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word版农业植物病理学题库

完整word版农业植物病理学题库

一、单选择题(下面各题中有四种答案,将正确答案之代表字母填在横线上)1、构成稻瘟病常发区的基本条件是 C 。

a.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b.旬平均气温20℃以上,阴湿多雨c.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雾多,日照少d.病菌越多容易2、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策略是 B 。

a.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b.以药剂防治为主,辅以栽培措施c.加强肥水管理d.种子处理3、水稻白叶枯病叶枯型(普通型)的症状特点是 A 。

a.病斑从叶缘和叶尖发展成长而宽的枯斑,常见蜜黄色珠状菌脓b.病斑细而短,全叶分布c.病斑细而长,菌脓少而大d.病斑半透明,油浸状4、小麦赤霉病菌以子囊孢子侵染穗部的方式是 A 。

a.子囊孢子先在残余的花药上萌发,然后由此侵入颖片和子房b.子囊孢子萌发后先侵入颖片,然后扩展到子房c.子囊孢子从颖片直接扩展到子房d.子囊孢子直接侵入穗轴5、玉米大斑病的分生孢子形态上的主要特点为 B 。

a.孢子约弯曲,脐点平截b.孢子平直,脐点突出c.孢子弯曲,脐点突出d.孢子平直,脐点平截6、玉米丝黑穗病的典型症状特点为 C 。

a.局部侵染,果穗和雄花变为黑粉b.局部侵染,叶部和茎秆产生黑粉苞c.系统侵染,在果穗和雄花上形成黑粉,仅残留维管束d.系统侵染,全株各器官均产生黑粉苞7、马铃薯病毒和防治策略是 D 。

a.防治蚜虫,加强栽培管理b.经常性换种c.以药剂防治为主d.生产和使用无毒种薯8、防治红薯黑斑病的关键措施,在南方为 B 。

a.药剂浸种b.用高温大屋窖方法贮藏c.防治地下害虫d.田间药剂防治9、油菜菌核病菌的主要越冬场所为 D 。

a.以菌核在茎秆中b.以厚垣孢子在土壤中c.以休眠菌丝在病残体中d.以菌核在土壤中10、就全国而言,小麦条锈菌可能的越夏地方是 A 。

a.甘肃的陇南、陇东、青海东部、四川的甘孜、阿坝以及雅安的高山区b.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c.海拔较高的地方d.西北地区11、稻瘟病的传播方式为 B 。

a.雨水传播b.空气传播c.昆虫传播d.农事活动12、水稻白叶枯病菌的侵入方式为 C 。

a.气孔侵入b.伤口侵入c.水孔侵入和伤口侵入为主d.直接侵入13、小麦赤霉病病害循环的类型为 A 。

a.多循环病害b.单循环病害c.只有初侵染d.积年流行病害14、马铃薯晚疫病菌在分类学上应归于 D 。

a.毛霉目b.外囊菌目c.锈菌目d.霜霉目15、 B 为检疫性有害生物。

a.水稻白叶枯病b.马铃薯癌肿病c.小麦条锈病d.水稻纹枯病16、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有效化学药剂为 D 。

