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港工业园
港口群
主要 港口
辽宁沿 大连港
海港口
群
营口港
津冀沿 海港口
天津港
群
秦皇岛
港
山东沿 青岛港
海港口
群
烟台港
制约因素四——港口集疏运体系尚待完善
日照港
港口-铁路:桃威线为地方铁路,等级较低, 张家埠新港区距桃威线文登站尚有38公里。
建港 2009年目 时间 标吞吐量
最大靠泊能力
1899 2亿吨 30万吨级原油码头
2005 2006
箱2.1亿TEU水平。
2007
6160万 7564万 9361万 1.14亿
2008 1.26亿
■ 煤炭运输持续增长:西煤东运,海铁联运,铁路是
海铁联运的运输瓶颈。
铁矿石货 源
船型
南美、南 20万吨级以上,兼顾
非
考虑15万吨级
澳大利亚
15-20万吨级为主, 兼顾10万吨级
印油度船类型 8万吨吨级级
“以港引工,以工兴港”——港工一体化发展策略
以深水大港为核心,迎合国内外重化工业转移发展,高起点、高标准发 展临港重化、新型产业;产品原料大进大出,促进和推动港口持续发展。
定位目标研究
——研究区域港口职能,明确张家埠新港区及临港产业区目标定位。
港口定位——区域大宗物资运输
■ 我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高,2008年中国共进口4.4366 亿吨铁矿石,国外进口比例超过了50%。以海运为主,接 收泊位大型化。
寻找张家埠新港在环渤海港口群中的坐标;明确张家埠新 港区临港产业区发展定位
定位目标研究
总结临港产业区产业门类、空间要求、特征与模式,为张 家埠临港产业区建设提供借鉴
产业模式要求
落实临港产业区空间布局、交通组织、公共配套设施规划 空间利用布局
提出规划实施中的重点和建议,为新港区实施跨越式发展 提供方向和指针
1.62亿吨
30万吨级矿石码头和原油 码头
港口-公路:张家埠新港区距离北部环海路约 16公里,距305省道约21公里,与青威高速、 荣乌高速相距20公里左右。
分析总结
六大优势 宏观政策优势、区域经济优势、深水大港优势、国内外重化工 业转移优势、港口发展后发优势、土地资源优势 四大发展制约因素 竞争激烈、建设起步晚、临港产业缺位、港口集疏运交通瓶颈
航运服务 产业 ➢港区、工商保税➢港区、城市社区、陆域物流分运带、 ➢港区: ➢港区、 社区、陆路分运 全程全网综合流通网带 码头装卸 临港工业 带
化。
区
社区
生产特点 ➢货物流 ➢货物流 ➢货物信息流动 ➢全面实施内外满意战略
动
动
➢分运、分拔和配➢非核心业务大量外包
➢简单分 ➢联合服 销和全过程运输 ➢组织自治化、经营集约化、管理信息
规划目标 1、在区域范围内研究港区及临港产业区总体战略 目标。 2、在“港口-产业-城市”三位一体的框架下, 实现港口、产业、城市的空间协调。 3、优化产业布局,落实项目定点,彰显经济价值, 与市场有效对接。
技术路线
自身建设条件
环渤海港口群主 要港口建设发展
张家埠新港区可 运输物资种类
港口、临港产业 发展趋势
20万吨级矿石码头、30万
1868 1.7亿吨 吨级原油码头,第五代集
装箱船
25万吨级船舶可以随时进
1952 3.6亿吨 港,30万吨级船舶可以乘
潮进港
1899 2.45亿吨 15万吨级散货码头
1892 1861 1978
3.14亿吨
30万吨级矿石码头和原油 码头
1.5亿吨
15万吨级船舶乘潮可自由 进出港口。
经济区 GDP(亿元)
1 长三角城市群 2.6万
2
珠三角
1.4万
2
京津翼
1.4万
3 山东半岛 9846
2、山东半岛城市群 山东半岛城市群包括济南、青岛、烟台、淄博、威海、潍 坊、东营、日照等8个城市,土地面积近7.4万平方公里, 人口4244万,是全省经济发展的重心,GDP总量约占山东 省的2/3。
区域经济地位:山东省作为黄河流域九省区的经济中心和龙 头带动区域,辐射全国37%的国土面积、全国31%的人口。 与京津冀、辽中南地区共同致力于构筑环渤海地区的中国经 济发展增长极。
东北亚经济圈:山东半岛与韩国西南海岸、日本九州地区组 成三角地带形成跨国城市走廊。
优势之三——临港产业转移
国际产业转移:近几年,以汽车、化工为代表的全球 重化工业50%以上的投资集中在中国沿海地区。 国内临港产业转移 ■ 钢铁沿海转移:《钢铁产业调整振兴规划》要求建 设沿海钢铁基地。 ■ 石化沿海布局:中石化将在连云港徐圩港区分期建 设大型原油储备及炼化一体化项目;中石油石油炼化 “四带一圈”项目布局,一圈指“环渤海经济圈” 。
规划实施重点 与建议
发展背景分析
——剖析张家埠新港区发展契机,面临的挑战
优势之一——宏观政策的引导
2009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 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优势之二——经济腹地的支撑
山东省经济总量:2008年,山东省GDP总量为31072.1亿 元,仅次于广东,在全国排名第二,是中国制造业第一大 省。形成轻工、纺织、机械、化工、建材和冶金六大传统 产业门类。
渤海 黄海
文登南海新区——演绎山东半岛“城以港起”的宏伟篇章
拥有张家埠新港区30万吨级航道、160余平方公里城市建 设用地,文登南海新区成为文登乃至威海港城发展的核 心载体,为建立一个港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港口工业城 市和国际性的滨海新城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文登
规划任务
规划范围:港口以北、青龙河口以西、滨海路以 南,总面积约90km2,其中陆域面积约43km2,填 海海域面积约47km2。 研究范围:东起张家埠老港区、西至黄垒河,北 至规划的荣乌高速,南至海滨岸线,面积约343平 方公里。
制约因素二——区域港口林立,新港区发展将面临激烈竞争
环渤海地区5800公里海岸线分布60多个大小港 口,辽宁沿海、津冀沿海、山东沿海三大港口群 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为密集的港口群。仅山东沿 海就有12个一类对外开放港口、 15个二类对外 开放港口。
制约因素三——港口建设起步晚
环渤海港口群中建港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 十八世纪中期,经过长期的积累,港口基 础设施、靠泊能力、吞吐量、建设管理经 验等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和上述港区相 比,张家埠新港区差距显著。
项服务 务
多项服务
化、信息产业化、环境生态化
产业发展路径
➢低价值 ➢提高增 ➢高增值
钢铁:瞄准世界先进水平,实现设服务备方大式型港化到港、高值部效分化联运、多连式续联化运门、到自门动全化程、、全环网保全化过程和、生全产方位集、约多化层面,、
建设循环经济型钢铁企业;
点到点
个性化服务、网到网
石化:向集约化、大型化方向发展决,定素性实因现资“源动与炼劳化资一源本体与资化”技;术与信息
景观设计:Hitesh Mehta Matt Flynn 建筑设计: Paul Pholeros,Simon,Velez,罗桂勤
体验情节: 参与感知:
以事对景;以景生情;以情生境;情节体验。
临港产业园专题研究
一,实际案例研究 ;威海文登(张家埠新港) 二,总结产业园要素; 三,结合当地分析必要性。
➢大宗“三色”经济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及保鲜品
少、环境污染小、增长方式 优、规模效应强的可持续发
货
➢集装箱货物
➢大宗干
液散货
➢海洋产业大宗干液散货
展之路。加强港口信息化、
范围空间 ➢货物装 ➢临港工 ➢商贸中转及相关➢以港口为中心海内外两个辐射面海洋
卸、储存 业及相关 产业
经济综合流通网带
智能化和生态化建设,加快 向第三代、第四代港口的转
灵便型
3-5
巴拿马型
6-8
阿芙拉型
8-12.5
苏伊士型
15
VLCC
20-30
ULCC
>30
在相当长时间内,铁矿石、原油、集装箱、煤 炭等大宗物资有着持续增长的趋势。
港口定位——上位规划解读
威海港:山东省沿海地区性重要港 口,承担装卸储运、中转换装、运 输组织、临港工业、现代物流、城 市生活和旅游服务等主要功。 (2009
优势五——建设后发优势
借鉴成功经验、先进技术手段和成熟管理模式高标准建设港口;利用政策环境,发挥空间优势 ,引进特色新、竞争力强的临港产业,创新型建设临港产业区。
港口发展路径 建设绿色港口,走能源消耗
代别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第四代
主要货种 一般散杂 ➢杂货 ➢大宗中转干液散➢大宗集装箱货
货
➢成组件 货
鲁东港城 产业高地
威海文登(张家埠新港)临港产业区概念规划
上海麦塔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深圳埃克斯雅本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山东文登张家埠新港工程有限公司
2009年10月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国家沿海经济版图布局的压轴力作
1、作为主要经济区,山东半岛进入国家发展战略层面
2008年上半年,山东半 岛经济总量全国十大城 市群位居全国第四。
人才与环境
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静脉产业园、循环经济示范区;
促进对外贸易稳定发展——建设保税港区、自由贸易区。
优势六——港、产、城三位一体规划
文登南海新区港口、产业、城市三位一体,三大功能板块协 调发展。
交通条件:北部荣乌高速、青威高速、蓝烟、桃威铁路横 穿 ;周边1小时车程内有威海、龙眼、石岛、蜊江、朱口等 5个一类开放港口;青岛、烟台、威海3个机场和3个中心火 车站。
用地条件:7.2万亩国有存有量土地和3万多亩可报批为建 设用地的未利用土地,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和广阔的发展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