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

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

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
包括:①国家的含义、②国家的构成要素、③国家性质、④国家制度、⑤国体与政体的关系、⑥国家职能、⑦国家的管理形式(即政权组织形式)和国家的结构形式。

1、国家的含义
(1)国家的产生:不是从来就有的,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2)本质含义: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3)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本质属性(根本属性)。

(4)国家的属性:主权属性、阶级属性、社会属性
阶级性:国家的根本属性,这主要是在研究“国家与革命”关系时所强调的。

社会性:主要是在研究“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时所注重的。

主权性:是在“国际交往”中被看重的属性。

2、国家的构成要素:
(1)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人口、领土、政权、主权,其中主权是最重要的要素。

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国家的生命与灵魂。

国家主权有两个特征,表现为:对内国家最高权力的至高无上性和对外国家最高权力的独立性。

(2)主权国家享有的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及其内涵。

(3)主权国家必须履行的主要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3.国家的性质
(1)国家性质的含义:国家的性质,就是国家的阶级本质。

它表明国家政权掌握在什么阶级手中,什么阶级是统治阶级,什么阶级是被统治阶级。

(2)国家性质的决定因素: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着国家的性质。

(3)国家的历史类型:根据国家性质可分为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

(4)我国的国家性质:(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民主与专政的关系:是辩证的统一。

一方面,民主与专政是相互区别,互相对立的。

民主只适用于统治阶级内部,专政则适用于被统治阶级;
另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辅相成,相互依赖,共同体现国家的性质,同时两者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4、国家制度包括国体和政体
国家制度包括国体和政体,即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实行民主制度的国家,从国体意义上讲,都是专政与民主的统一体;
从政体意义上讲,则是实行同专制政体相对立的民主政体的国家。

5、国体和政体的关系
国家制度包括国体和政体,即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1)二者的含义:国体即国家性质,反映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政体即国家管理形式,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2)国体与政体的关系国体决定政体,并通过一定的政体来体现;政体体现国体,并服务于特定的国体。

适当的政体能够巩固国体,不适当的政体会危害国体;政体具有相对独立性。

(3)影响政体(国家管理形式)的因素:地理环境、历史渊源、文化传统、人口素质、发展程度等。

因此政体具有相对独立性。

6、国家职能
包括:政治统治职能(民主+ 专政)+社会管理职能
(1)国家的根本职能是政治统治职能,即统治阶级凭借国家权力,强制被统治阶级服从统治阶级的意志。

(2)国家也具有社会管理职能,如管理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维护公共秩序,兴建公共设施,保护自然环境等。

(3)二者关系:社会管理职能从属于、服务于政治统治职能
7、国家的管理形式和结构形式
(1)国家的管理形式: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
国家的结构形式:单一制和复合制(联邦制和邦联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