a.三环唑b.粉锈宁c.敌克松d.井冈霉素17、小麦土传花叶病毒的传播介体为 A 。

a.禾谷多粘菌b.蚜虫c.飞虱d.菟丝子18、在我国南方稻区小麦赤霉病菌最主要的初侵染来源为 D 。

a.带菌种子b.带菌土壤c.自生麦苗d.稻桩上形成的子囊壳起引D 由是病叶花症重薯铃、马19.的。

a.PVX b.PVY c.PLRVd.PVY+PVX20、油菜菌核病是在开花期以子囊孢子先侵染 B 后,再侵染茎秆。

a.叶片b.花瓣c.根部d.果荚21、三环唑和富士一号可有效防治 C 。

a.水稻纹枯病b.水稻细菌性病害c.稻瘟病d.稻粒黑粉病22、叶稻瘟有四种病斑类型,其中表示该品种抗病的病斑类型为 B 。

a.白点型b.褐点型c.急性型. d.慢性型23、马铃薯晚疫病菌一旦形成无性孢子,必定是 C 。

a.分生孢子b.担孢子c.游动孢子d.芽孢子24、马铃薯种性退化是由于 C 引起的。

a.生理病害b.栽培期间气温太高c.病毒病害和生长期的高温d.病毒病害25、油菜菌核病的初侵染源为 B 。

a.病残体b.土壤中的菌核c.带病种子d.田间杂草26、水稻白叶枯病形成的病征是 C 。

a.霉状物b.粉状物c.菌脓d.点状物27、稻瘟病的病征为 D 。

a.霉状物b.粉状物c.菌脓d.点状物28、油菜秆腐病的病征为 A 。

a.霉状物b.粉状物c.线状物d.颗粒状物29、油菜菌核病的病状为 C 。

a.腐烂b.变色c.坏死d.畸形30、从病害循环来看,油菜菌核病的类型为 B 。

a.多循环病害b.单循环病害c.细菌病害d.病毒病害31、稻粒黑粉病属于 C 。

a.子囊菌亚门b.半知菌亚门c.担子菌亚门d.鞭毛菌亚门32、下列锈病中冬孢子为单细胞的是 C 。

a.小麦条锈b.玉米锈病c.豇豆锈病d.小麦秆锈病33、小麦秆锈菌的病转主寄主是C 。

a.十大功劳b.松柏科植物c.十大功劳和小蘖d.唐松草34、玉米丝黑穗病的越冬场所为 D 。

a.种子、粪肥b.土壤和种子c.土壤、病残体、种子d.种子、土壤、粪肥35、红苕黑斑病菌的子囊果类型为 B 。

a.闭囊壳b.子囊壳c.子囊盘d.子囊座(二)果树、蔬菜、烟草及茶树病害36、梨黑星病在其症状部产生的黑色霉层为 D 。

a.子囊及子囊孢子b.担子及担孢子c.孢子囊及孢囊孢子d.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37、苹果白粉病可潜伏在冬芽的鳞片间或鳞片内越冬,其病原结构是C 。

a.分生孢子b.子囊孢子c.菌丝d.分生孢子器38、苹果炭疽病在果实上部的黑色小点是病菌的 A 。

a.分生孢子盘b.分生孢子器c.分生孢梗束d.分生孢子座39、不同梨树种类对梨黑星病有抗病性差异,其最感病的是 A 。

a.中国梨b.日本梨c.西洋梨d.香水梨40、苹果白粉病病部产生的黑色小点是病菌的 C 。

a.子囊壳b。

分生孢子器c.闭囊壳d.分生孢子盘41、诱发苹果树腐烂病发生的关键因素是 A 。

a.树体营养不良和冻伤b.高温.低温多雨 d .低温高温c 多湿42、梨白粉病叶部的小黑点为病菌的 C 。

a.子囊壳b.子囊盘c.闭囊壳d.分生孢子团43、柑桔溃疡病菌我国检疫性有害生物,如表现病征,应是 D 。

a.霉状物b.点状物c.锈状物d.脓状物44、桃缩叶病药剂防治的适宜时期为 A 。

a.桃芽膨大、花瓣露红b.展叶后c.幼果期d.谢花期45、梨锈菌的转主寄主为 B 。

a.马尾松b.柏属植物c.十大功劳d.小檗46、桃缩叶病在春末夏初叶片表面长出的一层灰白色粉状物,为病菌的 C 。

a.夏孢子堆b.分生孢子堆c.子囊层d.菌丝层47、柑桔黄龙病的病原为 D 。

a.植原体b.病毒c.细菌d.类立克次氏体48、葡萄霜霉病秋季病害流行的气候条件为 B 。

a.高温多雨b.低温多雨c.持续低温d.持续高温49、葡萄黑痘病为害果实病斑为 A 。

a.鸟眼状b.同心轮纹状c.圆形凹陷d.霉斑50、柑桔黄龙病的传播介体昆虫是 C 。

a.蚜虫b.蚧壳虫c.柑桔木虱d.柑桔粉虱51、苹果树腐烂病的病原是一种 C 。

a.专性寄生菌b.腐生菌c.弱寄生菌d.重寄生菌,52、蔬菜根结线虫病的雌虫形态为 B 。

a.线形b.柠檬形c.蠕虫形d.纺锤形53、十字花科蔬菜病毒病的病征为 D 。

a. 霉状物 b. 点状物 c. 锈状物 d. 无54、瓜类炭疽病病部的黑色小点为病菌的 A 。

a. 分生孢子盘 b. 分生孢子器 c. 分生孢子梗束 d. 分生孢子座55.茄科蔬菜灰霉病以 A 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

a. 菌核和菌丝体 b. 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 c. 子囊壳和子囊孢子 d. 担子及担孢子56.茄科蔬菜青枯病病原为 C 。

