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微生物感染与免疫
细菌毒素按其来源、性质和作用的不同分为:
外毒素 内毒素
(1)外毒素(exotoxin): 病原细菌,主要是一些革兰氏阳性菌,在生长过 程中合成并分泌到胞外的毒素,如破伤风痉挛 毒素、白喉毒素等;也有存于胞内当细菌溶解 后才释放的如痢疾志贺菌的肠毒素。
特点: 通常为蛋白质,抗原性强,可选择作用于各 自特定的组织器官,不同病原菌产生的外毒素 不同,所引起的症状也不同.其毒性作用强,但毒 性不稳定,对热和某动物微些生物感化染与免学疫 物质敏感。
消化道感染
创伤感染
接触感染 动物微生物感染与免疫
垂直传播
2. 感染的部位及方式 病原体侵入机体的途径:
a)绝大多数病原体不能穿过完整的皮肤,而是通 过机体的自然开口、皮肤表面的创伤裂口,或通 过导管、静脉注入或外科切口等医源性的途径 进入机体内部。
b)极少数能穿过皮肤(如血吸虫、钩虫) ;
c)有的能穿过粘膜(如脊髓灰质炎病毒、麻诊 病毒) ,然后通过血循环达到特定组织部位、造 成病变;有的(如白喉杆菌)能附着在粘膜上生长 繁殖形成局部病灶,动产物微生生物感染毒与免疫素,引起各种症状.
a)细菌的荚膜和微荚膜具有抗吞噬和体液杀 菌物质的能力,有助于病原菌于在体内存活,例 如肺炎球菌的荚膜;
b)致病性葡萄球菌产生的血浆凝固酶有抗吞 噬作用;
c)分泌一些活性物质如溶血素,抑制白细胞的 趋化作用;
d)具抵抗在吞噬细胞内被杀死的能力,能在 吞噬细胞内寄生.
动物微生物感染与免疫
2)毒素(toxin)
异链球菌、乳杆菌:牙齿表面粘连成菌班, 造成龋齿。
动物微生物感染与免疫
❖在原处生长繁殖并引起疾病:霍乱弧菌 (Vibrio)
❖侵入细胞内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使细胞死 亡,造成溃疡:痢疾志贺氏菌
(Shigella ddysenteriae)
类毒素(toxoid)和抗毒素(antitoxin): 利用外毒素对热和某些化学物质敏感的特点, 用0.3-0.4%甲醛处理,使其毒性完全丧失,但仍 保持抗原性,这种经处理的外毒素为类毒素, 常用来预防注射.也可用类毒素注射动物(如马) 以制备外毒素的抗体,称为抗毒素,作治疗用。 例如:破伤风梭菌的破伤风痉挛毒素 (tetanospamin)和破伤风溶血毒素(tetanolysin)
肝炎病毒
肝细胞
肺炎球菌 呼吸道粘膜 动物微生物感染与免疫
二、微生物的致病性
感染
致病 ?
1. 细菌的致病性:
细菌的致病性是对特定宿主而言,能使宿主致 病的为致病菌,反之为非致病菌,但二者并无绝 然界限。
条件致病菌(opportunistic pathogen)或 机会致病菌:
在一般情况下不致病,但在某些条件改变的特 殊情况下可致病!
传染免疫)
症
免疫稳定 清除体内自然衰老或损伤的细胞,进 识别紊乱,导致自身免疫病的发生
行免疫调节,以维护机体内环境的相
对稳定性
免疫监视 某些免疫细胞发现并清除突变的自身 功能失调时,导致癌变或持续感染的
细胞(癌细胞)
发生
本章主要内容:
病原体对机体的感染
非特异性免疫
机体对感染的预防和治疗 特异性免疫
重点:病原体的感染及机体的抗传染免疫作用 动物微生物感染与免疫
动物微生物感染与免疫
病原菌致病力的强弱 毒力
1)侵袭力(invasiveness):
侵袭力 毒素
病原菌突破宿主防线,并能于宿主体内定居、 繁殖、扩散的能力,称为侵袭力。
吸附和侵入能力;
繁殖与扩散能力;
对宿主防御机能的抵抗能力
动物微生物感染与免疫
(1)吸附和侵入能力:
细菌通过具有粘附能力的结构如革兰氏阴性 菌的菌毛粘附于宿主的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 生殖道粘膜上皮细胞的相应受体,于局部繁 殖,积聚毒力或继续侵入机体内部。
病原体 传染性 流行性 地方性 季节性 免疫性
动物微生物感染与免疫
一、感染的途径与方式
外源性感染:来源于宿主体外的感染,主要来自 病人、健康带菌 (毒)者和带菌(毒)动、植物。
内源性感染:当滥用抗生素导致菌群失调或某 些因素致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宿主体内正 常菌群引起的感染。
1. 感染的途径
呼吸道感染
❖通过粘膜上皮细胞或细胞间质侵入表层下 部组织或血液中进一步扩散:溶血链球菌
(Streptococcus haemolyticus)
动物微生物感染与免疫
(2)繁殖与扩散能力: 通过水解性酶类,使组织疏松、通透性增 加,有利于病原菌扩散。
透明质酸酶 链激酶 链道酶等
动物微生物感染与免疫
(3)对宿主防御机能的抵抗能力:
动物微生物感染与免疫
破伤风痉挛毒素对中枢 神经系统有高度亲和力, 与其细胞表面神经节苷 脂结合,进入细胞后通过 轻链毒性封闭抑制性突 触的介质释放,导致伸肌, 屈肌同时强烈收缩、肌 肉强直痉挛.
破伤风痉挛毒素的毒性 仅次于肉毒毒素,当其含量 尚不能引起免疫时即足以 致病,而毒素与神经突触的 结合是不可逆的,一般治疗 无效,因此该病的免疫预防 特别重要.
感染的一般概念
动物微生物感染与免疫
❖病原微生物(Pathogenic microorganism),或 病原体(pathogen):寄生于生物(包括人)机体并 引起疾病的微生物. ❖感染(infection),又称传染:机体与病原体在一 定条件下相互作用而引起的病理过程。
感染不是疾病的同义词!
❖传染病:由有生命力的病原体引起的疾病,与 由其它致病因素引起的疾病本质上是有区别的
动物微生物感染与免疫
病原微生物感染
机体对抗
(免疫学)
免疫(immunity):生物体能够辩认自我与非自 我,对非我做出反应以保持自身稳定的功能。
传统的免疫概念: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的能力, 即抗传染免疫。
动物微生物感染与免疫
免疫功能的分类
类别 功能正常
功能异常
免疫防御 抵御病原体的侵害和中和其毒素(抗 变态反应、反复感染或免疫缺陷综合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寄生和造成病变的方式:
细胞外感染 兼性细胞内感染
细胞内感染 专性细胞内感染
*某些细菌、真菌、弓形体被吞噬细胞吞噬后
不被杀死,反而在细胞内增殖,称为兼性细胞内 感染;
*所有的病毒、立克次氏体、衣原体及少数细
菌和原虫只能在靶细胞内增殖,它们必须存在 于细胞内才能引起感染,为专性细胞内感染。 许多病原体有亲器官性: