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6章~第9章【圣才出品】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6章~第9章【圣才出品】

第6章生产
一、简答题
1.解释生产的三个阶段。

答:如图6-2所示,为了确定要素的合理投入,可以根据图中的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将生产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图6-2生产的三个阶段
第Ⅰ阶段:平均产量上升,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说明增加劳动量是有利的。

此阶段是收益递增阶段。

第Ⅱ阶段:平均产量开始下降,但总产量仍然上升,且边际产量为正数。

第Ⅱ阶段是收益递减阶段。

第Ⅲ阶段:边际产量为负数,总产量开始下降。

第Ⅲ阶段为负收益阶段,说明减少劳动量是有利的。

根据这三个阶段的划分,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间应在第Ⅱ阶段:平均产量最高,到边际产量为0这一阶段。

而第Ⅲ阶段,称为非经济区。

企业不会在非经济区进行生产,也不会让生产停留在第Ⅰ阶段,因为还有生产潜力,理性的厂商在第Ⅰ阶段必定会增加可变投入,扩大产量。

只有在第Ⅱ阶段才是合理的生产区间。

2.在生产的三个阶段中,问:
(1)为什么厂商的理性决策是在第二阶段?
(2)厂商将使用什么样的要素组合?
(3)如果,或者,或者,厂商各应该在何处经营?
答:(1)厂商不会在劳动的第Ⅰ阶段经营,因为此时平均产量递增,边际产量总是大于平均产量,增加劳动投入带来的总产量的增加会使得劳动的平均产量提高。

厂商也不会在劳动的第Ⅲ阶段经营,因为此时增加劳动投入反而会使得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下降为负值。

同理,厂商也不会在资本的第Ⅰ和第Ⅲ阶段经营。

而在生产的第Ⅱ阶段,劳动和资本投入的边际产量都是正的,只有在此阶段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下的要素最优组合。

(2)在第Ⅱ阶段厂商理性决策下的最优要素组合为:。

只有按照这一条件方能实现既定成本条件下的产量最大化或者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成本最小化。

(3)若,厂商将在劳动的第Ⅱ阶段开始处生产,此时,达到最大;
若,厂商将在资本的第Ⅱ阶段开始处生产,此时,达到最大;由于生产的均衡条件为,所以若,厂商将会在第Ⅱ阶段内劳动和资本的边际产量曲线相交点处进行生产。

3.简述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边际报酬递减和规模报酬递减的区别和联系。

答:假设有一生产函数,在坐标系中以为纵轴,为横轴。

(1)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指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

在坐标图
中表现为当沿一条等产量线增加的投入量,则等产量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肯定会变小;反之,
当沿等产量线增加的投入量,等产量线的斜率绝对值会增大。

边际报酬递减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

规模报酬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

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称之为规模报酬递减。

用上
面假设的生产函数可表达为对于,规模报酬递减可表示为:。

(2)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与边际报酬递减这两个假定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二者的区别在于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指当增加一种投入物数量并相应减少另一种投入物数量以使产出保持不变时,边际产量的比率或等产量曲线的斜率会怎样变化;边际报酬递减是指当增加一种投入要素数量时令其他投入要素固定不变边际产量会怎样变化。

联系在于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由于用于替代的生产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减造成的。

规模报酬是长期的概念,而边际报酬递减是短期的概念,一项生产技术可以既显示出规模报酬不变,又显示出每种投入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减,它们并不矛盾。

4.生产过程中是否会发生一种投入的边际产品递减而同时规模报酬递增的情况?
答:完全有可能。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准确定义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如果持续增加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当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其边际产量是递减的。

它的成立必须有以下前提:①技术保持不变;②其他要素投入保持不变;③它是在某种要素增加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才会出现
的。

显然,在这些条件下,边际报酬递减的现象是大多数生产过程都会出现的共同特征。

这尤其适应于短期生产,因为此时总有一些要素是固定不变的。

规模报酬是指一个企业同比例增加所有投入要素,也即生产规模本身发生变化,相应产量将怎样变动。

显然,规模报酬是一个长期概念,因为全部要素都可以变动。

因此,规模报酬不变、递增和递减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不矛盾,一项生产技术可以既显示出规模报酬递增又显示出某种投入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减。

比如,修建输油管道,如果机器设备钢板投入固定,而只增加工人,出现边际产量递减是显然的,但如果将管道的直径扩大一倍,所需的材料也增加一倍,配以其他要素的同比例增加,这时油管的输油量却扩大到原来的四倍。

5.一个企业的生产函数为,、分别为产出和第种投入要素。

(1)指出该企业规模收益递增的条件。

(2)若把满足(1)条件的企业细分为两个同等规模的小企业,则这两个小企业的产量之和与原企业的产量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1)规模收益递增可以从两个维度上来进行定义。

一个是从投入增加的角度,也
就是最常见的定义,即,。

另一个是从投入减少的角度,意思是说所有投
入要素都按某一比例减少时所引起的产出减少情况,即,。

(2)将企业细分为两个同等规模的小企业,可以理解为将原企业的投入要素数量恰好减少一半。

此时这两个细分小企业的总产量之和为:
由规模报酬递增的第二种涵义可得到:
可以看出,将规模报酬递增的企业进行分解以后,其产量之和相比于原企业而言是下降的。

6.指出下列生产函数的规模报酬情况(递增、不变和递减):
(1)
(2)
(3)
(4)
答:如果生产函数满足,则:当时,
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性质;当时,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的性质;当时,
具有规模报酬递减的性质。

(1)由,,故呈规模报酬递增。

(2)因为:,,所以,呈规模报酬不变。

(3)因为,,所以,呈规模报酬递减。

(4)由,,呈规模报酬不变。

7.试述消费者理论中的边际替代率和生产者理论中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的异同。

答:边际替代率是指在维持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1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消费时所需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而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维持产量水
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

(1)边际替代率与边际技术替代率的相同点
①形式上相似。

从二者的定义和公式中即可看出。

②反映的都是一种比率关系。

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的消费变化量之比。

边际技术替代率是资本投入的变化量和劳动投入的变化量的比率。

③都遵循递减规律。

边际替代率遵循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即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消费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是递减的。

由于这两种商品的消费变化量总是呈反方向变化的关系,所以,边际替代率为负值,因此,无差异曲线斜率为负斜率,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

边际技术替代率具有递减规律。

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

由于劳动替代资本,两者总是呈反方向变化的关系,所以,边际技术替代率为负值,即等产量曲线斜率为负斜率,等产量曲线是一条向原点凸出的曲线。

(2)边际替代率与边际技术替代率的不同点
①所属理论不同。

边际替代率属于消费者理论中的概念,而边际技术替代率属于生产者理论中的概念。

②条件不同。

边际替代率的前提是维持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而边际技术替代率的前提是维持产量水平不变。

③公式不同。

以代表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和分别是商品1和商品2的变化量,则商品1对商品2的边际替代率的公式为:,或。


表示边际技术替代率,和分别表示资本投入的变化量和劳动投入的变化量,劳动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