a. 真菌 b. 病毒 c. 细菌d. 类病毒57、辣(甜)椒病毒病的病原主要是 c 。

a. TMV和TuMV b. CMV和CaMV c.CMV和TMV d. CaMV和TuMV58、番茄病毒病的病原主要是 c 。

a. CMV和CaMV b. CaMV和TuMV c. ToMV和CMV d. CMV和TMV59、防治茄科蔬菜病毒病种子处理可用 b 。

a. 硫酸铜 b. 磷酸三钠c. 多菌灵d. 链霉素60、防治蔬菜青枯病目前使用较多的药剂是 a 。

a. 链霉素 b. 井冈霉素 c.硫酸铜 d. 百菌清61、防治蔬菜镰刀菌枯萎病进行轮作应 b 。

a. 2年 b. 3年 c. 1年 d. 一季作物62、豆科蔬菜锈病为 a 病害。

a. 高温高湿 b. 低温高湿 d. 高温低湿 d. 低温低湿63、油菜病毒病防治基础是 d 。

a. 调整播期 b. 防治蚜虫 c. 隔离毒栽培抗病品种d. 源.64、十字花科蔬菜霜霉病叶部病斑的共同点是 d 。

a. 圆形 b. 多角形 c.椭圆形 d. 不规则形65、大白菜软腐病病菌属 c 。

a. 黄单胞杆菌 b. 假单胞杆菌 c. 欧氏杆菌 d. 脓杆菌66.瓜类白粉病菌的分生孢子萌发对湿度的要求为 a 。

a. 范围较广 b. 范围较窄 c. 相对湿度25% 以下 d. 相对湿度100%并有水滴67、茄科蔬菜灰霉病以 b 萌发从伤口、衰弱或死亡组织侵入。

a. 菌丝b. 分生孢子c. 子囊孢子d. 担孢子68、十字花科蔬菜细菌性软腐病菌的侵入途径为 c 。

a. 直接侵入 b. 皮孔侵入 c. 伤口侵入 d. 气孔侵入69、蔬菜霜霉病症状部位的霜状霉层为病菌的 c 。

a. 子囊层 b. 担子层 c. 孢囊梗及孢子囊 d. 菌丝70、瓜类白粉病病部的白色粉状物是病菌的 a 。

a. 菌丝和分生孢子 b. 子囊层 c. 担子层 d. 孢囊梗和孢囊孢子71、辣椒炭疽病最感病的是 c 。

a. 甜椒 b. 朝天椒 c. 青椒 d. 鸡爪椒72、防治蔬菜疫病效果较好的药剂是 a 。

a. 甲霜灵 b. 多菌灵c. 托布津d. 百菌清73、十字花科蔬菜病毒病田间主要传播是 a 。

a. 蚜虫 b. 菜青虫c. 甲虫d. 蚧壳虫74、茄科青枯病典型症状是 a 。

a. 青枯萎蔫 b. 变色萎蔫 c. 枯萎 d. 黄萎75、茶饼病病原的分类地位为 b 。

a. 半知菌 b. 担子菌 c. 子囊菌 d. 鞭毛菌76、茶饼病病菌为 a 。

a. 活体寄生菌 b. 死体寄生菌 c. 腐生菌 d. 重寄生菌77、烟草黑胫病流行的关键因素是 b 。

a. 温度 b. 湿度c. 光照d. 土壤pH值78、烟草赤星病以 b 在病残体上越冬。

a. 菌核 b. 菌丝 c. 分生孢子 d. 分生孢子器79、烟草病毒病(CMV, PVY)田间主要传播是 a 。

a. 蚜虫 b. 菜青虫 c.甲虫 d. 蚧壳虫80、烟草病毒病(TMV)田间主要传播是 b 。

a. 蚜虫 b. 汁液摩擦 c. 甲虫 d. 蚧壳虫二、多选题(下列各题下有a、b、c、d、e五种答案,其中有2个以上是正确答案)(一)1、油菜菌核病的越冬场所为ad 。

a. 土壤 b. 病残体 c. 粪肥 d. 种子 e. 杂草2、稻瘟病的叶部症状类型有abce 。

a. 急性型 b. 褐点型 c. 白点型 d. 混合型 e. 慢性型3、轮作可防治ade 等病害。

a. 玉米丝黑穗病 b. 水稻纹枯病 c. 棉花黄萎病 d. 小麦条锈病 e. 棉花枯萎病4、下列病害的病原物属原核生物类的有bcde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