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养生小窍门日常养生小窍门1、晨起。
起床前懒床5分钟,先伸一个懒腰,舒展身体各部位关节,再闭目叩齿36下,有利于健齿明目。
2、刷牙。
伴随刷牙的节奏,将脚后跟抬起、落下做反复运动,既可使脚脖子得到锻炼,也能防止小腿肚脂肪积聚。
3、梳头。
尽可能将胳膊向上抬,既可避免肩胛骨突出,又有利于身体曲线美;同时,缓慢而有序地梳理头发,可增进脑部的血液循环,使大脑清醒。
4、上下班。
如步行应直背挺胸,以增强腹肌,挺直脊柱,舒展颈椎,此法尤其适合长期伏案的脑力劳动者。
5、乘车。
可做握拳运动,即将拳头迅速握紧,再放松展开,同时转动手腕。
此法可改善手指血液循环,增强手腕各部位韧带的灵活性。
6、午休。
午睡对缓解人体疲劳十分有益,但午睡的时间不宜过长,睡前可用手掌按摩腹部,有助消化和防治胃肠疾病。
7、看电视。
应放松和舒展身体各部关节,并且要经常改变看电视的姿势,但不宜坐得太近和看的时间过久。
这样可解除疲劳,保护视力。
8、睡觉。
上床后可做提肛运动。
方法是心情平静,轻轻提肛,稍停放松,缓缓呼气,久做可防痔疮等疾病。
9、男性最新养生大法从饮食到运动,男人其实可以轻松保养自己的身体。
按照以下办法去做,也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1)闭上眼睛,练练肌肉松弛法繁忙的工作令人神经紧绷,利用简单肌肉松弛法,使人可专心注意到自己身体肌肉的变化,藉以达到全身松弛状态。
方法如下:找个地方坐下,将心思集中在放松上。
快速地拉紧身体某一块肌肉持续5秒钟,然后再慢慢放松。
反复进行肌肉“紧——放松”动作,从头、眼睛到脚趾,全身肌肉都可以进行。
(2)好睡自然醒专家建议,成人每天一定要睡足8小时。
如果你早上需要闹钟叫醒你,那么你的睡眠显然并不足够。
容易失眠者可以试试老祖母的偏方──温牛奶。
研究发现温牛奶中的某些物质,可以安定脑内神经传导物质血清素,帮助规律睡眠。
西洋菩提花茶也有安定助眠的效果。
睡前及起床前做简单的吐呐呼吸,不但容易入睡,早晨醒来时也会很舒。
方法:放点自然音乐,在睡前静坐调息30分钟,喝一点温开水,慢慢深呼吸,将工作及繁杂事务忘掉。
早上不急着起床,先在床上躺两分钟,慢慢做10分钟的吐呐,再起来梳洗,一整天都会有精神。
(3)多喝水每天至少饮用2000cc的水分,补充身体所需。
养生茶饮也不错。
中医建议气虚者(一般上班族)可以西洋参(3钱)、黄耆(5钱)、加2~3颗红枣泡水。
阳虚者(通常年龄超过50岁以上)则改用高丽参、冬虫夏草各半,泡水当茶喝。
常觉口干的人,可以用炒过的觉明子、白菊花和枸杞泡水当茶喝,可明目提神,或是麦芽、红枣、甘草泡水当茶亦可。
养生茶最好当日泡,当日喝完,以免中药材因氧化而无法达到效果。
含果皮香的柠檬香茅茶,可以恢复疲劳,维持活力,洋甘菊茶也有安抚神经的功效。
(4)淋浴、按摩,舒筋活血淋浴比泡浴更能消除疲劳。
因为水柱冲击,有推打效果,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一般药草浴,是利用活血化淤的药材,泡澡后经由皮肤被吸收,以达到效果。
但泡浴时间最好不要超过20分钟。
按摩对于去除疲劳,消除肌肉紧张,效果不错。
上班族男士疲惫时,可使用迷迭香、薄荷、油加利等香精油,慢慢按摩颈部,有激励的功效。
研究发现,一些缓慢的性行为,也有助于分泌脑内啡,使人愉悦。
另外,研究发现,一些单调、重复性的,没有情绪的声音也可以使心情平静。
下回烦闷时,不妨试试看一些气象报告、股市行情等,恢复心情。
