3. 招聘与配置 4. 培训与开发 5. 绩效与薪酬 6. 员工关系管理 7. 企业文化
22
招聘与配置
招聘方式:
1、一线员工的招聘主要依靠地缘、亲缘、血缘及本地招聘进行。 2、管理及文职人员的招聘依托网站、现场招聘会及猎头公司进行。 3、二线员工的招聘主要依靠员工内部介绍、车间内部提拔、外来应聘等三 种形式。
地域 河南 浙江 安徽 四川 湖北 湖南 重庆 贵州 江西 陕西 云南
总数
677 559 253 73 48 40 39 36 14 13 10
比例 37.84% 31.25% 14.14% 4.08% 2.68% 2.24% 2.18% 2.01% 0.78% 0.73% 0.56%
5
性别分布
男 17.78%
在2005年,劳动生产率减少的幅度与平均工资减少的幅度的比例为1 :0.95,劳动生产率减少的幅度高于平均工资减少的幅度;在2006年, 劳动生产率增长幅度与平均工资增长幅度的比例为1:2.20。
17
劳动生产率、利润的增长与工资总额增长间的现状
工资率增长的速度已明显高于劳动生产率增长的速度,工资的减少 与劳动生产率的减少在临界值,但工资的增长相对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来 讲,已脱离合理的控制范围。总体上工资的增长是必须的,且是有规律 性的,但工资的增长应滞后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19
劳动分配率
劳动分配率 劳动分配率是企业人工成本分析中的一项重要指标, 具体是指人工成 本占增加值的比重。劳动分配率越高,企业用于积累和更新改造的价 值越少, 对一个企业来说,发展的后劲就越小。但劳动分配率过低, 又会影响员工个人的生活水平。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2005年统计认为,劳动分配率指标控制在50%左 右比较合适。
23
招聘评估:
1、招聘人均招聘成本分析数据不详。 2、不同岗位的填补周期、各种招聘渠道的招聘成功率对比数据不详。
招聘与配置的协作性: 1、招聘专员不参与新进员工的评价与工作改进建议,对新员工的表现依托 于部门评价,HR部门过于被动。在9月份首次述职管理规定实施运行后,这 一现象也有所好转,HR部将职员与计时员工的转正评价纳入到受控的范围 中来。 2、对人才的继任发展(即内部提拔)招聘模块没有关注。HR部门也没有相 应的管理活动在体现。
81
13
57.74%
23.14% 2.85%
4.53%
0.73%
7
管理比率
扇面 7,
基层管理 者, 27.69%
高层管理 者, 30.77%
中层管理 者, 41.54%
层级 高层管理人员 中层管理人员基层管理人员
总数
20
27
18
比率
30.77% 41.54%
27.69%
8
总体结论
1、人员结构中年龄比例合理,地域分布中河南、浙江已超过26%的 比例,其中两省比例达68%以上,学历构成初中及初中以下达86%( 含小学16%),对员工技能培训、操作一致性提升加大了管理难度。
公司人事费用率2004年8.2%,2005年为8.3%,2006年为10.26%;2005年 至2006年增幅较为明显, 增幅为23.6%。
值得注意的是:劳动分配率和人事费用率存在共同的缺陷,一是两者 都是价值指标,受价格涨落干扰较大,影响纵向比较的直观性(除非 使用不变价格)。二是都是相对指标,不能反映公司工资和福利的分 配水平,不能在劳动力市场上显示其竞争力。
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工资的增长应同时满足于以下两点, 即: 1、工资总额的增长速度应低于利润的增长速度; 2、工资总额的增长速度不能超过劳动生产率(以人均产值为衡量)增 长的速度。
从人力资源规划来看,除了薪酬总额的增长应保持在企业总体增长比 例之下外,还应注意分析不同层级的工资分配合理结构及不同层级之间 的薪酬增长的合理增长速度。
35.66% 25.54%
40-49 50岁以上 269 115
15.04% 6.43%
4
地域分布
浙江 31.23%
河南 37.82%
云南 0.56%
广西 0.45%
江西 0.78%
陕西 0.73%
贵州 2.01%
安徽 14.13%
湖北 2.68%
四川 4.08%
其它地区 1.12%
重庆 湖南 2.18% 2.23%
2005年
2104.54 27886.78 23908.49 1848(人) 27365.29 1333.19
2006年
2655.58 30032.5052 25139.58 1706(人) 30191.48
1658.59
2007年1至8月
1908.28 21677.79 19403.32 1765(人) 22399.97 1099.31
10
人工成本
