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微生物检验及免疫检测技术 牧医1302李光明
微生物概念 及分类
微生物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群肉眼看不见的 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观察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总称 分
类
形态 球形菌 杆菌 螺旋菌
基本结构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核质(核区) 细胞质
特殊结构 荚膜( 抵抗吞噬 增强侵袭力 提供营养 水分 用于鉴定 具有抗原性) 鞭毛 (运动)牙孢(抵抗外界不良环境的休眠体)菌毛的作用 普通菌毛粘附力 性菌毛 传递质粒 耐药性有关 革兰氏染色把细菌分为革兰氏阳性(蓝紫色)阴性(红色) 病毒概念 及 特点
寄生于活细胞内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形态微小 能通过细菌滤器 需借助电子显微镜观察 只有一种核酸(DNA 或RNA) 只能寄生于活细胞内 繁殖方式复制 对抗生素不敏感 对干扰素敏感 单位nm 纳米
光学显微镜 10乘以100能看清细菌 细菌单位微米μm 光学 真菌400倍 免疫概念
是机体识别 自身 于非自身物质 消灭非自身物质的一种生理机能 免疫的功能 (基本生理机能) 1抵抗感染2免疫监视 3自身稳定 中枢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B 细胞 骨髓中分化成熟 T 骨髓 或法氏囊 (禽
免疫活性细胞包括 T 淋巴细胞 B 淋巴细胞
完全抗原 同时具有免疫原性 和反应原性的 物质称完全抗原 抗原构成的条件
1异源性((异物性) ①异种物质②同种异体物质③自身组织 2分子大小
3化学组成和成分结构的复杂性 \ 4抗原的物理状态
抗原的特异性由决定簇决定
抗体概念
抗体是有抗原进入机体后刺激B细胞分化增殖为浆细胞进而合成并分泌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和并产生免疫效应的免疫球蛋白
根据免疫球蛋白的化学结构及其抗原性差异可分为
免疫应答过程
识别阶段
抗原进入机体后被巨噬细胞吞噬加工处理呈递给T 细胞 B细胞
反应阶段
T胞活化增殖一小部分分化为t记忆细胞绝大部分分化为致敏T 细胞最终产生直接杀伤性细胞和淋巴因子
B细胞活化增殖一小部分化为B细胞绝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最终产生抗体
效应阶段
直接杀伤性细胞在淋巴因子帮助下杀灭抗原
抗体和抗原结婚激活K NK 细胞(或补体)消灭
血清学实验概念
抗原和与相应的抗体无论在体内还是体外均能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并表现出特定的现象
人工主动免疫注射疫苗
细菌吸收营养物质的方式
被动扩散
促进扩散
基团转移
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①充足的养分②适宜的温度③适宜的ph值④等渗环境⑤气体环境
细菌生长曲线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衰退期
培养基按物理状态分类固体半固体液体
细菌合成代谢产物
热原质毒素与酶色素抗生素细菌素维生素
细菌毒素
灭菌概念灭活物体上所有活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及芽孢的方法
湿热灭菌法煮沸法流通蒸汽法间歇灭菌发巴氏灭菌法
高压蒸汽面菌法 121.3℃ 15---30min、
常用消毒剂酒精70-75%
影响消毒剂作用的因素
消毒剂的性质浓度作用时间
环境中有机物的存在
细菌的种类和数量
温度与酸碱度的影响
化学颉顽物
感染发生条件
1足够的毒力一定的数量适宜的侵入门户
2易感动物
3环境因素
病毒增殖方式复制过程
吸附与侵入
脱壳
生物合成
装配与释放
干扰素概念
是机体活细胞受到病毒感染或干扰素诱生剂的刺激产生的一种低分子量的糖蛋白
抗原凡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能与相应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物质统称为抗原
培养基概念是人工配置的供细菌或其他微生物繁殖或积累代谢产物的混合营养基质
革兰氏染色
标本片制备
涂片干燥固定
结晶紫初染 1至2min 水洗碘液媒染1min 水洗 95酒精脱色水洗复红2 水洗吸干
镜检油镜香柏油二甲苯
培养基制备配料溶解搅拌融化(加热) 校正ph值分装灭菌无菌检验备用
获得性免疫分为被动免疫主动免疫
被动免疫分为天然被动免疫(母源抗体)人工被动免疫(高免血清)
主动免疫分为人工主动免疫疫苗人工被动免疫战胜抗原
初乳天然被动免疫出生动物从母体获得的大部分免疫来自初乳
(注: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