10、养生需要恪守“九不过”王为兰年逾九旬,自感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她的经验是:生活规律、调好情致、不图名利、没有负担、心情舒畅,乃得长寿。
她的“养生长寿之道”是信守自己的生活习惯“十不过”而受益。
(1)、衣不过暖:穿衣戴帽不要过于暖和,也不可过于单薄,过暖容易感冒,过冷容易受寒。
(2)、食不过饱:吃饭不要过饱,粗细都吃,荤素相兼;饭后要喝汤,不吸烟、不喝酒。
(3)、住不过奢:要随遇而安,居室富丽堂皇易夺心志而蜕化变质。
(4)、行不过富:身体健康允许,尽量以步代车。
如出门必乘车,日久腿脚就要失去灵便。
(5)、劳不过累:劳动的强度是有限的,超过负荷量容易造成身体的伤害。
我每日至少工作8小时,在8小时外适当地遛遛街、看看报,劳逸结合是必要的。
(6)、逸不过安:终日无所事事,会丧失对生活的情趣而心灰意懒,所以即使退休在家,也应勤于动脑,散步聊天、写字作画、下棋看戏等,心情由此舒畅,益于延年增寿。
(7)、喜不过欢:人逢喜事精神爽。
但是喜不能喜过头,“过喜则伤心”,古人范进中举后变疯,即为过喜所致。
(8)、怒不可暴:有不顺心的事和烦恼的事,心底不平衡不要生气恼怒。
怒则伤肝,伤肝就要发病,不要动肝火、发脾气,要有涵养,要乐观处世。
(9)、名不过求:名不过求、利不过贪,这是我一生的座右铭,平平安安、克勤克俭的生活是我最大的幸福。
“酒色财气”我不取,“风花雪月”不沾边,无牵无挂,顺其自然,无欲长乐,活到耄耋。
11、加强营养有七忌一忌集中吃肉。
有的家庭隔三差五地吃炖肉、涮火锅、烤肉串,从营养学角度看,此举有如一大群人无序地挤进一扇狭窄的小门,势必造成吸收率下降,而且一次摄入蛋白质过量还会加重肾脏负担,影响维生素的摄入。
正确食用肉类的方法是每餐食带肉的荤菜,这样可以科学地补充蛋白质。
二忌只吃鱼不吃肉。
有的家庭因为害怕吃畜类肉会使血脂升高,单纯食用鱼类和海鲜,其实这也是片面的。
吃鱼虽然可以满足一天的蛋白质需求,但是鱼类中的铁、锌等元素含量不足,长期单纯食用鱼类要适当补铁、补锌。
三忌不吃主食。
有的人为了减肥不敢吃主食,即便吃,也只是吃小丸子大小的一块馒头或者米饭。
其实谷类是人体绝对不能缺少的能量重要来源,应该占膳食结构的50%~60%,不吃或者少吃主食势必造成能量摄入不足,肉食和其他食品的摄入量反而要增加,脂肪的摄入也随之增加。
其实,谷类中的膳食纤维、矿物质和维生素是很多肉类所缺少的,尤其是膳食纤维,对于降低血糖和血脂都有促进作用。
四忌单纯食用粗粮。
有的老年人为了降血压和血脂,不敢吃馒头和米饭,每餐都以燕麦、土豆和玉米充当主食,这种做法也是不科学的。
太多杂粮的摄入会干扰人体蛋白质和铁、锌、钙的摄入。
科学食用粗粮的方法是每周吃三四次。
五忌把牛奶当水喝。
有些人喝牛奶有胃肠反应,所以有胃肠反应的人喝牛奶不能过分强调喝牛奶补钙。
正常人把牛奶当水喝是没必要的,每天喝500毫升牛奶完全可以满足补钙需要,二三十岁的健康人群不必服用钙片,完全可以通过食用奶制品补钙。
六忌盲目食用保健食品。
如果不是很偏食,完全没有必要依赖各种各样的保健品补充营养,尽管一些保健品宣传的吸收率看上去很吸引人,但事实上这些片剂进入人体以后,都没有食品在人体中吸收速度快、吸收率高。
七忌滥补维生素。
营养专家认为,维生素E的保健作用并不确定,其抗氧化作用被一些人夸大,维生素E在临床上的应用主要是治疗心脏病,每天的剂量不能超过100毫克,过量补充维生素E会影响其他矿物质的吸收,对心血管反而会造成负面影响。
每日补充维生素C不能超过1000毫克,过量补充维生素C会导致肾小管的酸化功能障碍,影响肾脏的排毒功能。