人工成本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在生产、经营和提供劳务活动中因 使用劳动力而支付的所有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的总和。
以下统计中的一定时期均指自然年度。
按照振德实际的生产经营,人工成本范围包括:员工工资总额、社会 保险费用、员工福利费用、员工教育培训费用、劳动保护费用、公司 为员工支付住房费用和其他人工成本支出。其中,员工工资总额是人 工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
3
27 32
184 1257
286
0.16%
1.51% 1.79% 10.29% 70.26%
15.99%
3
年龄分布
30-39 25.54%
20-29 35.66%
50岁以上 6.43%
20岁以下 17.33%
40-49 15.04%
年龄层次 20岁以下
总数
310
比例
17.33%
20-29 30-39 638 457
/
26.68%
2005年 8.30% 66.98% 15.09 12.05 90.95% 7.55% 8.46% 1.25 47.28% 23.77%
2006年 10.26% 77.84% 17.6 9.75 86.20% 8.86% 10.20%
1.8 23.00% 26.18%
2007年1至8月 10.10% / 12.28* 9.91 87.24% 8.79%* 9.77%* 1.24
在2005年,公司的毛利润的增长幅度比2004上升47. 28%,同期工资 的增长幅度为23.77%,在较好的范围内,而在2006年, 公司的毛利润的 增长幅度比2005上升23%,工资增加率为26.18%,工资增长的速度已明 显高于公司毛利润的增长速度,超出3.18个百分点。
18
劳动生产率、利润的增长与工资总额增长间的关系
2、管理人员比例为1:1.35:1.5,离1:5:25的管理层级规律有较大 的差别, 其中中高层的定义对结果有较大的影响.生产辅助类员工整体 人数较多,从一个程度上讲说明我们对生产的控制能力较弱.
理想中的管理层次,稳定的三角形
我司人力成本分析
1. 人工成本 2. 人工成本含量 3. 人工成本含量分类 4. 2006年人工成本结构 5. 关于人工成本几大核心数据 7. 劳动生产率、利润的增长与工资总额增长间的现状 8. 劳动生产率、利润的增长与工资总额增长间的联系 9. 劳动分配率与人事费用率
7.79%*
16
劳动生产率、利润的增长与工资总额增长间的现状
公司平均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产值)为2004年为16.5万元, 2005年 为15.09万元,2006年为17.6万元,行业先进值不详;2005年比2004 年 -0.85%, 2006年比2005年+1.67%.
年度平均工资2004年为1.24万元,2005年为1.14万元,2006年为 1.56万元,行业值不详; 2005年比2004年 -0.81%, 2006年比2005年 +3.68%.
人力资源的现状与发展
一、公司人力资源结构分析
1. 学历分布 2. 年龄分布 3. 地域分布 4. 性别分布 5. 工龄分布
2
学历分布
初中 70.28%
小学 15.98%
硕士 0.17%
本科 1.51%
大专 1.79%
高中 10.28%
学历 总数 比例
硕士 本科(包括双学位) 大专 高中及中专 初中 小学及以下
11
2004-2007年(1-8月)人工成本含量分类表 单位:万元
项目
年份
工资总额 社会保险等费用
福利费用 教育培训费用 劳动保护费用
住房费用 其它支出
年度人工成总含量
2004年 1700.39 70.46 54.25 23.99
17.7 6.89 10.83
2005年 2104.54 87.33 90.16 16.12
招聘流程:
1、招聘的依据以招聘需求申请为准,无相应的年度人力资源规划作支撑。 2、招聘面试的分层级面试不详细,现有的招聘管理办法对此无相应的规定 。面试的结构性不强,除外销业务员面试时会有英语笔试外,其它岗位均无 笔试题库。 3、招聘入职后与新员工的入职培训已开始衔接,有相应的培训计划,培训 计划以熟悉内部人员和工作流程为主。
性别 女
男
总数
1471
318
比率
82.22% 17.18%
女 82.22%
6
四大类员工构成
生产辅助人 员
26.01%
生产操作人 员
64.89%
销售人员 0.82%
管理类人员 3.20%
文职类人员 5.09%
类别 总数 比例
生产操作人员 生产辅助人员 管理类人员 文职人员 销售人员
1033
414
51
8.91 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