12、疾病追着节气走一年之中,节气的更替反映气候的变化,对疾病的发生和变化也有不同的反映。
(1)立春前后,是生物激素变化最汪盛的时期,人们过敏性疾病增多,皮肤容易发痒或出现湿疹,鼻炎患者病情加重;人体内血液循环旺盛,易于上火,血压升高,痔疮患者容易发生出血。
(2)谷雨到端阳节是阳气越来越旺盛时期,人体头、胸部血流上冲,不少人会出现心悸、眩晕等症状。
(3)小满、芒种到夏至期间,多是梅雨季节,干燥性皮肤病患者症状有所改善,湿性皮肤病和风湿热、久治不愈的神经痛患者的病情多数加重。
(4)小暑、大暑到处署,气候转热,腹泻和痢疾、肠胃病等增多,有的人因炎热而中暑。
(5)白露到秋分期间,早晚温差变化大,易引起鼻炎及哮喘。
秋季,鼻炎往往会转为哮喘病状。
(6)寒露、霜降到立冬期间气候逐渐下降,哮喘会越来越重、慢性扁桃腺炎患者易引起咽痛,痔疮患者也较前加重。
(7)冬至到小寒、大寒,是最冷的季节,患心脏和高血压病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患“中风”者增多,天冷也易冻伤。
接近立春时瘙痒症状又会加重。
气候变化与人们身体健康密切相关。
人们如能掌握气候变化规律,主动调节衣食住行,适应环境,对增进健康大有好处。
13、健身重在自我年逾八旬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教授,仍神采奕奕,思维敏捷,动作灵活。
他对此回答是:“我的活动能力和精神状态仍较好,这与比较重视自我保健有关。
”“重在自我保健,就会发挥健身的主观能动性。
”“我一直把自我保健作为固有生活习性,成为生活方式的自然组成部分,成为自觉的行为规范”。
(1)精神保健。
不把悲伤的事久放在心上。
他认为:“人生不如意的事常八九,家庭或个人的不幸,焉能不悲伤痛苦?但悲伤要伤身,乐观才是健康的根本所在。
总得要想得开,以理智克制感情,豁达乐观对健康是至关重要的。
”(2)体育保健。
每天坚持半小时的健身锻炼。
他认为:“多活动,多思考,会有延缓衰老的作用。
当然要量力而行和坚持不断才有好的效果。
”因此,吴老有固定的自行车健身,常踏着车子锻炼身体,现在,则常常晨起后,下楼散步和做广播操锻炼,尽管事忙,他每天也要心宁气和地坚持半个小时的健身。
(3)工作保健。
注意劳逸结合。
吴老虽退居二线,但这位著名医学家和政治活动家,仍坚持工作,但他科学安排,忙而有序,很注意劳逸结合,他说:“有时事情多,工作堆积起来,难免感到烦,但烦死也解决不了问题,不如乐观对待,有劳有逸,打歼灭战,完成一样就是一个胜利,在工作中看到自己的成功,又增添了乐观的情绪。
(4)饮食保。
注重合理的营养。
他认为营养是健康的重要因素,但长期和过剩的精粮、高脂、高盐、高糖会引起一些心血管病症,因此,他粗细粮皆吃,荤素搭配,从不挑食、过食。
(5)起居保健。
不随便打乱“生物钟”。
他认为“天人合一”的学说是几千年的实践中总结起来的科学,起、睡定时,每天5点半就起床,从不恋床。
午间小憩,晚上10点必就寝,生活极有规律,以保持“生物钟”的正常运行。
(6)情趣保健。
在看体育比赛中得到振奋。
年轻时,吴老爱好十分广泛,生活情趣多,对心身健康极有益处。
曾喜欢以网球、羽毛球、文艺演出健身,以打桥牌、看京剧健脑,现在,则移情于每晚电视的体育节目,他说:“体育节目竞争性强,可以使人精神振奋,”这些习以为常的自我保健活动,使吴老“至今没有退下的感觉”,“老之将至的感觉”,自我保健“也是一种最好最有效的健身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